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作者:酈道元
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鄉西山,易水出西山寬中谷,東徑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譚,不從王莽之政,子興生五子。並避時亂,隱居此山,故其舊居,世以為五大夫城,即此。《岳贊》云:五王在中,龐葛連續者也。易水又東,左與子莊溪水合,水北出子莊關,南流徑五公城西,屈徑其城南。五公,即王興之五子也。光武即帝位,封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憙侯,顯才蒲陰侯,仲才新市侯,秀才為唐侯。所謂中山五王也,俗又以五公名居矣。二城並廣一里許,俱在岡阜之上,上斜而下方。其水東南入於易水。易水又東,右會女思谷水,水出西南女思澗,東北流注於易,謂之三會口。易水又東屆關門城西南,即燕之長城門也。與樊石山水合,水源西出廣昌縣之樊石山,東流徑覆釜山下,東流注於易水。易水又東歷燕之長城,又東徑漸離城南,蓋太子丹館高漸離處也。易水又東徑武陽城南,蓋易自寬中歷武夫關東出,是兼武水之稱。故燕之下都,擅武陽之名。左得濡水枝津故瀆。武陽大城東南小城,即故安縣之故城也,漢文帝封丞相申屠嘉為侯國。城東西二里,南北一里半。高誘云:易水徑故安城南城外東流。即斯水也。誘是涿人,事經明證。今水被城東南隅,世又謂易水為故安河。武陽,蓋燕昭王之所城也,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故傅逮《述游賦》曰:出北薊,歷良鄉,登金台,觀武陽,兩城遼廓,舊跡冥芒。蓋謂是處也。易水東流而出於范陽。
東過范陽縣南,又東過容城縣南,易水徑范陽縣故城南。秦末,張耳、陳余為陳勝略地,燕、趙命蒯通說之,范陽先下是也。漢景帝中二年,封匈奴降王代為侯國,王莽之順陰也。昔慕容垂之為范陽也,戍之即斯。意欲圖還上京,阻於行旅,造次不獲,遂中。易水又東與濡水合,水出故安縣西北窮獨山南谷,東流與源泉水合,水發北溪,東南流注濡水。濡水又東南徑樊於期館西,是其授首於荊軻處也。濡水又東南流徑荊軻館北,昔燕丹納田生之言,尊軻上卿,館之於此。二館之城,澗曲泉清,山高林茂,風煙披薄,觸可棲情,方外之士,尚憑依舊居,取暢林木。濡水又東徑武陽城西北,舊堨濡水,枝流南入城徑柏冢西,冢垣城側,即水塘也。四周塋域深廣,有若城焉。其水側有數陵,墳高壯,望若青丘,詢之古老,訪之史籍,並無文證,以私情求之,當是燕都之前故墳也,或言燕之墳塋,斯不然矣。其水之故瀆南出,屈而東轉,又分為二瀆。一水徑故安城西,側城南注易水,夾塘崇峻,邃岸高深。左右百步,有二釣台,參差交峙,迢遞相望,更為佳觀矣。其一水東出注金台陂,陂東西六七里,南北五里。側陂西北有釣台高丈余,方可四十步,陂北十餘步有金台,台上東西八十許步,南北如減。北有小金台,台北有蘭馬台,並悉高數丈,秀峙相對,翼台左右,水流徑通,長廡廣字,周鏇被浦,棟堵鹹淪,柱礎尚存,是其基構可得而尋訪。諸耆舊鹹言,昭王札賓,廣延方士,至於郭隗、樂毅之徒,鄒衍、劇辛之儔,宦遊歷說之民,自遠而屆者多矣。不欲令諸侯之客,伺隙燕邦,故修連下都館之南垂,言燕昭創之於前,子丹踵之於後,故雕牆敗館,尚傳鐫刻之石,雖無經記可憑,察其古蹟,似符宿傳矣。濡水自堰又東徑紫池堡西,屈而北流,又有渾塘溝水注之,水出遒縣西白馬山南溪中,東南流入濡水。濡水又東至塞口,古累石堰水處也。濡水舊枝分南入城東大陂,陂方四里,今無水。陂內有泉,淵而不流,際池北側,俗謂聖女泉。濡水又東得白楊水口,水出道縣西山白楊嶺下,東南流入濡水,時人謂之虎眼泉也。濡水東合檀水,水出遒縣西北檀山西南,南流與石泉水會,水出石泉固東南隅,水廣二十許步,深三丈。固在眾山之內,平川之中,四周絕澗阻水,八丈有餘。石高五丈,石上赤土,又高一匹,壁立直上,廣四十五步,水之不周者,路不容軌,僅通人馬,謂之石泉固。固上宿有白楊寺,是白楊山神也。寺側林木交蔭,叢柯隱景,沙門釋法澄建剎於其上,更為思玄之勝處也。其水南流注於檀水,故俗有並溝之稱焉。其水又東南流,歷故安縣北而南注濡水。濡水又東南流,於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合易水而注巨馬水也。故《地理志》曰:故安縣閻鄉,易水所出,至范陽入濡水。闞駰亦言是矣,又曰濡水合渠。許慎曰:濡水入淶。淶、渠二號,即巨馬之異名。然二易俱出一鄉,同入濡水,南濡。北易至涿郡范陽縣會北濡,又並亂流入淶,是則易水與諸水互攝通稱,東徑容城縣故城北,渾濤東注,至勃海平舒縣與易水合。闞駰曰:涿郡西界代之易水。而是水出代郡廣昌縣東南郎山東北燕王仙台東。台有三峰,甚為崇峻,騰雲冠峰,高霞翼嶺,岫壑沖深,含煙罩霧,耆舊言:燕昭王求仙處。其東謂之石虎岡,范曄《漢書》云:中山簡王焉之窆也。厚其葬,采涿郡山石,以樹墳塋,陵隧碑獸,並出此山,有所遺二石虎,後人因以名岡。山之東麓,即泉源所導也,《經》所謂閻鄉西山。其水東流,有毖水南會,渾波同注,俗謂之為雹河。司馬彪《郡國志》曰,雹水出故安縣。世祖令耿況擊故安西山賊吳耐蠡符雹上十餘營,皆破之。即是水者也。易水又東徑孔山北,山下有鍾乳穴,穴出佳乳,采者篝火尋沙,入穴里許,渡一水,潛流通注,其深可涉,於中眾穴奇分,令出入者疑迷不知所趣,每於疑路,必有歷記,返者乃尋孔以自達矣。上又有大孔,豁達洞開,故以孔山為名也。其水又東徑西故安城南,即閻鄉城也。歷送荊陘北,耆舊云:燕丹餞荊軻於此,因而名焉,世代已遠,非所詳也。遺名舊傳,不容不詮,庶廣後人傳聞之聽。易水又東流屈徑長城西,又東流南徑武隧縣南,新城縣北。《史記》曰:趙將李牧伐燕,取武隧方城是也。俗又謂是水為武隧津,津北對長城門,謂之汾門。《史記。趙世家》云:孝成王十九年,趙與燕易土,以龍兌,汾門與燕,燕以葛城,武陽與趙。即此也。亦曰汾水門,又謂之梁門矣。易水東分為梁門陂,易水又東,梁門陂水注之,水上承易水於梁門,東入長城,東北入陂。陂水北接范陽陂,陂在范陽城西十里,方十五里,俗亦謂之為鹽台陂。陂水南通梁門淀,方三里,淀水東南流,出長城注易,謂之范水,易水自下,有范水通目。又東徑范陽縣故城南,即應劭所謂范水之陽也。易水又東徑樊輿縣故城北。漢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劉條為侯國,王莽更名握符矣。《地理風俗記》曰:北新城縣東二十里有樊輿亭,故縣也。易水又東徑容城縣故城南,漢高帝六年,封趙將夜於深澤,景帝中三年,以封匈奴降王唯徐盧於容城,皆為侯國,王莽更名深澤也。易水又東,埿水注之,水上承二陂於容城縣東南,謂之大埿淀、小埿淀。其水南流注易水,謂之埿洞口,水側有渾埿城,易水徑其南,東合滱水。故桑欽曰:易水出北新城西北,東入滱,自下滱,易互受通稱矣。易水又東徑易京南。漢末,公孫瓚害劉虞於薊下,時童謠云:燕南垂,趙北際,惟有此中可避世。瓚以易地當之,故自薊徙臨易水,謂之易京城,在易城西四五里。趙建武四年,石虎自遼西南達易京,以京障至固,令二萬人廢壞之。今者,城壁夷平,其樓基尚存,猶高一匹,余基上有井,世名易京樓,即瓚所保也。故瓚《與子書》云:袁氏之攻,狀若鬼神,沖梯舞於樓上,鼓角鳴於地中。即此樓也。易水又東徑易縣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闞駰稱太子丹遣荊軻刺秦王,與賓客知謀者,祖道於易水上。《燕丹子》稱,荊軻入秦,太子與知謀者,皆素衣冠送之於易水之上,荊軻起為壽,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擊築,宋如意和之,為壯聲,士發皆衝冠;為哀聲,士皆流涕。疑於此也。余按遺傳舊跡,多在武陽,似不餞此也。漢景帝中三年,封匈奴降王仆為侯國也。
又東過安次縣南,易水徑縣南,鄚縣故城北,東至文安縣與滹沱合。《史記》,蘇秦曰:燕長城以北,易水以南。正謂此水也。是以班固、闞駰之徒,鹹以斯水謂之南易。
又東過泉州縣南,東入于海。《經》書水之所歷,沿次注海也。
滱水出代郡靈丘縣高氏山,即漚夷之水也,出縣西北高氏山。《山海經》曰:高氏之山,滱水出焉,東流注於河者也。其水東南流,山上有石銘,題言冀州北界,故世謂之石銘陘也。其水又南徑候塘,川名也。又東合溫泉水,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溫熱若湯,能愈百疾,故世謂之溫泉焉。東南流徑興豆亭北,亭在南原上,敧傾而不正,故世以敧城目之。水自原東南注於滱。滱水又東,莎泉水注之,水導源莎泉南流,水側有莎泉亭,東南入於滱水。滱水又東徑靈丘縣故城南。應劭曰:趙武靈王葬其東南二十里,故縣氏之。縣,古屬代,漢靈帝光和元年,中山相臧昊上請別屬也。瓚注《地理志》曰:靈丘之號,在武靈王之前矣。又按司馬遷《史記》,趙敬侯九年,敗齊於靈丘,則名不因武靈王事,如瓚《注》。流水自縣南流入峽,謂之隘門,設隘於峽,以譏禁行旅。歷南山,高峰隱天,深溪埒谷,其水沿澗西轉,徑御射台南,台在北阜上,台南有御射石碑,南則秀嶂分霄,層崖刺天,積石之峻,壁立直上,“車駕沿泝,每出是所遊藝焉。滱水西流,又南轉東屈徑北海王詳之石碣南,御射碑石柱北而南流也。
東南過廣昌縣南,滱水東徑嘉牙川,有一水南來注之,水出恆山北麓,稚川三合,徑嘉牙亭東而北流,注於滱水。水之北山,行即廣昌縣界。滱水又東徑倒馬關,關山險隘,最為深峭,勢均詩人高岡之病良馬,傅險之困行軒,故關受其名焉。關水出西南長溪下,東北歷關注滱。滱水南,山上起御坐於松園,建祗洹於東圃。東北二面,岫嶂高深,霞峰隱日,水望澄明。淵無潛甲,行李所徑,鮮不徘徊忘返矣。又東南過中山上曲陽縣北,恆水從西來注之。
滱水自倒馬關南流與大嶺水合,水出山西南大嶺下,東北流出峽,峽右山側,有祗洹精廬,飛陸陵山,丹盤虹梁,長津泛瀾,縈帶其下。東北流注於滱。滱水又屈而東合兩嶺溪水,水出恆山北阜,東北流歷兩嶺間,北嶺雖層陵雲舉,猶不若南巒峭秀,自水南步遠峰,石隥逶迤,沿途九曲,歷睇諸山,鹹為劣矣,抑亦羊腸、邛崍之類者也。齊宋通和,路出其間。其水東北流,注於滱水。又東,左合懸水,水出山原岫盤谷,輕湍浚下,分石飛懸,一匹有餘,直灌山際,白波奮流,自成潭渚。其水東南流,揚湍注於滱。滱水又東流歷鴻山,世謂是處為鴻頭,疑即《晉書地道記》所謂鴻上關者也。關尉治北平而畫塞於望都東北,去北平不遠,兼縣土所極也。滱水於是,左納鴻上水,水出西北近溪,東南流注於滱水也。又東過唐縣南。
滱水又東徑左人城南。應劭曰:左人城在唐縣西北四十里。縣有雹水,亦或謂之為唐水也,水出中山城之西如北。城內有小山,在城西側而銳上,若委粟焉,疑即《地道記》所云望都縣有委粟關也。俗以山在邑中,故亦謂之中山城;以城中有唐水,因復謂之為廣唐城也。《中山記》以為中人城,又以為鼓聚,殊為乖謬矣。言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也,中山郡治。京相璠曰:今中山望都東二十里有故中人城。望都城東有一城名堯姑城,本無中人之傳,璠或以為中人,所未詳也。《中山記》所言中人者,城東去望都故城十餘里,二十里則減,但苦其不東,觀夫異說,鹹為爽矣。今此城於盧奴城北如西六十里。城之西北,泉源所導,西徑郎山北,郎、唐音讀近,實兼唐水之傳。西流歷左人亭注滱水。滱水又東,左會一水,水出中山城北郎阜下,亦謂之唐水也。然於城非在西,俗又名之為雹水,又兼二名焉。西南流入滱,並所未詳,蓋傳疑耳。滱水又東,恆水從西來注之。自下滱水兼納恆川之通稱焉。即《禹貢》所謂恆、衛既從也。滱水又東,右苞馬溺水,水出上曲陽城東北馬溺山,東北流徑伏亭。《晉書地道記》曰:望都縣有馬溺關。《中山記》曰:八渡馬溺。是山曲要害之地,二關勢接,疑斯城即是關尉宿治,異目之來,非所詳矣。馬溺水又東流注於滱。滱水又東徑中人亭南。《春秋左傳》昭公十三年,晉荀吳率師侵鮮虞及中人,大獲而歸者也。滱水又東徑京丘北,世謂之京陵,南對漢中山頃王陵,滱水北對君子岸,岸上有哀王子憲王陵,坎下有泉源,積水亦曰泉上岸。滱水又東徑白土北,南即靖王子康王陵,三墳並列者是。滱水又東徑樂羊城北,《史記》稱魏文侯使樂羊滅中山,蓋其故城中山所造也,故城得其名。滱水又東徑唐縣故城南,此二城俱在滱水之陽,故曰滱水徑其南。城西又有一水,導源縣之西北平地,泉涌而出,俗亦謂之為唐水也。東流至唐城西北隅,堨而為湖,俗謂之唐池。蓮荷被水,嬉遊多萃其上,信為勝處也。其水南入小溝,下注滱水,自上歷下,通禪唐川之兼稱焉。應劭《地理風俗記》曰:唐縣西四十里得中人亭。今於此城取中人鄉,則四十也。唐水在西北入滱,與應符合,又言堯山者,在南則無山以擬之為非也。闞駰《十三州志》曰:中山治盧奴,唐縣故城在國北七十五里。駰所說北則非也。《史記》曰:帝嚳氏沒,帝堯氏作,始封於唐。望都縣在南,今此城南對盧奴故城,自外無城以應之。考古知今,事義全違,俗名望都故城則八十許里,距中山城則七十里,驗途推邑,宜為唐城。城北去堯山五里,與七十五里之說相符。然則俗謂之都山,即是堯山,在唐東北望都界。皇甫謐曰:堯山亦名豆山。今山於城北如東,嶄絕孤峙,虎牙桀立,山南有堯廟,是即堯所登之山者也。《地理志》曰:堯山在南。今考此城之南,又無山以應之,是故先後論者,鹹以《地理記》之說為失。又即俗說以唐城為望都城者,自北無城以擬之,假復有之,途程紆遠,山河之狀全乖,古證傳為疏罔。是城西北豆山西足,有一泉源,東北流徑豆山下合蘇水,亂流轉注東入滱,是豈唐水平?所未詳也。又於是城之南如東十餘里,有一城,俗謂之高昌縣城,或望都之故城也。縣在唐南,皇甫謐曰:相去五十里。稽諸城地,猶十五里,蓋書誤耳。此城之東,有山孤峙,世以山不連陵,名之曰孤山,孤、都聲相近,疑即所謂都山也。《帝王世紀》曰:堯母慶都所居,故縣目曰望都。張晏曰:堯山在北,堯母慶都山在南,登堯山見都山,故望都縣以為名也。唐亦中山城也,為武公之國,周同姓。周之衰也,國有赤狄之難,齊桓霸諸侯,疆理邑土,遣管仲攘戎狄,築城以固之。其後,桓公不恤國政,周王問太史余曰:今之諸侯,孰先亡乎?對曰:天生民而令有別,所以異禽獸也。今中山淫昏康樂,逞欲無度,其先亡矣。後二年果滅。魏文侯以封太子擊也,漢高祖立中山郡,景帝三年為王國,王莽之常山也。魏皇始二年,破中山,立安州,天興三年,改曰定州,治水南盧奴縣之故城。昔耿伯昭歸世祖於此處也。滱水之右,盧水注之,水上承城內黑水池。《地理志》曰盧水出北平,疑為疏闊;闞駰、應劭之徒,鹹亦言是矣。余按盧奴城內西北隅有水,淵而不流,南北百步,東西百餘步水,色正黑,俗名曰黑水池。或雲水黑曰盧,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矣。池水東北際水,有漢中山王故宮處,台殿觀榭,皆上國之制,簡王尊貴,壯麗有加,始築兩宮,開四門,穿北城,累石為竇,通池流於城中,造魚池、釣台、戲馬之觀,歲久頹毀,遺基尚存,今悉加土,為利剎靈圖。池之四周。居民駢比。填褊穢陋,而泉源不絕。暨趙石建武七年,遣北中郎將始築小城,興起北榭,立宮造殿,後燕因其故宮,建都中山小城之南,更築隔城,興復宮觀,今府榭猶傳故制,自漢及燕。池水徑石竇,石竇既毀,池道亦絕,水潛流出城,潭積微漲,涓水東北注於滱。滱水又東徑漢哀王陵北。冢有二墳,故世謂之兩女陵,非也。哀王是靖王之孫,康王之子也。滱水又東,右會長星溝,溝出上曲陽縣西北長星渚,渚水東流又合洛光水,水出洛光溝,東入長星水,亂流東徑恆山下廟北。漢末喪亂,山道不通,此舊有下階神殿,中世以來,歲書法族焉。晉、魏改有東西二廟,廟前有碑闕,壇場列柏焉。其水又東徑上曲陽縣故城北,本岳牧朝宿之邑也。古者,天子巡狩,常以歲十一月至於北嶽,侯伯皆有湯沐邑,以自齋潔。周昭王南征不還,巡狩禮廢,邑郭仍存。秦罷井田,因以立縣。城在山曲之陽,是曰曲陽,有下,故此為上矣。王莽之常山亭也。又東南流,胡泉水注之,水首受胡泉,徑上曲陽縣南,又東徑平樂亭北,左會長星川,東南徑盧奴城南,又東北,川渠之左有張氏墓,冢有漢土谷太守議郎張平仲碑,光和中立。川渠又東北合滱水,水有窮通,不常津注。
又東過安憙縣南,縣,故安險也。其地臨險,有井塗之難,漢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劉應為侯國,王莽更名寧險,漢章帝改曰安憙,《中山記》曰:縣在唐水之曲,山高岸險,故曰安險;邑豐民安,改曰安憙。秦氏建元中,唐水泛漲,高岸崩頹,城角之下有大積木,交橫如梁住焉。後燕之初,此木尚在,未知所從。余考記稽疑,蓋城地當初,山水渀盪,漂淪巨栰,阜積於斯,沙息壤加,漸以成地,板築既興,物固能久耳。滱水又東徑鄉城北,舊盧奴之鄉也。《中山記》曰:盧奴有三鄉,斯其一焉,後隸安吝。城郭南有漢明帝時孝子王立碑。
又東過安國縣北,滱水歷縣東分為二水,一水枝分,東南流徑解瀆亭南。漢順帝陽嘉元年,封河間孝王子淑於解瀆亭為侯國,孫宏,即靈帝也。又東南徑任丘城南,又東南徑安郭亭南。漢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劉傳富為侯國。其水又東南流,入於滹沱。滱水又東北流徑解瀆亭北而東北注。
又東過博陵縣南,滱水東北徑蠡吾縣故城南。《地理風俗記》曰:縣,故饒陽之下鄉者也,自河問分屬博陵。漢安帝元初七年,封河間王開子翼為都鄉侯,順帝永建五年,更為侯國也。又東北徑博陵縣故城南,即古陸成。漢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劉貞為侯國者也。《地理風俗記》曰:博陵縣,《史記》蠡吾故縣矣。漢質帝本初元年,繼孝沖為帝,追尊父翼陵曰博陵,因以為縣,又置郡焉。漢末,罷還安平,晉太始年復為郡,今謂是城為野城。滱水又東北徑侯世縣故城南,又東北徑陵陽亭東,又北,左會博水,水出望都縣,東南流徑其縣故城南,王莽更名曰順調矣。又東南,潛入地下。博水又東南循瀆,重源涌發。東南徑三梁亭南,疑即古勺梁也。《竹書紀年》曰:燕人伐趙,圍濁鹿,趙武靈王及代人救濁鹿,敗燕師於勺梁者也。今廣昌東嶺之東有山,俗名之曰濁鹿邏。城地不遠,土勢相鄰,以此推之,或近是矣,所未詳也。博水又東南徑谷粱亭南,又東徑陽城縣,散為澤渚。諸水瀦漲,方廣數里,匪直蒲筍是豐,實亦偏饒菱藕,至若孌婉丱童,及弱年崽子,或單舟采菱,或疊舸折芰,長歌陽春,愛深綠水,掇抬者不言疲,謠詠者自流響,於時行旅過矚,亦有慰於羈望矣。世謂之為陽城淀也。陽城縣故城近在西北,故陂得其名焉。《郡國志》曰:蒲陰縣有陽城者也。今城在縣東南三十里。其水又伏流循瀆,屆清梁亭西北,重源又發。博水又東徑白堤亭南,又東徑廣望縣故城北。漢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劉忠為侯國。又東合堀溝,溝上承清梁陂。又北徑清涼城東,即將梁也。漢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劉朝平為侯國。其水東北入博水。博水又東北,左則濡水注之,水出蒲陰縣西昌安郭南。《中山記》曰:郭東有舜氏甘泉,有舜及二妃祠。稽諸傳記,無聞此處,世代雲遠,異說之來,於是乎在矣。其水自源東徑其縣故城南,在渚回湍,率多曲復,亦謂之為曲逆水也。張晏曰:濡水於城北曲而西流,是受此名,故縣亦因水名而氏曲逆矣。《春秋左傳》哀公四年,齊國夏伐晉,取曲逆是也。漢高帝擊韓王信,自代過曲逆,上其城,望室字甚多,曰:壯哉!吾行天下,惟洛陽與是耳。詔以封陳平為曲逆侯。王莽更名順平。濡水又東與蘇水合,水出縣西南近山,東北流徑堯姑亭南,又東徑其縣入濡。濡水又東,得蒲水口,水出西北蒲陽山,西南流,積水成淵,東西百步,南北百餘步,深而不測。蒲水又東南流,水側有古神祠,世謂之為百祠。亦曰蒲上祠,所未詳也。又南徑陽安亭東。《晉書地道記》曰:蒲陰縣有陽安關,蓋陽安關都尉治。世俗名斯川為陽安擴。蒲水又東南歷擴,徑陽安關下,名關皋為唐頭坂。出關北流,又東流徑夏屋故城,實中險絕。《竹書紀年》曰:魏殷臣、趙公孫裒伐燕,還取夏屋,城曲逆者也。其城東側,因阿仍墉築一城,世謂之寡婦城,賈復從光武追銅馬、五幡於北平所作也。世俗音轉,故有是名矣。其水又東南流徑蒲陰縣故城北,《地理志》曰:城在蒲水之陰。漢章帝章和二年,行巡北嶽,以曲逆名不善,因山水之名,改曰蒲陰焉。水右合魚水,水出北平縣西南魚山,山石若巨魚,水發其下,故世俗以物色名川。又東流注於蒲水,又東入濡。故《地理志》曰:蒲水、蘇水,並從縣東入濡水。又東北徑樂城南,又東入博水,自下博水亦兼濡水通稱矣。《春秋》昭公七年,齊與燕盟於濡上。杜預曰:濡水出高陽縣東北,至河間鄚縣入易水,是濡水與滹沱、滱、易互舉通稱矣。博水又東北,徐水注之,水西出廣昌縣東南大嶺下。世謂之廣昌嶺,嶺高四十餘里,二十里中委折五回,方得達其上嶺,故嶺有五回之名,下望層山,盛若蟻蛭,實兼孤山之稱,亦峻竦也。徐水三源奇發,齊瀉一澗,東流北轉徑東山下,水西有御射碑。徐水又北流西屈徑南崖下,水陰又有一碑。徐水又隨山南轉徑東崖下,水際又有一碑。凡此三銘,皆翼對層巒,岩障深高,壁立霞峙。石文云:皇帝以太延元年十二月,車駕東巡,徑五回之險邃,覽崇岸之竦峙,乃停駕路側,援弓而射之,飛矢逾於岩山,刊石用贊元功。夾碑並有層台二所,即御射處也。碑陰皆列樹碑官名。徐水東北屈徑郎山,又屈徑其山南,眾岑競舉,若豎鳥翅,立石嶄岩,亦如劍秒,極地險之崇峭。漢武之世,戾太子以巫蠱出奔,其子遠遁斯山,故世有郎山之名。山南有《郎山君碑》,事具其文。徐水又徑郎山君中子觸鋒將軍廟南,廟前有碑,晉惠帝永康元年八月十四日壬寅;發詔錫君父子,法祠其碑。劉曜光初七年,前頓丘太守郎宣,北平太守陽平邑振等,共修舊碑,刻石樹頌焉。徐水又徑北平縣,縣界有漢熹平四年幽、冀二州以戊子詔書,遣冀州從事王球,幽州從事張昭,郡縣分境,立石標界,具揭石文矣。徐水又東南流歷石門中,世俗謂之龍門也。其山上合下開,開處高六丈,飛水歷其間,南出乘崖,傾澗泄注,七丈有餘,渀盪之音,奇為壯猛,觸石成井,水深不測,素波自激,濤襄四陸,瞰之者驚神,臨之者駭魄矣。東南出山徑其城中,有故碑,是太白君碑,郎山君之元子也。其水又東流,漢光武追銅馬、五幡於北平破之於順水北,乘勝追北,為其所敗,短兵相接,光武自投崖下,遇突騎王豐,於是授馬退保范陽。順水,蓋徐州之別名也。徐水又東徑蒲城北,又東徑清苑城。又東南與盧水合,水出蒲城西,俗謂之泉頭水也。《地理志》曰北平縣有盧水,即是水也。東徑其城,又東南,左入徐水。《地理志》曰:東至高陽入博,今不能也。徐水又東,左合曹水,水出西北朔寧縣曹河澤,東南流,左合岐山之水,水出岐山,東徑邢安城北,又東南入曹河。曹水又東南徑北新城縣故城南,王莽之朔平縣也。曹水又東人於徐水。徐水又東南徑故城北,俗謂之祭隅城,所未詳也。徐水又東注博水。《地理志》曰:徐水出北平,東至高陽入於博,又東入滱、《地理志》曰:博水自望都,東至高陽入於滱是也。
又東北入於易。
滱水又東北徑依城北,世謂之依城河。《地說》無依城之名,即古葛城也。《郡國志》曰:高陽有葛城,燕以與趙者也。滱水又東北徑阿陵縣故城東,王莽之阿陸也。建武二年,更封左將軍任光為侯國。滱水東北至長城注於易水者也。
譯文
易水發源於泳郡故安縣閻鄉的西山,
易水發源於西山寬中谷,往東流經五大夫城南邊。從前北平侯王譚,不肯順從王莽政權,他的兒子王興生了五個兒子,也都跟他出來避亂,隱居這座山中。世人就把他們的舊居稱為五大夫城。潘岳《 贊》 說:五王在城中,裙帶相連,是個大族。易水又東流,左邊與子莊溪水匯合。子莊溪水發源於北方的子莊關,往南流經五公城西,拐彎流經城南。五公,就是王興的五個兒子。光武帝即位後,封他們為五侯:元才為北平侯,益才為安息侯,顯才為蒲陰侯,仲才為新市侯,季才為唐侯― 這就是所謂中山五王。民間又稱他們的居地為五公城。五大夫城和五公城方圓都有一里左右,都坐落在小山崗上,上方傾斜,下端方正,溪水往東南注入易水。易水又東流,右邊與女思谷水匯合。女思谷水發源於西南的女思澗,往東北流,注入易水,匯流處稱為三會口。易水又往東拐彎流到關門城西南一一就是昔日燕國的長城門,與樊石山水匯合。樊石山水發源於西方廣昌縣的樊石山,往東流經覆釜山下,東流注入易水。易水又往東流經燕長城,又往東流經漸離城南,這是燕太子丹設館安頓高漸離的地方。易水又往東流經武陽城南。因為易水從寬中經武夫關東流而出,於是就兼有武水之稱,所以燕國下都也就得了武陽之名了。易水左邊與濡水支流舊-道匯合。武陽大城東南的小城,就是故安縣的舊城,漢文帝把該縣封給垂相申屠嘉,立為侯國。舊城東西二里,南北一里半。高誘說:易水經故安城南城外往東流。指的就是這支水。高誘是琢郡人,他的記載是經過明確的查證的。今天水漫到城的東南角,世人又稱易水為故安河。武陽城是燕昭王所築,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因而傅逮《 述游賦》 說:出了北薊,經過良鄉,登上金台,眺望武陽,兩座城空曠遼闊,舊遺蹟渺渺茫茫。賦中寫的就是這地方。易水往東流出范陽。
往東流過范陽縣南邊,又往東流過容城縣南邊,
易水流經范陽縣舊城南邊,秦朝末年,張耳、陳余替陳勝攻占燕、趙的土地,派蒯通去遊說,首先攻下范陽。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 ) ,把范陽封給降於漢的匈奴王代,立為侯國,就是王莽時的順陰。從前慕容垂逃奔到范陽,設兵駐守,就是這地方。他本來打算到上京去,因行軍途中受阻,倉促間未能如願。易水又東流,與濡水匯合。濡水發源於故安縣西北窮獨山的南谷,東流與源泉水匯合,源泉水發源於北溪,往東南流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流經樊磚期館西邊,就是樊磚期自刻,把頭交給荊柯的地方。濡水又往東南流經荊柯館北邊,昔日燕丹採納田生的建議,尊封荊柯為上卿,在此處修建館舍安置他。兩座館舍所在的小城,溪澗曲折,泉水澄清,山高林茂,煙霧繚繞,眺望這景色,真令人心曠神怡;出家的僧道,還棲身於舊地,在山林清靜的生活中自得其樂。濡水又往東流經武陽城西北。從前曾攔河築壩,引出支流往南流入城中,流經柏家西邊。墓園的圍牆在城旁,有個水塘。四周是森嚴龐大的墓地,有如城邑。水旁有幾座陵墓,高大壯觀,望去好像青色的山丘。詢問老人,查閱史籍,卻都沒有文字記載。但按情理推想起來,應當是燕都以前的舊墳。有人說是燕的墳地,想來大概不是。濡水舊道往南流出,轉向東邊分為兩條。一條流經故安城西,傍著城牆往南流入易水。兩邊堤高岸深,左右相隔百步,有兩座釣台參差對峙,遙遙相望,風景更為秀麗。另一條往東流,注入金台阪,這片破塘東西六七里,南北五里;阪塘西北有釣台,高一丈余,方圓大約四十步,阪塘北岸十餘步有個金台,台上東西八十多步,南北稍狹。北邊有個小金台,台北又有個蘭馬台,都有幾丈高,相對並峙,十分秀麗。台左右兩邊水流相通,有長龐闊檐,盤迴曲折地披覆在水岸上。屋宇牆壁都已倒塌了,但柱礎還在,所以建築的基址和結構還可以看得出來。訪問老人,都說昭王以禮厚待賓客,廣泛招聘四方人才,如郭魄、樂毅、鄒衍、劇辛之流,還有那些求官覓職,遊說於諸侯之間的人們,都紛紛遠道而來。但昭王為防備諸侯的門客到燕國來刺探虛實,所以又修建了下都,把他們安頓在南部邊境的館舍里。老人們還說,昭王開創於前,他的兒子丹又續建於後,所以雕牆破館之間,還留有鐫刻過的殘石,雖然沒有經籍記載可相印證,但細察這裡的古蹟,似乎與歷來相傳的說法頗相符合。濡水從堰壩又往東流經紫池堡以西,轉向北流,又有渾塘溝水注入。渾塘溝水發源於遒縣西邊白馬山的南溪,往東南流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流到塞口,是古時修築石堰攔水的地方。濡水舊分支南流,注入城東大阪。破塘方圓四里,現在已經無水了。破塘內有泉水,水深不流,緊鄰著水池的北邊,俗稱聖女泉。濡水又東流,在水口接納了白楊水。白楊水發源於遒縣西山的白楊嶺下,往東南流入濡水,時人稱為虎眼泉。濡水東流,與檀水匯合。檀水發源於遒縣西北、檀山西南,南流與石泉水匯合。石泉水發源於石泉固東南角,水寬二十來步,深三丈。石泉固坐落在群山深處的平川之間,四周有山澗阻隔,澗岸高八丈有餘,底部岩石高五丈,岩上又有一層紅土,高四丈,陡峭直上,有如牆壁。澗寬四十五步。水不流到的地方,路極狹窄,容不下一輛車子,只有單人獨馬可以通過,地名叫石泉固。石泉固上古來就有一座白楊寺,寺廟裡供奉的是白楊山神。寺旁林木茂密,枝柯交錯,連片的綠蔭把陽光都遮住了。僧人法澄在上面修建了一座佛寺,就更成為修道的勝地了。
水往南流,注入檀水,所以民間有並溝之稱。水又往東南流經故安縣北邊,往南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南流,在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與易水匯合,注入巨馬水。所以《 地理志》 說:故安縣的閻鄉,易水就發源在這裡,到范陽注入濡水。闡胭也是這么說;又說:濡水與渠水匯合。許慎說:濡水注入沫水。沫水、渠水這兩個稱呼都是巨馬水的別名。但兩條易水都發源於一鄉,一同注入濡水。北易水流到琢郡范陽縣與北濡水匯合,又一起亂流注入沫水,於是北易水與諸水就都可相互通稱了。北易水往東流經容城縣老城北邊,波濤滾滾地往東流,到勃海郡平舒縣與南易水匯合。闡馳說:琢郡西部與代郡以易水為分界。這條易水是南易水,發源於代郡廣昌縣東南、郎山東北的燕王仙台東邊。仙台有三座山峰,十分高峻,峰頂上飄著雲霞,深谷中籠著煙霧,老人們說這是燕昭王求仙的地方。仙台的東面稱石虎岡。范嘩《 後漢書》 說:這裡是中山簡王焉墓穴的所在地,葬物非常豐厚,采了琢郡的山石來修築墳墓。墓道上的墓碑和石獸都是用山上的岩石雕成的,還留下兩隻石虎,因此後人就稱為石虎岡。山的東麓,就是泉源所出處,《 水經》 稱為閻鄉西山。水往東流,有毖水往南匯入,二水混契約流,俗稱雹河。司馬彪《 郡國志》 說:雹水發源於故安縣。世祖命令耿況去攻打故安西山的賊兵吳耐氫,沿雹水而上十餘營,全都擊潰,指的就是這條水。易水又往東流經孔山北麓,山下有鍾乳溶洞,洞中出產很美的石鐘乳。採石鍾乳的人打著燈籠去尋覓,入洞約一里,渡過一條潛流的地下河,不太深,人可涉水過去。洞中又奇妙地分出許多石洞,使得出入的人迷失方向,不知該往哪裡走;因此在容易迷路的地方,人們一定會留下標記,回來時才能找到出洞的通道。洞頂又有大孔,朝天敞開,所以叫孔山。易水又往東流經西故安城南,就是閻鄉城;流過送荊隆北邊。老人們說:燕丹就在這裡為荊柯餞行,因而得名,但世代久遠,也不大弄得清楚了。不過對從前留下的地名和傳聞,也不得不作此說明,以便讓後人擴大見聞。易水又東流,轉彎繞經長城西邊,又東流,往南流經武隧一縣以南、新城縣以北。《 史記》 說:趙國大將李牧攻打燕國,占領了武隧、方城,就指這兩座城。民間又把這條水叫武隧津。水北朝著長城門,稱為汾門。《 史記• 趙世家》 說:孝成王十九年(前247 ) ,趙國與燕國交換土地,把龍兌、汾門給燕,燕則把葛城、武陽給趙。汾門也叫汾水門,又稱梁門。易水往東分支流出,積成梁門破;易水又東流,梁門破水注入。這條水上口在梁門承接易水,往東流入長城,往東北流注入破中。破水在北方承接范陽破,這片破塘在范陽城西十里,方圓十五里,民間又稱為鹽台破。阪水南通梁門淀,梁門淀方圓三里。淀水往東南流,出了長城,注入易水,稱為范水。易水從這裡起,下流通稱為范水。又往東流經范陽縣老城南邊,就是應肋所說的范水之陽。易水又往東流經樊輿縣老城北邊。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 ,把樊輿封給中山靖王的兒子劉條,立為侯國。王莽改名為握符。《 地理風俗記》 說:北新城縣以東二十里有樊輿亭,是箇舊縣。易水又往東流經容城縣老城南。漢高帝六年(前201 ) ,封趙將夜於深澤;景帝中元三年(前147 ) ,把降於漢的匈奴王唯徐盧封於容城,都是侯國。王莽改名為深澤。易水又往東流,堡水注入。堅水上流,在容城縣東南承接兩個破塘,稱為大堅淀和小堅淀。水往南流,注入易水,匯流處叫堅洞口。水邊有渾堡城,易水流經城南,往東與流水匯合。所以桑飲說:易水發源於北新城西北,東流注入流水。從此以下,流水與易水都可通稱了。易水又往東流經易京以南。漢朝末年,公孫攢在薊下殺害了劉虞。當時童謠說:燕的南疆,趙的北地,唯有這裡可避亂世。公孫攢以為這地方就是易水一帶,所以從薊遷到易水邊,把他所駐的城稱為易京城,在易城以西四五里。後趙建武四年(338 ) ,石虎從遼西南下,到了易京,看到易京城牆極其堅固,就派了二萬人把它破壞了。現在城牆已經毀為平地,但城樓基址還在,高度還有四丈多。廢址上有一口井,世人稱這座城樓為易京樓,城就是公孫攢所據守的易京城。所以公孫攢給他兒子的信中說:袁氏攻城時,就像鬼神一樣,沖梯在城樓上亂舞,鼓角在地上齊鳴,說的就是這裡的城樓。易水又往東流經易縣老城南。從前燕文公遷到易縣,就是這座城。闡胭說:太子丹派荊柯去刺秦王,與知道這一密謀的賓客在易水上給他餞行。《 燕丹子》 說:荊柯動身到秦國去時,太子和知道密謀的人都穿了白衣,戴了白帽,在易水上給他送行。荊柯起身向他敬酒,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擊築,宋如意伴唱,唱到悲壯時,人們激動得頭髮直豎,把帽子都頂了起來;唱到淒哀時,人們都不禁涕淚紛紛。這次壯行處可能就是在這裡。我按古時留一下的遺蹟認為,壯行處大多是在武陽,似乎不會在這裡。漢景帝中元三年(前147 ) ,把易縣封給降於漢的匈奴王仆繼,立為侯國。
又往東流過安次縣南邊,
易水流經安次縣南邊、郭縣舊城北邊,往東流到文安縣,與淳沱河匯合。《 史記》 載,蘇秦說:燕長城以北,易水以南,指的就是這條水。所以班固、闡馴等人都把這條水叫南易水。又往東流過泉州縣南邊,往東注人大海。
《 水經》 記載易水依次所經地方,一路流去,注入大海。
滱水發源於代郡靈丘縣高氏山,
滱水就是漚夷之水,發源於靈丘縣西北的高氏山。《 山海經》 說:高氏之山,流水發源在這裡,東流注入河水。滱水往東南流,山上有摩崖石刻,題著冀州北界四字,因此人們稱這裡為石銘隆。沱水又往南流經侯塘,這是個川原名;又往東流,與溫泉水匯合。溫泉水發源於西北的暄谷,源頭的水溫熱如湯,入水沐浴,能治癒百病,因此人們稱為溫泉。溫泉水往東南流經興豆亭北面。興豆亭在南原上,亭身傾斜不正,因此世人把它稱為敲城。水從南原往東南流,注入流水。施水又東流,莎泉水注入。這條水發源於莎泉,往南流,水旁有莎泉亭;往東南流注入濃水。流水又往東流經靈丘縣舊城南,應肋說:趙武靈王葬在舊城東南二十里,所以取名靈丘縣。靈丘縣古時屬於代郡,漢靈帝光和元年( 178 ) ,中山相藏昊上奏朝廷,請求把該縣劃歸別郡。薛攢注《 地理志》 說:靈丘縣名稱在趙武靈王前就有了。又據司馬遷《 史記》 :趙敬侯九年(前378 ) ,在靈丘打敗了齊軍。這樣看來,靈丘這地名並不是由趙武靈王而來的。這與薛攢《 注》 所說一致。流水從靈丘縣往南流入山峽,峽口稱為隘門,那裡設了關隘,用來稽查過往行人。滱水流經南山,這裡高峰遮天,深溪沿著峽谷流下。沱水沿著山澗向西轉,流經御射台南邊。台在北面的山崗上,台南有一塊御射石碑。水南奇峰高入雲霄,層崖峭壁,直刺藍天。山石險峻,壁立直上。皇上的車駕常沿河來來往往,到這裡遊樂和習射。滱水往西流,又向南轉,往東彎,流經北海王詳石竭南、御射碑石柱北,然後往南流去。
往東南流過廣昌縣南邊,
滱水往東流經嘉牙川,有一條水從南邊流來注入。這條水發源於恆山北麓,由三條小水流匯合而成,流經嘉牙亭東,然後轉向北流,注入滱水。滱水北岸從山路過去,就是廣昌縣界。滱水又往東流經倒馬關,關口極深極遠。詩人詠嘆高岡崔巍,使良馬疲憊不堪;傅岩峻險,使行車受阻不前;這裡的山勢也與此相仿,因而就有倒馬關之名了。關水發源於西南的長溪下,往東北流經此關,注入滱水。滱水南邊山上的松園裡,建有帝王的御座,在東圃造了一所佛寺;東北兩面,高峰深谷連綿不絕,高入雲霞的山峰,蔭天蔽日,山間流積的水潭清澈見底,深淵也藏不住魚鱉。行旅途經此處,無不留連忘返。
又往東南流過中山郡上曲陽縣北邊,恆水從西方流來注人。
滱水從倒馬關南流,與大嶺水匯合。大嶺水發源於中山西南的大嶺下,往東北流出峽谷,峽谷右邊的山側有一座佛寺,高翹的飛檐上凌峰頂,艷麗的彩畫繪遍樑上,長溪盪著碧波,從寺院腳下蜿蜒流過,往東北流,注入滱水。惋水又轉彎往東流,與兩嶺溪水匯合。這條溪水發源於恆山北邊的山岡,往東北流經兩條山嶺間。北嶺雖然層巒高插雲霄,但不如南嶺峻峭秀麗。從滱水南岸攀登高峰,石級透迪而上,一路上七轉八彎。遍覽群山,都與這座高峰相形見細,可說也是羊腸、鄧蛛那樣的高山了。齊、宋兩朝交好期間,來往道路就是經過這裡的。兩嶺溪水往東北流,注入滱水。濃水又往東流,在左邊與懸水匯合。懸水發源於山原帕盤谷,輕流急下,在懸崖間飛瀉成一掛瀑布,高四丈余,水從山邊直灌下來,白浪洶湧,積成深潭。懸水往東南流,揚起急流,注入滱水。滱水又往東流經鴻山,世人把這裡稱為鴻頭,可能就是《 晉書• 地道記》 所說的鴻上關。關尉的治所在北平,卻把疆界劃到望都東北,距北平不遠,縣境轄地也到這裡為止了。滱水在此從左邊接納了鴻上水,這條水發源於西北近溪,往東南流注入滱水。又往東流過唐縣南邊,
滱水又往東流經左人城南。應肋說:左人城在唐縣西北四十里。縣裡有雹水,也有人稱為唐水。唐水發源於中山城以西偏北處,城內有一座小山,坐落在城西側,山形尖削聳立,有如一堆積粟。《 地道記》 所說的望都縣有委粟關,可能就指這裡。因為山在城中,所以民間又稱此城為中山城,又因城中有唐水,所以又稱城為廣唐城。《 中山記》 稱為中人城,又稱鼓聚,這實在是極大的錯誤。又說城中有山,所以稱為中山,是中山郡的治所。京相潘說:今天中山望都以東二十里有舊中人城。望都城東有一座城叫堯姑城。本來沒有流傳過中人城之名,京相潘卻以為叫中人城,不知到底有何依據。《 中山記》 所說的中人城,城東距望都舊城十餘里,二十里則不到,但卻不在望都以東。縱觀各種木同說法,都有錯誤的地方。今天這座城在盧奴城北偏西六十里,城的西北是源頭所出處,往西流經郎山以北,郎、唐讀音相近,雹水兼有唐水之稱,實際上就是由此而來的。唐水往西流經左人亭,注入滱水。滱水又往東流,在左邊匯合了一條水,這條水發源於中山城北邊的郎阜下,也稱唐水。但此水並不在城的西邊,民間也稱雹水,這條水又兼有兩個名稱了,往西南流,注入滱水。這些情況都不大清楚,無非錄以存疑罷了。滱水又往東流,恆水從西方流來注入,從這裡開始到下游,沱水又兼有恆川的通稱了。《 禹貢》 所說的恆水、衛水都已疏導入海,這裡的恆水就指這條水。滱水又往東流,在右邊接納了馬溺水。馬溺水發源於上曲陽城東北的馬溺山,往東北流經伏亭。《 晉書• 地道記》 說:望都縣有個馬溺關。《 中山記》 說:八渡、馬溺,都是山彎里的險要之處,兩個關口地勢相接,說不定此城就是當年關尉的治所。但異名的由來卻不清楚。馬溺水又往東流注入滾水。惋水又往東流經中人亭南,《 春秋左傳》 :昭公十三年(前529 ) ,晉國的荀吳率軍侵入鮮虞,到了中人,帶回了很多戰利品。沱水又往東流經京丘北邊,民間稱為京陵,這裡南與漢中山頃王陵相對,滱水北與君子岸相對,岸上有哀王的兒子憲王的陵墓,土坎下有泉源,積聚成水潭,因而又稱泉上岸。滱水又往東流經白土以北,南邊就是靖王兒子康王的陵墓,這三座墳墓並列在一起。滱水又往東流經樂羊城北邊。《 史記》 說:魏文侯派樂羊滅了中山,樂羊城是在中山舊城上建造的,因而得名。惋水又往東流經唐縣舊城南邊。這兩座城都在施水以北,所以《 水經》 說,滱水流過唐縣南邊。城西又有一條水,發源於縣城西北平地上,泉水從地下湧出,民間也稱為唐水,往東流到唐城西北角,築堰攔河形成一個湖泊,俗稱唐池。水面上蓋滿了紅荷綠葉,人們常會聚在湖上嬉遊,這確是個風景佳勝之地。湖水往南流入小溝,往下注入滱水,這條水從上到下,又都兼有唐川之名了。應肋《 地理風俗記》 說:唐縣西四十里有中人亭。現在試取此城作為中人鄉,距縣城也正好是四十里。唐水在西北邊注入惋水,也與應韻的記載相符。又有人說堯山在南,但南邊卻沒有什麼山,可見是弄錯的。闡馴的《 十三州志》 說:中山國都在盧奴,唐縣舊城在國都北方七十五里。闡胭說在北方卻不對。《 史記》 說:帝譽死後,帝堯興起,開始時封於唐。望都縣在南邊,今天唐城南與盧奴舊城相對,除此之外,再也沒有相應的城了。考古可以知今,記載與實際情況完全對不上,民間說的望都舊城距中山城約八十多里,此城距中山城約七十里,根據距離推測,應該是唐城。唐城北距堯山五里,與上文市瞬七十五里的說法相符。那么民間所謂都山,也就是堯山了,其坐落位置則在唐城東北的望都邊界上。皇甫謐說:堯山又名豆山。今天這座山在唐城以北偏東,山勢高峻,孤峰獨上,如虎牙矗立。山南有堯廟,堯曾登過這座山。《 地理志》 說:堯山在城南。今天考察此城南邊,卻沒有相應的山,所以先後許多記述山水的學者,都認為《 地理志》 的說法有誤。另據民間相傳,以為唐城就是望都城,但此城以北卻沒有其他的城,假如說有,也是相距遙遠,山河的地形與古人說的全然相反,民間流傳的說法也是謬誤的。此城西北,豆山西麓,有一條水源,往東北流經豆山下,與蘇水匯合,亂流轉注,往東流入沱水。這條水難道就是唐水嗚?這也不大清楚。此外,此城南面偏東十餘里,有座城,民間稱為高昌縣城,也就是望都舊城吧。高昌縣在唐縣南邊。皇甫謐說:兩縣相距五十里。現在經核實,兩城相距只有十五里,那么書上的記載是錯誤的。此城東邊,有一座山孤零零地聳立著,世人因為此山不與別的山相連,所以取名為孤山,孤、都讀音相近,可能就是所謂都山了。《 帝王世紀》 說:堯的母親慶都居住在這裡,因此取縣名為望都。張晏說:堯山在北,堯母慶都山在南,登上堯山就能望見都山,所以就以望都縣為名。唐城就是中山城,是武公的國都,武公與周王同姓。周王朝衰落後,國家受到北方赤狄的侵猶,當時齊桓公稱霸諸侯,確立封疆加以治理,他派管仲去抗擊戎狄,築城鞏固邊防。後來桓公不理朝政,周王問太史余說:今天的諸侯,哪個將首先滅亡?太史余答道:上天生了人又使他們各有所別,就是為了使他們與禽獸不同。今天中山的君主昏庸淫樂,縱慾無度,中山也許會先亡。兩年以後,中山果然被滅。魏文侯把中山舊地封給太子擊。漢高祖則在此設立中山郡,景帝三年(前154 )立為王國,王莽改名為常山。北魏皇始二年(397 ) ,攻破中山,設立了安州,北魏天興三年(400 ) ,改名為定州,州治設在滱水南的盧奴縣舊城。從前耿伯昭就是在這裡投奔世祖的。施水右邊有盧水注入。盧水上源承接城內的黑水池。《 地理志》 說:盧水發源於北平。我懷疑這太遠了;闡駒、應肋也都這么說。我按盧奴城內西北角有一窪積水,深而不流,南北一百步,東西百餘步,水色烏黑,俗稱黑水池。有人說水呈黑色叫盧,靜止不流叫奴,盧奴城是因水而得名的。池水東北角,水邊有漢中山王故宮,殿堂台榭都按皇朝國都的規格修建,國王很據傲,為了顯示自己的尊貴,建築得甚至更為壯麗。起初造了兩座宮,開了四門,穿過北城,用石頭砌成下水道,引水通入城中,又造了魚池、釣台和觀看騎術表演的樓閣。這些建築因年代久遠都已塌毀了,但遺基還在,今天都填土加高,建了佛寺。池的周圍,是密集的居民區,房屋破陋,骯髒不堪,而泉流卻仍未斷絕。到了後趙石虎建武七年(341 ) ,派遣北中郎將修築小城,興建北榭,建造宮殿。後燕也沿用這座舊宮,在中山建都,在小城南面,又加建隔城,重修宮觀,今天這些建築還保留著舊時的規制。從漢代到燕,池水都是經下水道而流的,下水道塌毀以後,池水的通道也斷了,水從地下潛流出城,積水稍稍上漲時,一縷細流就往東北注入惋水。滱水又往東流經漢哀王陵北,共有兩座墳,因此人們稱為兩女陵,其實不是。哀王是靖王的孫子、康王的兒子。惋水又往東流,在右邊與長星溝匯合,長星溝發源於上曲陽縣西北的長星諸。諸水往東流,又與洛光水匯合。洛光水源出洛光溝,往東流入長星水,往東亂流經恆山下廟北邊。漢朝末年天下大亂,山路不通。從前這裡有下階神殿,中世以來,每年都在這裡祭祀。晉、魏時改建,有東西兩廟,廟前立著石碑石網,壇場上柏樹成行。洛光水又往東流經一上曲陽縣舊城北邊,這裡原是掌管政務及各方諸侯的四岳十二牧聚會住宿的城邑‘古時天子出來巡視,常在每年十一月到北苦,山下有隨從諸侯的湯沐邑,以便他們戒齋沐浴,潔淨身心。周昭王南征未歸,巡狩的禮儀也廢了,但城牆還在。秦時廢井田,就在那裡立縣。縣城在山曲南邊,所以叫曲陽,因為有下曲陽,所以這裡就叫上曲陽了。王莽時叫常山亭。洛光水又往東南流,胡泉水注入。胡泉水上源承接胡泉,流經上曲陽縣南邊,又往東流經平樂亭北邊,在左邊與長星少!!匯合;往東南流經盧奴城南,又往東北流,左岸, 有張氏墓,墳前有漢上谷太守議郎張平仲碑,光和年間(178 ? 183 )立。長星川又往東北流,與沱水匯合,此渠有時無水,有時通水,不是長流不斷的。
又往東流過安息縣南邊,
安息縣過去叫安險縣。這裡地勢險惡,有如井隆、三塗那樣的險道。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 ,把這地方封給中山靖王的兒子劉應,立為侯國;王莽改名為寧險,漢章帝又改為安息。《 中山記》 說:縣在唐水的水灣上,山高岸險,因而稱為安險;以後城富民安,改為安息。前秦建元年間(365 ? 384 ) ,唐水泛漲,高岸崩塌,城角下有成堆的大木材,縱橫交錯,有如樑柱。後燕初年,這些木材還在,但不知是哪裡來的。我查閱過從前的記載,想弄清這個間題,大概當初這裡發過山洪,漂下大木筏,堆在這地方,後來沙土淤積,變成了陸地,又興工築起城來。因為木材埋在地下,所以能經久不腐。滱水又往東流經鄉城北邊,這裡從前是盧奴縣的一個鄉。《 中山記》 說:盧奴縣有三個鄉,這是其中之一,後來又改屬安息縣。外城南有漢明帝時孝子王立的墓碑。
又往東流過安國縣北邊,
滱水流經安國縣東邊,分為兩條。一條支流往東南流經解讀亭南邊。漢順帝陽嘉元年(132 ) ,把河間孝王的兒子劉淑封於解讀亭,立為侯國。他的孫子劉宏就是後來的靈帝。這條支流又往東南流經任丘城南邊,又往東南流經安郭亭南邊。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 ) ,把這地方封給中山靖王的兒子劉傳富,立為侯國。又往東南流,最後注入淖沱河。滱水又往東北流經解讀亭北邊,然後往東北流去。
又往東流過博陵縣南邊,
滱水往東北流經氫吾縣舊城南邊,《 地理風俗記》 說:氫吾縣是過去饒陽的下鄉,從河間郡分出,屬博陵郡。漢安帝元初七年( 120 ) ,封河間王劉開的兒子劉翼為都鄉侯,順帝永建五年( 130 ) ,改為侯國。滱水又往東北流經博陵縣舊城南邊,就是古時的陸成。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 ) ,把這地方封給中山靖王的 如子劉貞,立為侯國。《 地理風俗記》 說:博陵縣就是《 史記》 的蠢吾舊縣。漢質帝本初元年(146 ) ,因質帝繼承孝沖帝為帝,追尊父親的翼陵為博陵,所以把博陵作為縣名,後來又設郡。漢末,又把郡治遷回安平縣,晉泰(太)始年間(265 一274 )重又設郡。現在稱此城為野城。滱水又往東北流經侯世縣舊城南邊,又往東北流經陵陽亭東邊,又往北流,左邊與博水匯合。博水發源於望都縣,往東南流經舊城南邊,王莽改名為順調。博水又往東南流,潛入地下;接著又往東南沿著水道重新冒出,往東南流經三梁亭南邊,這地方可能就是古時的勺梁。《 竹書紀年》 說:燕軍進攻趙國,把濁鹿圍困起來,趙武靈王和代人去援救濁鹿,在勺梁擊敗燕軍。現在廣昌東嶺以東有一座山,俗稱濁鹿邏,離濁鹿城不遠,地勢相鄰,推想起來也許就是當年的勺梁,不知對否。博水又往東南流經毀梁亭南,又往東流經陽城縣,散溢為湖澤,湖水上漲時,方圓數里,不但盛產香蒲和竹筍,而且菱角和蓮藕也特別多。那些扎著雙角的可愛兒童和年少哥兒,有的獨自劃著名小舟采菱,有的幾隻船一起折菱,他們向著這三月陽春而歡唱,深深地愛著這悠悠碧水,采菱的人們不感到疲倦,歌唱的人們吐出悠揚的清音,那時路過此處的行人,對著此情此景,他鄉羈旅的心情,也會得到慰藉了。人們稱此湖為陽城淀。陽城縣舊城就在附近的西北方,湖也因而得名了。《 郡國志》 說:蒲陰縣有陽城。而現在陽城在縣城東南三十里。湖水又潛入地下沿水道而流,轉到清梁亭西北,重又湧出地面。博水又往東流經白堤亭南邊,又往東流經廣望縣舊城北邊。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 ) ,把這地方封給中山靖王的兒子劉忠,立為侯國。博水又往東流,與倔溝匯合。倔溝上源承接清梁阪。溝水又往北流經清涼城東邊,也就是將梁,漢武帝元朔二年,把這地方封給中山靖王的兒子劉朝平,立為侯國。溝水往東北注入博水。博水又往東北流,濡水從左邊注入。濡水發源於蒲陰縣以西的昌安郭南邊。《 中山記》 說:昌安郭東有舜氏甘泉,還有舜和二妃祠。查閱各種傳記,都沒有提到這地方。年代太久遠了,於是各種傳說也就產生了。濡水從源頭往東流經舊縣城南,奔騰曲折,急流卷著漩渦,彎曲回流處很多,因而也叫曲逆水。張晏說:濡水在城北拐彎向西流,因而得名,於是縣也因水而名為曲逆縣了。《 春秋左傳》 :哀公四年(前491 )夏,齊國攻打晉國,奪取了曲逆,就是這地方。漢高帝去打韓王信,從代出發途經曲逆,登上城頭,望見城內房屋很多,說道:好大的城啊!我走遍天下,所見大城只有洛陽和這裡了。於是下詔封陳平為曲逆侯。王莽改名為順平。濡水又往東流與蘇水匯合。蘇水發源於縣城西南近處山中,往東北流經堯姑亭南邊,又往東流經該縣,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流,到藏水口接納了蒲水。蒲水發源於西北方的蒲陽山,往西南流,積成深潭,水潭東西一百步,南北百餘步,深不可測。蒲水又往東南流,水旁有個古神祠,人們稱為百祠,也叫蒲上祠,這也不大清楚。蒲水又往南流經陽安亭東邊。《 晉書• 地道記》 說:蒲陰縣有陽安關,是陽安關都尉的治所,民間稱這一帶的平川為陽安擴。蒲水又往東南流經陽安擴,經陽安關下,把關前的高地叫唐頭坂。蒲水出關往北流,又往東流經夏屋舊城,城很堅固,極其險要。《 竹書紀年》 說:魏國殷臣、趙國公孫哀討伐燕國,回來時奪取了夏屋,修築了曲逆城。舊城東側,利用曲折的地勢和城牆又築了一座城,世人稱為寡婦城。賈復在北平隨從光武帝追擊銅馬、五蟠二軍時築了此城。世俗音訛,因而把賈復城說成寡婦城了。蒲水又往東南流經蒲陰縣舊城北邊,《 地理志》 說:城在蒲水之南。漢章帝章和二年(88 )巡視北嶽,以為曲逆這地名不好,於是就因水改名為蒲陰。蒲水在右邊與魚水匯合。魚水發源於北平縣西南的魚山,山上有巨石,形狀像大魚,水源從石下流出,因而民間就按物象來命名。魚水又往東流,注入蒲水,蒲水又往東注入濡水。因此《 地理志》 說:蒲水、蘇水都從縣東注入濡水。濡水又往東北流經樂城南,又往東注入博水,自此以下,博水也兼稱濡水了。《 春秋》 :昭公七年(前535 ) ,齊國與燕國在濡上會盟。杜預說:濡水發源於高陽縣東北,流到河間郭縣注入易水,於是濡水與淖沱、沱、易諸水都可互相通稱了。博水又往東北流,徐水注入。徐水發源於西方廣昌縣東南的大嶺下,民間稱為廣昌嶺。嶺高四十餘里,攀登到二十里時,曲曲折折,要轉五個彎才能到達嶺上,因此又名五回嶺。從嶺上俯眺重山,重重疊疊就像蟻穴一般,而這座峰嶺卻高高聳立,於是又兼有孤山之稱。徐水有三處源頭,一齊瀉入一條山澗,東流北轉,流經東山下,水西有御射碑。徐水又北流西曲,流經南崖下,水南又有一座石碑。徐水又隨著山勢南轉,流經東崖下,水邊又有一座石碑。這三座石碑都對立在兩側重疊的山嶺上,岩壁高聳,上接雲霞。石碑上刻著:皇帝在太延元年(435 )十二月,車駕東巡,途經險峻的五回嶺,看到崖岸巍然聳峙,於是停車路旁,彎弓搭箭向山崖射去,那箭高高地飛過山岩頂上,因而刻石稱頌這一偉大事跡。三碑之間夾著兩座層台,就是當年皇上射箭的地方。石碑背面都刻著立碑者的官名。徐水往東北轉彎流經郎山,又轉彎流經山南。
無數尖尖的山峰競相高聳,就像鳥兒豎著翅膀,直立的蠕岩仿佛出鞘的劍端,地勢真是險峻高峭極了。漢武帝時代,決太子因以巫術害人之罪逃跑,他的兒子遠逃到這座山中,因此得了郎山之名。山南有郎山君碑,碑文記載了這件事。徐水又流經郎山君次子觸鋒將軍廟南,廟前有塊石碑,晉惠帝永康元年(291 )八月十四日壬寅,下詔賜郎山君父子建祠,建了這塊碑。劉暇光初七年( 324 ) ,原頓丘太守郎宣、北平太守陽平、邑振等人,共同整修舊碑,刻石作頌。徐水又流經北平縣,縣界有界碑,是漢息平四年( 175 )所立。幽、冀二州遵照戊子日頒發的詔書,派了冀州從事王球、幽州從事張昭,去解決郡縣分境的爭端,於是立碑標界,將此事刻子碑上。徐水又往東南流經石門中,民間稱為龍日。這座山上合下開,開口處高六丈,水流從石門間飛速地南流而出,循著山崖下瀉七丈余,注入山澗,狂濤衝擊之聲雄豪威猛,在岩石間沖蝕成潭,深不可測,激起一片白浪,湧上了四岸。身臨高岸俯視底下,不禁會膽戰心驚,栗然生畏。水往東南流出山間,流經城中,有一座古碑叫伏白君碑― 太白君是郎山君的長子。水又往東流,漢光武帝在北平追擊銅馬軍和五蟠軍,就在順水以北打敗了他們,於是乘勝追擊,卻反而被他們打敗。兩軍短兵相接,光武帝慌忙跳到崖下,幸好碰到衝出敵陣的王豐,把馬讓給他騎,退回范陽堅守。順水就是徐州的別名。徐水又往東流經蒲城以北,又往東流經清苑城,又往東南與盧水匯合。盧水發源於蒲城以西,俗稱泉頭水。《 地理志》 說:北平縣有盧水,就是這條水。盧水往東流經城中,又往東南流,向左注入徐水。《 地理志》 說:往東流到高陽注入博水,現在水卻流不到高陽了。徐水又往東流,左邊與曹水匯合。曹水發源於西北方寧朔縣的曹河澤,往東南流,左邊與岐山之水匯合。岐山之水發源於岐山,往東流經邢安城北邊,又往東南流入曹河。曹水又往東南流經北新城縣老城南,就是王莽的朔平縣。曹水又往東注入徐水。徐水又往東南流經老城北邊,俗稱祭隅城,也不知城名是怎樣來的。徐水又往東注入博水。《 地理志》 說:徐水發源於北平,往東流到高陽,注入博水;又往東流,注入惋水。《 地理志》 說:博水從望都往東流,到高陽注入滱水。
又往東北注人易水。
滱水又往東北流經依城北邊,世人稱為依城河。《 地說》 中沒有依城的地名,其實就是古代的葛城。《 郡國志》 說:高陽有葛城,燕把此城讓給趙國。滱水又往東北流經阿陵縣老城東邊,就是王莽的阿陸。建武二年(26 ) ,改封給左將軍任光,立為侯國。滱水往東北流,到長城注入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