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說唐全傳

說唐全傳

清代長篇章回體英雄傳奇小說,共68回,簡稱《說唐》。後與《說唐演義後傳》、《說唐三傳》合刻,改名《說唐全傳》。著者如蓮居士。《說唐》六十八回本一般認為產生於清雍正年間,版本眾多,有崇德書院本、觀文書屋本、聖德堂本、善成堂本、會文堂本、漁古山房本等等,以及更多的早已湮沒無聞的不知名的坊刻本,1961年後還出現了曲藝理論家陳汝衡改寫的六十六回本。

唐才子傳

唐才子傳

唐才子傳, 是記載唐、五代詩人簡要評傳的彙編集。撰者為元代文學家辛文房,字良史,西域人,曾官省郎。能詩,與王執謙、楊載齊名,有《披沙詩集》,已佚。

吳越春秋

吳越春秋

《吳越春秋》,東漢趙曄撰,是一部記述春秋戰國時期吳、越兩國史事為主的史學著作。《吳越春秋》著錄於《隋書·經籍志》和《唐書·經籍志》,皆雲趙曄撰,十二卷。然而今本只有十卷。

大唐創業起居注

大唐創業起居注

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起居注。記錄隋末李淵自起兵直到占領長安、正式稱唐帝為止共357天史事的史書。共3卷,唐溫大雅撰。溫大雅為李淵大將軍府記室參軍,他隨軍撰成該書。該書所記史事與《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有出入。

列女傳

列女傳

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事跡的傳記性史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全書共七卷。作者是西漢的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不過也有人認為該書不是劉向所做,因此,目前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處會標註佚名。也有人為認為,現在流傳的版本是後人在劉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來的。

詞源

詞源

這是一部有影響的詞論專著,著者張炎(1248~132?)。此書分為制曲、句法、字面、虛、清空、意趣、用事、詠物、節序、賦情、令曲、雜論等十三部分。上卷是音樂論,其論詞律尤為詳贍;下卷為創作論,所論多為詞的形式。

知言

知言

《知言》是中國宋代胡宏的哲學著作,初稿系論學語錄和隨筆札記,後經多次校訂而成書。《知言》原本至明代已不見傳世,明弘治年間新安陳敏政於吳中得舊本,整理編次別為6卷,世間始有刻本,然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傳本《知言》字句舛謬,次序顛倒,多失其真。今所傳版本,有明吳中坊刻本、明刊《諸子萃覽》本、《格致叢書》本、《子書百種》本、清粵雅堂本等。

老殘遊記續集

老殘遊記續集

《老殘遊記續集》描寫了丁已年冬月信在北京前門外蝶圓,有東閣子、西圓公來訪,談及近日朝廷整頓新政,滿街都是巡兵。

三刻拍案驚奇

三刻拍案驚奇

《三刻拍案驚奇》原名《崢霄館評定通俗演義型世言》,錢塘陸人龍編撰,陸雲龍評點,崇禎五年崢霄館書坊刊行,八卷四十回,為擬話本小說。《型世言》一書,流傳稀少,大概問世十年後,已難見該書。崇禎十六年前後,江南書賈將其改纂,照原書版式翻刻了其中三十回,為每回新擬了 回目,將書名改為《三刻》,作者亦改署夢覺道人、西湖浪子。

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簡稱《伽藍記》,中國古代佛教史籍。是東魏遷都鄴城十餘年後,撫軍司馬楊炫之重遊洛陽,追記劫前城郊佛寺之盛,概況歷史變遷寫作的一部集歷史、地理、佛教、文學於一身的歷史和人物故事類筆記,成書於公元547年(東魏武定五年)。後世將《洛陽伽藍記》與酈道元的《水經注》、顏之推的《顏氏家訓》並稱為中國北朝時期的三部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