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本紀·卷十八

作者:脫脫、阿魯圖等

○哲宗二

紹聖元年春正月癸酉朔,群臣詣西上閣門進名奉慰。丙申,夏人來貢。辛丑, 遣中書舍人呂希純等行河。罷河東大銅錢。

二月丁未,以戶部尚書李清臣為中書侍郎,兵部尚書鄧潤甫為尚書右丞。己酉, 葬宣仁聖烈皇后於永厚陵。己未,祔神主於太廟。癸亥,減兩京、河陽、鄭州囚罪 一等,民緣山陵役者蠲其賦。甲子,詔依章獻明肅皇后故事,罷避高遵惠諱。

三月壬申朔,日有食之。乙亥,呂大防罷。庚辰,詔大學合格上捨生推恩免省 試,附科場春榜。乙酉,御集英殿策進士。丁亥,策武舉。戊子,以徐王顥為太師, 徙封冀王。癸巳,詔振京東、河北流民,貸以谷麥種,諭使還業,蠲是年租稅。丁 酉,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九百七十五人。蘇轍罷。

夏四月乙巳朔,阿里骨進獅子。丙午,以旱,詔恤刑。己酉,詔中外決獄。庚 戌,詔有司具醫藥治京師民疾。壬子,蘇軾坐前掌制命語涉譏訕,落職知英州。癸 醜,改元。白虹貫日。甲寅,以王安石配饗神宗廟庭。蔡確追復右正議大夫。戊午, 復新城兩廂。庚申,減四京囚罪一等,杖以下釋之。壬戌,以資政殿學士章惇為尚 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范純仁罷。丙寅,罷五路經、律、通禮科。丁卯,詔諸路復 元豐免役法。戊辰,同修國史蔡卞請重修《神宗實錄》。

閏月壬申,復提舉常平官。癸酉,罷十科舉士法。甲申,以觀文殿學士安燾為 門下侍郎。丙戌,復義倉。丁亥,詔神宗隨龍人趙世長等遷秩、賜齎有差。戊子, 詔在京諸司,所受傳宣中批,並候朝廷覆奏以行。乙未,西南張蕃遣人入貢。丙申, 命左僕射章惇提舉修《神宗國史》。丁酉,詔添差徐州兵馬都監。

五月壬寅,罷修官制局。甲辰,罷進士習試詩賦,令專二經,立宏詞科。己酉, 修國史曾布請以王安石《日錄》載之《神宗實錄》。太白晝見。辛亥,劉奉世罷。 癸丑,詔中外學官,非制科、進士、上捨生入官者並罷。編類元祐群臣章疏及更改 事條。甲寅,右正言張商英言先帝謂天地合祭非古,詔禮部、太常詳議以聞。乙丑, 鄧潤甫卒。丁卯,嗣濮王宗暉薨。

六月甲戌,來之邵等疏蘇軾詆斥先朝,詔謫惠州。丙子,罷制置解鹽使。壬午, 封高密郡王宗晟為嗣濮王。癸未,以翰林學士承旨曾布同知樞密院事。甲申,除進 士引用王安石《字說》之禁。

秋七月丁巳,以御史黃履、周秩、諫官張商英言,奪司馬光、呂公著贈謚,王 岩叟贈官;貶呂大防為秘書監,劉摯為光祿卿,蘇轍為少府監,並分司南京;梁燾 提舉舒州靈仙觀。戊午,詔:“大臣朋黨,司馬光以下各輕重議罰,布告天下。余 悉不問,議者亦勿復言。”八月丙戌,召輔臣觀稼後苑。日有五色雲。壬辰,應制 科趙天啟以累上書狂妄黜。

九月癸卯,遣御史劉拯按河北水災,振饑民。丙午,御集英殿,策賢良方正能 直言極諫科。庚戌,罷制科。罷廣惠倉。癸丑,令監司歲察守臣課績優者以聞。甲 寅,知廣州唐義問坐棄渠陽砦,責授舒州團練副使。庚申,太白晝見。丁卯,詔京 東西、河北振恤流民。戊辰,流星出紫微垣。

冬十月丙申,三佛齊遣使入貢。丁酉,河北流斷絕。

十一月己亥朔,復八路差官法。壬子,以冬無雪,決繫囚。蔡確特追復觀文殿 大學士。甲寅,開封男子呂安斥乘輿,當斬,貸之。丁己,詔河北振飢,諸路恤流 亡,官吏有善狀、才能顯著者以聞。十二月辛未,申嚴銅錢出外界法。庚辰,命諸 路祈雪。丙戌,滑州浮橋火。己丑,漳河決溢,浸洺、磁等州,令計置堙塞。甲午, 范祖禹、趙彥若、黃庭堅坐史事責授散官,永、澧、黔州安置。是歲,京師疫,洛 水溢,太原地震,河北水,發京東粟振之。

二年春正月甲辰,詔國史院增補先帝御集。丙午,立宏詞科。己未,遷奉太平 興國寺三朝御容於天章閣。乙丑,殿前司奏獄空,詔賜緡錢。

二月乙亥,呂大防以監修史事貶秩,分司南京、安州居住。辛巳,出內庫錢帛 二十萬助河北振飢。甲午,罷廣文館解額。

三月己亥,宗晟薨。己未,試宏詞黃符等五人各循一資。

夏四月戊辰,詔職事官罷帶職,朝請大夫以下勿分左右,易集賢院學士為集賢 殿修撰,直集賢院為直秘閣,集賢校理為秘閣校理。壬申,封華容郡王宗愈為嗣濮 王。詔許將等七人,不限資格,各舉才行堪備任使者二人。丁亥,詔依元豐條置律 學博士二員。

五月乙巳,命蔡卞詳定國子監三學及外州州學制。乙卯,六月壬辰,禁京城士 人輿轎。上皇太妃宮名曰聖瑞。

秋七月丙辰,詔大理寺復置右治獄,仍依元豐例添置官屬。

八月壬申,命彰信軍節度使宗景為開府儀同三司,封濟陰郡王。甲申,宗愈薨。 乙酉,錄趙普後希莊為閣門祗候。

九月甲午,以安定郡王宗綽為嗣濮王。壬寅,告遷神宗神御於景靈宮顯承殿。 癸卯,詣景靈宮,行奉安禮。戊申,加上神宗謚曰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 聖孝皇帝。己酉,朝獻景靈宮。庚戌,朝饗太廟。辛亥,大饗明堂,赦天下。

冬十月甲子,鄭雍罷。癸酉,告遷宣仁聖烈皇后神御於景靈宮徽音殿。甲戌, 詣宮行奉安禮。以吏部尚書許將為尚書左丞,翰林學士蔡卞為尚書右丞。辛巳,進 封冀王顥為楚王。辛卯。河南府地震。

十一月乙未,安燾罷知河南府。丙申,太白晝見。戊戌,范鍔自轉運使入對, 言有捕盜功,乞賜章服。帝曰:“捕盜,常職也,何足言功?”黜知壽州。甲寅, 梁惟簡除名、全州安置。丙辰,贈蔡確為太師,賜謚忠懷。十二月乙丑,復置監察 御史三人,分領六察,不言事。令翰林學士蔡京、御史中丞黃履各舉御史二人。壬 申,白虹貫日。戊子,詔如元豐例,孟月朝獻景靈宮。是歲,蘇州夏、秋地震。桂 陽監慶雲見。出宮女九十一人。交阯、三佛齊、韋蕃、阿里骨入貢。

三年春正月庚子,韓忠彥罷知真定府。甲辰,朝獻景靈宮,遍詣諸殿,如元豐 禮。庚戌,引見蕃官包順、包誠等,賜齎有差。詔鞫獄非本章所指而蔓求他罪者, 論如律。乙卯,詔戶部尚書勿領右曹。戊午,詔罷合祭,間因大禮之歲,夏至日躬 祭地祇於北郊。

二月癸亥,出元豐庫緡錢四百萬於陝西、河東糴邊儲。辛未,復元豐《恤孤幼 令》。癸酉,罷富弼配饗神宗廟庭。癸未,詔封濮王子未王者三人:宗楚為南陽郡 王,宗祐為景城郡王,並開府儀同三司;宗漢為東陽郡王。乙酉,宗綽薨。丙戌, 詔三歲一取旨,遣郎官、御史按察監司職事。丁亥,夏人寇義合砦。

三月壬辰,以禁中屢火,罷春宴及幸池苑,不御垂拱殿三日。癸巳,夏人圍塞 門砦。丁酉,尚書省火。戊午,劍南東川地震。己亥,封宗楚為嗣濮王。辛亥,封 大寧郡王佖為申王,遂寧郡王佶為端王。丁巳,幸申王、端王府。

夏四月辛酉,罷宣徽使。丙子,詔自今景靈宮四孟朝獻,分為二日。

五月壬子,太白晝見。丙辰,錄囚。

六月癸亥,令真定立趙普廟。乙酉,立北郊齋宮於瑞聖園。

秋七月庚戌,依元豐職事官以行、守、試三等定祿秩。罷元祐所增聚義錢。甲 寅,令熙河立王韶廟。

八月辛酉,夏人寇寧順砦。壬戌,日上有五色暈,下有五色氣。己卯,復置檢 法官。庚辰,以范祖禹、劉安世在元祐中構造誣謗,祖禹責授昭州別駕、賀州安置, 安世新州別駕、英州安置。

九月己亥,邈川首領阿里骨卒。己酉,滁、沂二州地震。壬子,楚王顥薨。乙 卯,廢皇后孟氏為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賜名沖真。

冬十月丁巳朔,以楚王薨,罷文德殿視朝。壬戌,夏人寇鄜、延,陷金明砦。 戊辰,詔被邊諸路相度城砦要害,增嚴守備。辛未,西南方雷聲,雨雹。癸酉,鍾 傳言築汝遮,詔以為安西城。

十一月丁未,章惇上《神宗實錄》。庚戌,宴修實錄官。十二月辛酉,宗景坐 以立妾罔上,罷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司事。癸酉,置施州鑄錢廣積監。甲戌, 蔡京上《新修大學敕令式》、《詳定重修敕令》。遺棄飢貧小兒三歲以下,聽收養 為真子孫。是歲,于闐、大食、龜茲師王國、西南蕃龍氏、羅氏入貢。宗室子授官 者四十六人。

四年春正月丙戌朔,不受朝。群臣及遼使詣東上閣門拜表賀。班內外學制。庚 寅,以阿里骨子瞎征襲河西軍節度使、邈川首領。甲午,涇原路鈐轄王文振敗夏人 於沒煙峽。庚戌,李清臣罷。

二月乙未,以三省言,追貶呂公著為建武軍節度副使,司馬光為清遠軍節度副 使,王岩叟為雷州別駕,奪趙瞻、傅堯俞贈謚,追韓維致仕及孫固、范百祿、胡宗 愈遺表恩。詔江、淮巡檢依舊法招置土兵。癸亥,于闐來貢,黑汗王攻夏人三州, 遣其子以聞。丙寅,夏人寇綏德城。庚午,詔國信使毋得以非例之物遺人使,仍著 條禁。癸酉,詔申王佖、端王佶歲賜錢各六千五百緡。丙子,進神宗婉儀宋氏為賢 妃。己卯,復元豐榷茶法。庚辰,罷《春秋》科。癸未,以三省言,追貶呂大防為 舒州團練副使,劉摯為鼎州團練副使,蘇轍為化州別駕,梁燾為雷州別駕,范純仁 為武安軍節度副使,安置於循、新、雷、化、永五州;劉奉世為光祿少卿、分司南 京;黜韓維以下三十人輕重有差。甲申,降文彥博為太子少保。

閏月丙戌朔,張天說坐上書詆訕先朝處死。壬寅,以曾布知樞密院事,許將為 中書侍郎,蔡卞為尚書左丞,吏部尚書黃履為尚書右丞,翰林學士林希同知樞密院 事。癸卯,大雨雹。甲辰,蘇軾責授瓊州別駕,移昌化軍安置。范祖禹移賓州安置, 劉安世移高州安置,己酉,御集英殿策進士。庚戌,策武舉。

三月壬戌,夏人犯麟州神堂堡,出兵討之,及進築胡山砦。癸亥,賜禮部奏名 進士、諸科及第出身六百九人。甲子,詔武舉謝師古等以遠人賜帛,李惟岳以高年 賜帛。丁卯,詔瀘南安撫司、南平軍毋擅誘楊光榮獻納播州疆土。庚午,夏人大至 葭盧城下,知石州張構等擊走之。甲戌,幸金明池。丙子,剋胡山新砦成,賜名平 羌砦。辛巳,西上閣門使折克行破夏人於長波川,斬首二千餘級,獲牛馬倍之。壬 午,命官編類司馬光等改廢法度論奏事狀。

夏四月丁亥,令諸獄置氣樓涼窗,設漿飲薦席,杻械五日一浣,繫囚以時沐浴, 遇寒給薪炭。甲午,熙河築金城關。丙申,詔發解省試添策一道。丁酉,進編臣僚 章疏一百四十三帙。己亥,呂大防卒於虔州。庚子,知保全軍李沂伐夏國,破洪州。 壬寅,環慶鈐轄張存入鹽州,俘戮甚眾,及還,夏人追襲之,復多亡失。甲辰,置 克戎砦、平夏城,置靈平砦。丁未,以西邊板築有勞,曲赦陝西、河東路。追貶王 珪為萬安軍司戶參軍。己酉,復文德殿侍從轉對。

五月丁巳,文彥博薨。辛酉,以皇太妃服藥及亢旱,決四京囚。壬戌,詔陝西 添置蕃落馬軍十指揮。丁卯,廢衛州淇水第二馬監、潁昌府單鎮馬監。辛未,韓縝 薨。丁丑,貶韓維為崇信軍節度副使。

六月癸未朔,日明食之。丁亥,太白犯太微垣。戊子,宗楚薨。丙申,詔翰林 學士、吏部尚書各舉監察御史二人。丁酉,環慶路安疆砦成,詔防托蕃漢官賜帛有 差。甲辰,熙河進築青石峽畢工,賜名西平。乙巳,保寧軍觀察留後宗漢為開府儀 同三司,徙封安康郡王。己酉,太原地震。太白晝見。

秋七月壬子朔,太白晝見。

八月乙酉,封湖州觀察使世開為安定郡王。丙戌,鄜延將王愍復宥州。戊戌, 封宗祐為嗣濮王。築威戎城。己酉,彗出西方。

九月壬子,以星變,避殿減膳,罷秋宴,詔公卿悉心修政,以輔不逮,求中外 直言。乙卯,赦天下,出元豐庫緡錢四百萬付陝西廣糴,詔歸明人未給田者舍以官 舍。戊辰,彗滅。癸酉,謁中太一宮為民祈福。丙子,御殿復膳。命宗景為開府儀 同三司。己卯,封婉儀劉氏為賢妃。

冬十月戊戌,宗景薨。壬寅,廢安國、安陽淇水監及洛陽原武監。

十一月丁卯,詔諫議大夫以上各舉監察御史一人。癸酉,貶劉奉世為隰州團練 副使、郴州安置。丁丑,詔放歸田裡程頤涪州編管。十二月癸未,劉摯卒。甲申, 曲宴遼使於垂拱殿。乙酉,侍御史董敦逸坐奏對不實,貶秩、知興國軍。是歲,兩 浙旱飢,詔行荒政,移粟振貸。出宮女二十四人。宣城民妻一產四男子。于闐、西 南蕃羅氏入貢。播州夷楊光榮等內附。戶部主戶一千三百六萬八千七百四十一,丁 三千三十四萬四千二百七十四;客戶六百三十六萬六千八百二十九,丁三百六萬七 千三百三十二。大辟三千一百九十二人。

元符元年春正月庚戌朔,不視朝。丙寅,鹹陽民段義得玉印一紐。甲戌,幸瑞 聖園,觀北郊齋宮。

二月丙戌,白虹貫日。庚寅,詔建五王外第。壬辰,復罷翰林侍讀、侍講學士。 丁酉,宗祐薨。戊申,知蘭州王舜臣討夏人於塞外。築興平城。

三月壬子,令三省、樞密吏三歲一試刑法。甲寅,開楚州通漣河。丙辰,米脂 砦成。丁巳,五王外第成,賜名懿親宅。戊午,封宗漢為嗣濮王。殺朱崖流人陳衍。 壬戌,申王佖、端王佶並為司空。令太常寺與閣門修定刈麥儀。乙丑,詔翰林學士 承旨蔡京等辯驗段義所獻玉璽,定議以聞。戊辰,吏部郎中方澤等坐私謁後族宴聚, 罰金補外。庚午,幸申王府。辛未,幸端王府。甲戌,進封鹹寧郡王俁為莘王,普 寧郡王似為簡王,祁國公偲為永寧郡王。丙子,築熙河通會關。

夏四月庚辰,世開薨。甲申,幸睿成宮及莘王、簡王府。丙戌,章惇等進《神 宗帝紀》。梁燾卒於化州。壬辰,林希罷。丙申,建顯謨閣,藏《神宗御集》。庚 子,幸睿成宮。壬寅,學士院上《寶璽》、《靈光》、《翔鶴》樂章。癸卯,詔學 官增習兩經。丁未,曾布上《刪修軍馬敕例》。

五月戊申朔,御大慶殿,受天授傳國受命寶,行朝會禮。己酉,班德音於天下, 減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癸丑,受寶,恭謝景靈宮。戊午,宴紫宸殿。庚申,詔 獻寶人段義為右班殿直,賜絹二百匹。

六月戊寅朔,改元。丙戌,遣官分詣鄜延、涇原、河東、熙河按驗所築城砦。 甲午,蔡京等上《常平免役敕令》。

秋七月乙卯,詔增置大府丞一員。乙丑,敕大禮五使自今並差執政官,定為令。 丁卯,令學官試《三經》。庚午,詔范祖禹移化州安置,劉安世梅州安置,王岩叟、 朱光庭諸子並勒停不敘。壬申,京師地震。

八月丙子朔,熙河蘭岷路復為熙河蘭會路。庚辰,詔自今三省、樞密院進擬在 京文臣、開封推判官、武臣橫班使副及諸路監司、帥守,並取旨召對。丁亥,詔侍 從中書舍人以上各舉所知二人,權侍郎以上舉一人,仍指言所堪職任。

九月丁未,以霖雨,罷秋宴。庚戌,秦觀除名,移雷州編管。癸亥,賜王安石 第於京師。冬十月乙未,詔武官試換文資。丁酉,以河北、京東河溢,遣官振恤。 乙亥,夏人寇平夏城。癸卯,附馬都尉張敦禮坐元祐初上疏譽司馬光,奪留後,授 環衛官。

十一月壬戌,朝獻景靈宮。癸亥,朝饗太廟。甲子,祀昊天上帝於圜丘,赦天 下。是歲,澶州河溢,振恤河北、京東被水者。真定府、祁州野蠶成繭。涇原路禽 夏國統軍嵬名阿埋等,高麗、瞎征、西南蕃張氏、羅氏、程氏入貢。西蕃首領李訛 移、巴詘支、呂承信等內附。

二年春正月甲辰朔,御大慶殿,以雪罷朝,群臣及遼使詣東上閣門拜表賀。群 臣又詣內東門,賀如儀。丁卯,出內金帛二百萬,備陝西邊儲。

二月甲戌朔,令監司舉本路學行優異者各二人。韋蕃入貢。己卯,詔許高麗國 王遣士賓貢。辛巳,增置神臂弓,詔自今應被旨舉官,所舉不當,具舉主姓名以聞。 甲申,夏人以國母卒,遣使告哀,且謝罪,卻其使不納。戊子,鄜延鈐轄劉安敗夏 人於神堆。甲午,大食入貢。乙未,詔吏部:守令課績,從御史台考察,黜其不實 者。

三月丙辰,遼人遣簽書樞密院事蕭德崇來為夏人請緩師,仍獻玉帶。築環慶路 定邊城。丁巳,秦鳳經略司言吳名革率部族、孳畜歸順。詔名革補內殿承制,首領 李移補右侍禁,及賜錢帛有差。庚申,知府州折克行獲夏國鈐轄令王皆保。乙丑, 祈雨。己巳,莘王俁為司空。

夏四月庚辰,幸莘王府。令廣西提點刑獄司兼領鹽事。丙戌,築鄜延、河東路 暖泉、烏龍砦。丁亥,以旱,減四京囚罪一等,杖以下釋之。辛卯,詔鞫獄,徒以 上須結案及錄審覆奏,然後斷遣,不如令者坐之。癸巳,封永嘉郡王偲為睦王。遣 中書舍人郭知章報聘於遼。丁酉,築威羌城。

五月甲辰,太白晝見。庚戌,築鄜延路金湯城。癸亥,奉遷真宗神御於萬壽觀 延聖殿。曲赦陝西、河東路,減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建西安州及天都等砦。乙 醜,進章惇官五等,曾布三等,許將、蔡卞、黃履皆二等。辛未,詔莘王俁、睦王 偲母進封婕妤。

六月庚辰,賜蘭、會州新砦名會川城。甲午,賜環慶路之字平曰清平關。戊戌, 築定邊、白豹城訖工,閣門使張存等轉官、賜金帛有差。

秋七月乙巳,盛暑,中外決繫囚。丁未,放在京工役。庚戌,河北河漲,沒民 田廬,遣官振之。甲子,知環州種朴獲夏國監軍訛勃囉。丙寅,洮西安撫使王贍復 邈川城,西蕃首領欽彪阿成以城降。

八月癸酉,章惇等進《新修敕令式》。惇讀於帝前,其間有元豐所無而用元祐 敕令修立者,帝曰:“元祐亦有可取乎?”惇等對曰:“取其善者。”甲戌,太原 地震。戊寅,皇子生。辛巳,降德音於諸路:減囚罪一等,流以下釋之。乙酉,賜 熙河路緡錢百萬撫納部族。丁亥,復修會州。癸巳,太白晝見。瞎征降。甲午,建 葭蘆戍為晉寧軍。丙申,保寧軍節度呂惠卿特授檢校司空。

九月庚子朔,夏人來謝罪。癸卯,命御史點檢三省、樞密院,並依元豐舊制。 甲辰,幸儲祥宮。乙巳,幸醴泉觀。丁未,立賢妃劉氏為皇后。己未,青唐酋隴拶 以城降。壬戌,雨,罷秋宴。甲子,右正言鄒浩論劉氏不當立,特除名勒停、新州 羈管。丙寅,御文德殿冊皇后。閏月癸酉,置律學博士員。詔詳議廟制。以青唐為 鄯州、隴右節度。邈川為湟州,宗哥城為龍支城,俱隸隴右。戊寅,以廓州為寧砦 城。丙戌,果州團練使仲忽進古方鼎,志曰“魯公作文王尊彝”。甲午,熒惑犯太 微垣左執法。己未,越王茂薨。

冬十月壬子,詔河北大名二十二州軍置馬步軍指揮,以廣威、保捷為名。甲寅, 日有食之,既。

十一月丁亥,詔綏德城為綏德軍。壬辰,詔河北黃河退灘地聽民耕墾,免租稅 三年。乙未,詔諸州置教授者,依太學三舍法考選生徒升補。是月,河中猗氏縣民 妻一產四男子。

三年春正月辛未,帝有疾,不視朝。丁丑,奉安太宗皇帝御容於景靈宮大定殿。 戊寅,大赦天下,蠲民租。己卯,帝崩。皇太后諭遺制,立弟端王即位於柩前,皇 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

四月己未,上謚曰欽文睿武昭孝皇帝,廟號曰哲宗。七月丁卯,以諡號冊寶奏 告天地、宗廟、社稷。八月壬寅,葬於永泰陵。癸亥,祔太廟。崇寧三年七月,加 謚曰憲元繼道世德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政和三年,改謚憲元繼道顯德定功 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贊曰:折宗以沖幼踐阼,宣仁同政。初年召用馬、呂諸賢,罷青苗,復常平, 登俊良,辟言路,天下人心,翕然向治。而元祐之政,庶幾仁宗。奈何熙、豐舊奸 枿去未盡,已而媒櫱復用,卒假紹述之言,務反前政,報復善良,馴致黨籍禍興, 君子盡斥,而宋政益敝矣。吁,可惜哉!

譯文

紹聖元年(1094 )春正月初一,大臣們到西上間門進名奉慰。二十四日,夏國來進貢。二十九日,派遣中書舍人呂希純等視察黃河。廢罷河東大銅錢。二月初五,任命戶部尚書李清臣為中書侍郎,兵部尚書鄧潤甫為尚書右承。初七,將宣仁聖烈皇后葬在永厚陵。十七日,在太廟附祭宣仁聖烈皇后神主。二十一日,兩京、河陽、鄭州囚犯減罪一等,百姓為山陵服役者免除賦稅。二十二日,下詔按照章獻明肅皇后慣例,罷廢避高遵惠諱。

三月初一,日食。初四,呂大防被罷免。初九,詔令大學合格上捨生施給恩惠免除省試,附在科舉考試春榜上。十四日,到集英殿策試進士。十六日,策試武舉。十七日,以徐王趙穎為太師,改封為冀王。二十二日,詔令販濟京東、河北流民,貸給他們谷麥種子,讓他們回到農業生產上,免除當年租稅。二十六日,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九百七十五人。蘇轍被罷免。

夏四月乙巳日,阿里骨進貢獅子。初五,因早災詔令慎用刑法。初八,詔令朝廷內外處理獄訟案件。初九,詔令有關部門籌集醫藥治療京城百姓患病者。十一日,蘇軾因此前掌管知制浩語言涉及譏汕誹謗,被解職為知英州。十二日,改元。一道白色虹貫穿天空。十三日,以王安石神位配享神宗廟庭。追復蔡確為右正議大夫。十七日,恢復新城兩廂。十九日,四京囚犯減罪一等,杖刑以下釋放。二十一日,任命資政殿學士章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范純仁被罷免。二十五日,廢罷五路經、律、通禮科。二十六日,詔令各路恢復元豐免役法。二十七日,同修國史蔡卞請重修件申宗實錄。

閏四月初二,恢復提舉常平官。初三,廢罷十科舉士法。十四日,任命觀文殿學士安煮為門下侍郎。十六日,恢復義倉。十七日,詔令神宗東宮官吏趙世長等遷秩賞賜不等。十八日,下詔京城各司,所接受傳達下來的旨令,一律等候朝廷詳審事情,重行上奏後實行。二十五日,西南張蕃派人來進貢。二十六日,命令左僕射章提舉修撰件申宗國史。二十七日,下詔添差徐州兵馬都監。五月初二,廢罷修官制局。初四,罷除進士習試賦,命令專攻二經,立宏詞科。初九,修國史曾布請把王安石舊錄載人件申宗實錄。太白星白天出現。十一日,劉奉世被罷免。十三日,詔令朝廷內外學官,非制科、進士、上捨生人官者一律罷除。分類編輯元大臣章疏及更改事條。十四日,右正言張商英說先帝曾說天地合祭不符合古禮,詔令禮部、太常寺詳細討論上報朝廷。二十五日,鄧潤甫去世。二十七日,嗣攫王趙宗暉逝世。

六月初五,來之邵等上疏說蘇軾低斥先朝,詔令貶滴惠州。初七,罷除制置解鹽使。十三日,封高密郡王趙宗晨為嗣攫王。十四日,任命翰林學士承旨曾布為同知樞密院事。十五日,廢除進士引用王安石序泌的禁令。

秋七月十八日,採納御史黃履、周秩和諫官張商英的主張,削奪司馬光、呂公著贈溢,王岩雯贈官;貶呂大防為秘書監,劉摯為光祿卿,蘇轍為少府監,都分司南京;梁煮貶為提舉舒州靈仙觀。十九日,下詔:“大臣結為朋黨,司馬光以下分別受到輕重不同的處罰,特此布告全國。其餘的都不予追究,議者也不要重言此事。”

八月十七日,召輔臣到後苑觀賞莊稼。太陽表面出現五種顏色的雲彩。二十三日,趙天啟因多次上書妄說猖狂,應命罷默。

九月初五,派遣御史劉拯視察河北水災,販濟饑民。初八,到集英殿,策試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十二日,廢罷制科。廢罷廣惠倉。十五日,命令監司每年考察守臣政績,把優秀者上報朝廷。十六日,廣州知州唐義問因放棄渠陽寨獲罪,降職貶為舒州團練副使。二十二日,太白星白天出現。二十九日,詔京東西路、河北路販濟撫恤流民。三十日,流星出現在紫微垣。

冬十月二十八日,三佛齊派遣使臣來進貢。二十九日,黃河北流斷絕。十一月初一,恢復八路差官法。十四日,因冬季溫暖沒有降雪,處理關押的囚犯。蔡確特追復為觀文殿大學士。初六,開封男子呂安指斥皇上應當處斬,免罪。十九日,詔令河北販濟饑民,各路撫恤流亡,官吏有才能顯著、治績突出者上報朝廷。

十二月初四,重申嚴禁銅錢出外界法。十三日,命令各路祈禱降雪。十九日,滑州浮橋發生火災。二十二日,漳河決口,河水溢出,淹沒洛州、滋州等地,命令想方法堵塞決口。二十七日,范祖禹、趙彥若、黃庭堅因有人指斥修撰的件申宗實錄低毀神宗被貶降為散官,分別安置永州、遭州、黔州。

這一年,京師發生疾疫,洛水溢出河道,太原發生地震,河北發生水災,調集京東糧食進行販濟。

紹聖二年春正月初七,詔令國史院增補神宗御集。初九,設立宏詞科。二十二日,把太平興國寺三朝皇帝畫像遷奉安置在天章閣。二十八日,殿前司上奏獄空,詔賜絡錢。

二月初九,呂大防因監修史事貶官降職,分司南京,安州居住。十五日,調出內庫錢帛二十萬幫助河北販濟饑民。二十八日,罷除廣文館解送舉人名額。三月初四,趙宗晨逝世。二十四日,試宏詞科黃符等五人分別按年資提升一級。

夏四月初三,詔令職事官罷除帶職,朝請大夫以下官員不分左右,改集賢院學士為集賢殿修撰,直集賢院為直秘閣,集賢校理為秘閣校理。初七,封華容郡王趙宗愈為嗣攫王。詔令許將等七人,不限資格,分別推薦才能和品行可以作為候補官員者二人。二十二日,詔令按照元豐條例設定律學博士二名。

五月十一日,命令蔡卞詳細審定國子監三學及外州州學制度。二十一日,上皇太妃宮名為聖瑞宮。

六月二十八日,禁止京城士人乘轎。秋七月二十三日,詔令大理寺重置右治獄,仍按元豐條例添置官屬。八月初九,命彰信軍節度使趙宗景為開府儀同三司,封為濟陰郡王。二十一日,趙宗愈逝世。二十二日,錄用趙普後代趙希莊為閣門抵候。

九月初二,任命安定郡王趙宗綽為嗣攫王。初十,把神宗神主遷到景靈宮顯承殿。十一日,到景靈宮行奉安禮。十六日,加上神宗溢號為紹天法古運德建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十七日,祭祀景靈宮。十八日,祭祀太廟。十九日,大祀明堂,赦免全國。

冬十月初二,鄭雍被罷免。十一日,把育仁聖烈皇后神主遷到景靈宮徽音殿。十二日,哲宗到景靈宮行奉安禮。任命吏部尚書許將為尚書左承,翰林學士蔡卞為尚書右承。十九日,進封冀王趙穎為楚王。二十九日,河南府發生地震。

十一月初三,安煮罷為河南知府。初四,太白星白天出現。初六,范愕從轉運使任上人對,說自己有捕捉盜賊之功,請求賜給有圖文標誌等級的禮服。哲宗說:“捕盜是轉運使職責範圍內的事情,哪裡夠得上立功呢了罷為壽州知州。二十二日,梁惟簡被除名,全州安置。二十四日,貝曾蔡確為太師,賜給溢號為忠懷。十二月初三,重置監察御史三人,分別統領六察事務,不管言論事務。命令翰林學士蔡京、御史中承黃履分別推薦御史二人。初八,一道白色虹橫貫天空。二十四日,下詔按元豐時期條例四季的第一個月祭祀景靈宮。

這一年,蘇州夏秋發生地震。桂陽監出現五種顏色的雲彩。放出九十一名宮女。交趾、三佛齊、韋蕃、阿里骨來進貢。

紹聖三年春正月初九,韓忠彥罷為真定知府。十三日,酌酒敬祭景靈宮,依照元豐禮遍到各殿。十九日,在大臣引導下,哲宗接見蕃官包順、包誠等,賜給錢物不等。下詔:審訊案件非本章所指而節外生枝羅織罪名者以罪論處。二十四日,詔令戶部尚書不要管理右曹事務。二十七日,下詔罷除合祭,中間偶爾因明堂大禮之年,夏至日皇上在北郊親祭地機。

二月初二,調出元豐庫四百萬絡錢在陝西、河東來買邊儲物資。初十,恢復元豐《 恤孤幼令。十二日,罷廢富弼神位配享神宗廟庭。二十二日,下詔封攫王沒有封王的三個兒子:趙宗楚為南陽郡王,趙宗祐為景城郡王、開府儀同三司,趙宗漢都為東陽郡王。二十四日,趙宗綽逝世。二十五日,詔令三年一取旨,派遣郎官、御史考察監督監司職事。二十六日,夏軍攻打義合寨。

三月初二,因宮中多次發生火災,罷廢春宴和觀賞池苑,三天不到垂拱殿。初三,夏軍圍攻塞門寨。初七,尚書省發生火災。戊午日,劍南東川發生地震。初九,封趙宗楚為嗣攫王。二十一日,封大寧郡王趙泌為申王,遂寧郡王趙估為端王。二十七日,到申王、端王府第。夏四月初二,廢罷宣徽使。十七日,下詔:從今以後四季的頭一個月祭祀景靈宮,分為二天。

五月初三,太白星白天顯現。二十七日,訊視記錄囚犯罪狀。

六月初五,命令真定立趙普廟。二十七日,在瑞聖園立北郊齋宮。

秋七月二十三日,依元豐職事官以行、守、試三等確定棒祿品級。廢罷元所增聚議錢。二十七日,命令熙河設立王韶廟。

八月初四,夏軍攻打寧順寨。初五,太陽表面出現五種顏色的光圈,下面出現五種顏色的氣體。二十二日,重新設定檢法官。二十三日,因范祖禹、劉安節在元年間構造誹謗,范祖禹被貶為昭州別駕,賀州安置;劉安世被貶為新州別駕,英州安置。

九月十三日,邀川首領阿里骨去世。二十三日,滁、沂二州發生地震。二十六日,楚王趙穎逝世。二十九日,廢皇后孟氏為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賜名沖真。

冬十月初一,因楚王逝世,罷除上文德殿臨朝聽政。初六,夏軍攻打、延,攻陷金明寨。十二日,詔令邊境各路確定城寨要害,增強嚴密守備。十五日,西南方向出現雷聲,降冰雹。十七日,鍾傳報告說修築汝遮,詔令為安西城。十一月二十一日,章呈上件申宗實錄。二十四日,宴請修撰件申宗實錄官員。

十二月初五,趙宗景因立妾同上罪罷免開府儀同三司銜,判大宗正司事。十七日,設定施州鑄錢廣積監。十八日,蔡京呈上新修太學救令式、洋定重修救令。被遺棄的三歲以下的飢貧小兒,允許收養為自己的真子孫。

這一年,於聞、大食、龜茲師王國、西南蕃龍氏和羅氏來進貢。宗室子四十六人被授官。

紹聖四年春正月初一,不受朝拜。大臣們和遼朝使臣到東上閻門上奏慶賀。頒布內外學制。初五,任命阿里骨兒子瞎征繼承為河西軍節度使、邀川首領。初九,徑原路鈴轄王文振在沒煙峽打敗夏軍。二十五日,李清臣被罷免。二月初四,因三省報告,追貶呂公著為建武軍節度副使,司馬光為清遠軍節度副使,王岩雯為雷州別駕,削奪趙瞻、傅堯俞贈溢,追奪韓維退休及孫固、范百祿、胡宗愈遺表恩賞。詔令江、淮巡檢依舊法招募士兵。初八,於聞來進貢,黑汗王攻取夏國三州,派遣他的兒子上報朝廷。十一日,夏軍攻打綏德城。十五日,詔令國信使不得把規定之外的物品送給外國使臣,並且著為條令,加以禁止約束。十八日,下詔每年賜給申王趙泌、端王趙估錢六千五百。二十一日,進神宗婉儀宋氏為賢妃。二十四日,恢復元豐榷茶法。二十五日,廢罷春秋科。二十八日,採納三省建議,追貶呂大防為舒州團練副使,劉摯為鼎州團練副使,蘇轍為化州別駕,梁煮為雷州別駕,范純仁為武安軍節度副使,分別安置循州、新州、雷州、化州、永州。劉奉世貶為光祿少卿,被安置在南京;韓維以下三十人被罷默程度不等。二十九日,文彥博被降為太子少保。

閏二月初一,張天說因上書低汕神宗獲罪被處死。十七日,任命曾布為知樞密院事,許將為中書侍郎,蔡卞為尚書左承,吏部尚書黃履為尚書右承,翰林學士林希為同知樞密院事。十八日,大降冰雹。十九日,蘇軾貶降為瓊州別駕,改昌化軍安置。范祖禹改賓州安置,劉安世改高州安置。二十四日,到集英殿策試進士。二十五日,策試武舉。

三月初八,夏軍攻打麟州神堂堡,朝廷出兵攻討,進築胡山寨。初九,賜禮部奏名進士、諸科及第出身六百零九人。初十,詔令武舉謝師古因遠人賜給帛,李惟岳以高年賜給帛。十三日,詔令滬南安撫司、南平軍不要擅自勸誘楊光榮獻納播州疆土。十六日,夏軍大集霞盧城下,石州知州張構等擊退夏軍。二十日,到金明池。二十二日,攻克胡山新寨築成,賜名為平羌寨。二十七日,西上閻門使折克行在長波川攻破夏軍,斬首二千多級,俘獲牛馬加倍。二十八日,命令官員分類編輯司馬光等改廢熙豐變法論奏事狀。

夏四月初四,命令各監獄設定氣樓涼窗,設漿飲薦席,上手銬腳鐐刑具的五天洗澡一次,在押囚犯按時洗澡,遇到寒冷時供給薪炭。十一日,熙河修築金城關。十三日,詔令發解省試添策試一道。十四日,進呈編輯臣僚章疏一百四十三秩。十六日,呂大防在虔州逝世。十七日,保全知軍李沂攻打夏國,攻破洪州。十九日,環慶鈴轄張存進人鹽州,俘斬甚多,在回軍途中,夏軍追襲,又喪亡甚多。二十一日,設定克戎寨、平夏城,設定靈平寨。二十四日,因西部邊境用板築方法築城寨有功,特赦免陝西路、河東路。追貶巨蓋為萬安軍司戶參軍。二十六日,恢復文德殿侍從官轉對。

五月初四,文彥博逝世。初八,因皇太妃患病服藥和乾早,審理四京囚犯。初九,詔令陝西添置蕃落馬軍十指揮。十四日,廢除衛州淇水第二馬監和穎昌府單鎮馬監。十八日,韓填逝世。二十四日,貶韓維為崇信軍節度副使。六月初一,日食。初五,太白星侵犯太微垣。初六,趙宗楚逝世。十四日,詔令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分別舉薦監察御史二人。十五日,環慶路安疆寨築成,詔令防托蕃漢官賜帛不等。二十二日,熙河修築青石峽完工,賜名西平。二十三日,保寧軍觀察留後趙宗漢為開府儀同三司,改封為安康郡王。二十七日,太原發生地震。太白星白天出現。秋七月初一,太白星白天出現。八月初四,封湖州觀察使趙世開為安定郡王。初五,延將領王憨收復餚州。十七日,封趙宗為嗣攫王。修築威戎城。二十八日,彗星出現在西方。九月初二,因星變異,不上朝聽政,減少飲食,廢罷秋宴,詔令公卿大臣悉心修政,以輔不逮,尋訪內外直言。初五,赦免全國,調出元豐庫錢四百萬給付陝西,廣為來買,詔令歸明人沒有授給田地者先把官府屋舍供給他們居住。十八日,彗星消失。二十三日,朝拜中太一宮,為百姓祈求福運。二十六日,開始上殿聽政,恢復飲食。命趙宗景為開府儀同三司。二十九日,封婉儀劉氏為賢妃。冬十月初八,趙宗景逝世。十二日,廢除安國、安陽、淇水監和洛陽、原武監。十一月十七日,詔令諫議大夫以上官員分別舉薦監察御史一人。二十三日,貶劉奉世為曝州團練副使,郴州安置。二十七日,詔令放歸田裡的程頤為涪州編管。

十二月初三,劉摯去世。初四,在垂拱殿設宴款待遼朝使臣。初五,侍御史董敦逸因奏對不實獲罪,貶官降職,為興國知軍。

這一年,兩浙因早災發生饑荒,詔令推行荒政,移粟販濟借貸。放出二十四名宮女。宣城百姓妻子一胎生下四個兒子。於聞、西南蕃羅氏來進貢。播州夷楊光榮等內附朝廷。戶部主戶一千三百零六萬八千七百四十一戶,丁三千零三十四萬四千二百七十四口;客戶六百三十六萬六千八百二十九戶,丁三百零六萬七千三百三十二口。處死罪者三千一百九十二人。

元符元年(1098 )春正月初一,不上朝聽政。十七日,鹹陽百姓段義獲得一紐玉印。二十五日,到瑞聖園,觀北郊宮齋。

二月初七,一道白色虹橫貫天空。十一日,下詔修建五王宮外府邸。十三日,又罷翰林侍讀學士、翰林侍講學士。十八日,趙宗逝世。二十九日,蘭州知州王舜臣在塞外攻討夏軍。修築興平城。

三月初三,命令三省、樞密院吏三年考較一次刑法。初五,開鑿楚州通漣河。初七,米脂寨築成。初八,五王宮外邸舍修成,賜名為靚親宅。初九,封趙宗漢為嗣攫王。誅殺朱崖流放者陳衍。十三日,申王趙泌、端王趙估都任為司空。命令太常寺與閻門修定割麥儀。十六日,詔令翰林學士承旨蔡京等辨別檢驗段義所獻玉印,確定後上報朝廷。十九日,吏部郎中方澤等因私自拜見後族聚會宴飲獲罪,處以罰金,補為外任。二十一日,到申王府邸。二十二日,到端王府邸。二十五日,進封鹹寧郡王趙誤為苹王,普寧郡王趙似為簡王,祁國公趙為永寧郡王。二十七日,修築熙河通會關。夏四月初二,趙世開逝世。初六,到睿成宮和苹王、簡王府邸。初八,章等進呈件申宗帝重己。梁煮在化州去世。十四日,林希被罷免。十八日,修建顯漠閣,藏件申宗御集。二十二日,到睿成宮。二十四日,學士院獻上寶璽、靈為、翎昏樂章。二十五日,詔令學官增習兩經。二十九日,曾布呈上刪修軍馬救例。

五月初一,到大慶殿,接受天授傳國受命寶,行朝會禮。初二,向全國頒降德音文告:囚犯減罪一等,徒刑以下釋放。初六,接受受命寶,恭謝景靈宮。十一日,在紫哀殿聚宴。十三日,詔令獻寶人段義為右班殿直,賜給二百匹絹。六月初一,改元。初九,派遣官員分別到延、徑原、河東、熙河視察所築城寨。十七日,蔡京等呈上付常平免役救令。

秋七月初九,詔令增置大府承一名。十九日,救令:明堂大禮五使,自今以後一律由執政官擔任,確定為令。二十一日,命令學官試三經。二十七日,詔令范祖禹遷移化州安置,劉安世梅州安置,王岩雯、朱光庭各子一律勒令停職,不再錄用。二十六日,京城發生地震。八月初一,熙河蘭崛路恢復為熙河蘭會路。初五,下詔:“自從以後,三省、樞密院擬定在京文臣、開封推判官、武臣橫班使副和各路監司、帥守的任命書進呈核准,一律要取旨召對。”十二日,下詔:“侍從中書舍人以上官員分別舉薦所知二人,權侍郎以上官員舉薦一人,並且要說明可以擔任什麼職務。”九月初二,因陰雨連綿廢罷秋宴。初五,秦觀被除名,遷移雷州編管。十八日,在京城賜給王安石府第。

冬十月二十一日,詔令武官試換文資。二十三日,因河北、京東黃河溢出河道,派遣官員販濟撫恤。二十五日,夏軍攻打平夏城。二十九日,駒馬都尉張敦禮因元初上疏讚譽司馬光,削奪留後職掌,授為環衛官。

十一月十八日,祭祀景靈宮。十九日,祭祀太廟。二十日,在圓丘祭祀昊天上帝,赦免全國。

這一年,擅州段黃河水溢出河道,販濟撫恤河北、京東災民。真定府、祁州野蠶成繭。徑原路俘獲夏國統軍鬼名阿埋等。高麗、瞎征、西南蕃張氏和羅氏、程氏來進貢。西蕃首領李叱霏、巴拙支、呂承信等內附朝廷。

元符二年春正月初一,到大慶殿,因降雪罷朝,大臣們和遼朝使者到東上闊門上奏祝賀。大臣又到內東門,按規定禮儀祝賀。二十四日,拿出內庫金帛二百萬預備陝西邊儲物資。

二月初一,命令監司推舉本路學術品行優秀者各兩人。韋蕃來進貢。初六,下詔允許高麗國王派遣士人參加科舉考試。初八,增置神臂弓。下詔:“從今以後應按聖旨推薦官員,舉薦人才不J 哈當的,報上舉薦人的姓名讓皇上知道。”十一日,夏國因國母去世,派遣使臣報喪,並且謝罪朝廷,拒絕夏國使臣不予接待。十五日,延鈴轄劉安在神堆打敗夏軍。二十一日,大食來進貢。二十二日,下詔吏部:太守縣令的政績考核,隨從御史台考察,免除課績不實的官員。三月十三日,遼朝派遣簽書樞密院事蕭德崇來為夏國請求朝廷緩遲出兵,並且獻上玉帶。進築環慶路定邊城。十四日,秦鳳經略司報告說吳名革率領部族和孽畜歸順朝廷。詔令吳名革補為內殿承制,首領李啾補為右侍禁和賜錢帛不等。十七日,府州知州折克行俘獲夏國鈴轄令王皆保。二十二日,祈禱降雨。二十六日,命苹王趙誤為司空。夏四月初八,到苹王府第。命令廣西提點刑獄司兼管鹽事。十四日,築延、河東路暖泉和烏龍寨。十五日,因乾早,四京囚犯減罪一等,杖刑以下釋放。十九日,下詔審訊獄案,徒刑以上需要結案和審錄覆奏,然後斷遣,不如令者連坐治罪。二十一日,封永嘉郡王趙為睦王。派遣中書舍人郭知章回訪遼朝。二十五日,進築威羌城。

五月初二,太白星白天出現。初八,進築延路金湯城。二十一日,把真宗畫像恭敬遷到萬壽觀延聖殿。特赦陝西、河東路,囚犯減罪一等,流刑以下釋放。修建西安州及天都等寨。二十三日,章升官五級,曾布三級,許將、蔡卞、黃履二級。二十九日,詔令苹王趙誤、睦王趙母親進封為婕好。六月初九,賜蘭、會州新寨名為會川城。二十三日,賜環慶路之字平為清平關。二十七日,進築定邊城,白豹城完工,間門使張存等轉官,賜給金帛不等。秋七月初四,盛夏酷暑,中外審理在押囚犯。初六,釋放在京工役。初九,河北黃河漲溢,淹沒民田廬舍,派官販濟。二十三日,環州知州種朴俘獲夏軍監軍訛勃繆。二十五日,姚西安撫使王贍收復邀川城,西蕃首領欽彪阿成據城降附。八月初三,章等進呈《 新修救令鴦。章在哲宗面前進讀,其中有元豐時沒有而用元救令修立者,哲宗說:“元也有可取的嗎了章回答說:“取其善者。”初四,太原發生地震。初八,皇子出生。十一日,向各路頒布德音文告:囚犯減罪一等,流刑以下釋放。十五日,賜熙河路錢一百萬撫納部族。十七日,修復會州。二十三日,太白星白天出現。瞎征投降。二十四日,建霞蘆戍為晉寧軍。二十六日,保寧軍節度使呂惠卿特授為檢校司空。

九月初一,夏國派人來謝罪。初四,命令御史清理三省、樞密院,一律依照元豐舊制。初五,到儲樣宮。初六,到醛泉觀。初八,立賢妃劉氏為皇后。二十日,青唐酋隴摺據城降附。二十三日,降雨,廢罷秋宴。二十五日,右正言鄒浩論劉氏不應當立為皇后,被除名,勒令停職,新州羈管。二十七日,到文德殿冊封皇后。

閏九月初四,設定律學博士名額。詔令詳細商討廟制。以青唐為都州,受隴右節度;邀川為惶州,宗哥城為隴支城,都隸屬隴右。初九,以廓州為寧寨城。十七日,果州團練使仲忽進獻古方鼎,銘文曰“魯公作文王尊彝”。二十五日,熒惑星侵犯太微垣左執法。己未日,越王趙茂逝世。

冬十月壬子日,詔令河北大名二十二州軍設定馬步軍指揮,以廣威、保捷為名。十六日,日食,食盡。

十一月十九日,詔令綏德城為綏德軍。二十四日,詔令河北地區黃河退灘地允許百姓耕墾,免除三年租稅。二十七日,詔令各州設定教授者,依太學三舍法考試選擇生徒升補。這個月,河中琦氏縣百姓妻子一胎生下四個兒子。

元符三年春正月初四,哲宗患病不上朝聽政。初九,把太宗皇帝畫像恭敬安放在景靈宮大定殿。初十,大赦全國,免除百姓租稅。十一日,哲宗逝世。皇太后宣布遺命,由弟端王在靈樞前即皇帝位,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四月二十三日,敬獻哲宗溢號為欽文睿武昭孝皇帝,廟號為哲宗。七月初二,把溢號冊寶奏告天地、宗廟、社翟。八月初八,葬在永泰陵。二十九日,在太廟附祭哲宗神主。崇寧三年(l 104 )七月,加溢號為憲元繼道世德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政和三年(1113 ) ,改溢號為憲元繼道顯德定功欽文睿武齊聖昭孝皇帝。

評論說:哲宗幼年登上帝位,與宣仁聖烈皇后共同執政。即位初年召用司馬光、呂公著諸賢,廢罷青苗法,恢復常平法,起用良才,廣開言路,天下人心,都安穩地趨向大治。從而使元年間的政治,幾乎能與仁宗時期相比。無奈神宗熙寧、元豐年間的舊奸驅除未盡,時間不長,構陷誣害,導致復用,最終假借繼承神宗政治,務必推翻元政治,報復善良人士,漸漸導致興起黨籍之禍端,君子完全擯斥,於是趙宋王朝的政治局面更加敗壞。唉,可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