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四

作者:酈道元

又南過河東北屈縣西,河水南徑北屈縣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風山,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習常不止,當其沖飄也,略無生草,蓋常不定,眾風之門故也。風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門山。《山海經》曰:孟門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黃堊、涅石。《淮南子》曰:龍門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大溢逆流,無有丘陵,高阜滅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故《穆天子傳》曰:北登孟門,九河之隥。孟門,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河之巨阨,兼孟門津之名矣。此石經始禹鑿,河中漱廣,夾岸崇深,傾崖返捍,巨石臨危,若墜復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沖,素氣雲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其水尚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贔怒,鼓若山騰,浚彼頹疊,迄於下口。方知慎子下龍門,流浮竹,非駟馬之追也。又有燕完水注之,異源合舍,西流注河。河水又南得鯉魚,歷澗東入,窮溪首便其源也。《爾雅》曰:鱔,鮪也。出鞏穴,三月則上渡龍門,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額而還。非夫往還之會,何能便有茲稱乎?河水又南,羊求水入焉。水東出羊求川,西徑北屈縣故城南。城,即夷吾所奔邑也,王莽之朕北也。《汲郡古文》曰:翟章救鄭,次於南屈。應劭曰:有南,故加北。《國語》曰:二五言於獻公曰:蒲與二屈,君之疆也。其水西流,注於河。河又南為採桑津。《春秋》僖公八年,晉里克敗狄於採桑是也。赤水出西北罷谷川東,謂之赤石川,東入於河。河水又南合蒲水。西則兩源並發,俱導一山,出西河陰山縣,王莽之山寧也。陰山東麓,南水東北與長松水合,水西出丹陽山東,東北流,左入蒲水,蒲水又東北與北溪會,同為一川,東北注河。河水又南,丹水西南出丹陽山,東北徑冶官東。俗謂之丹陽城,城之左右,猶有遺銅矣。其水東北會白水口,水出丹山東,而西北注之,丹水又東北入河。河水又南,黑水西出丹山東,而東北入於河。河水又南至崿谷,傍谷東北窮澗,水源所導也,西南流注於河。河水又南,洛水自獵山枝分東派,東南注於河。昔魏文侯築館洛陰,指謂是水也。

又南過皮氏縣西,皮氏縣,王莽之延平也,故城在龍門東南,不得延徑皮氏,方屆龍門也。又南出龍門口,汾水從東來注之。

昔者大禹導河積石,疏決梁山,謂斯處也。即《經》所謂龍門矣。《魏土地記》曰:梁山北有龍門山,大禹所鑿,通孟津河口,廣八十步,岩際鐫跡,遺功尚存。岸上並有廟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滅,不可復識,一碑是太和中立。《竹書紀年》,晉昭公元年,河赤於龍門三里。梁惠成王四年,河水赤於龍門三日。京房《易妖占》曰:河水赤,下民恨。河水又南,右合暢谷水,水自溪東南流,徑夏陽縣西北,東南注於河。河水又南徑梁山原東。原自山東南出至河,晉之望也,在馮翊夏陽縣之西北,臨於河上。山崩,壅河三日不流,晉侯以問伯宗,即是處也。《春秋穀梁傳》曰:成公五年,梁山崩,遏河水,三日不流。召伯尊遇輦者不避,使車右鞭之。輦者曰:所以鞭我者,其取道遠矣。伯尊因問之,輦者曰:君親縞素,率群臣哭之,斯流矣。如其言而河流。河水又南,崿谷水注之,水出縣西北梁山,東南流,橫溪水注之。水出三累山,其山層密三成,故俗以三累名山。案《爾雅》,山三成為崑崙丘。斯山豈亦崑崙丘乎?山下水際,有二石室,蓋隱者之故居矣。細水東流,注於崿谷。側溪山南有石室,西面有兩石室,北面有二石室,皆因阿結牖,連扃接闥,所謂石室相距也。東廂石上,猶傳杵臼之跡,庭中亦有舊宇處,尚仿佛前基;北坎室上,有微涓石溜,豐周瓢飲,似是棲游隱學之所。昔子夏教授西河,疑即此也,而無以辨之。溪水又東南徑夏陽縣故城北,故少梁也。秦惠文王十一年,更從今名矣。王莽之冀亭也。其水東南注於河。昔韓信之襲魏王豹也,以木罌自此渡。河水又南,右合陶渠水,水出西北梁山,東南流徑漢陽太守殷濟精廬南,俗謂之子夏廟。陶水又南徑高門南,蓋層阜墮缺,故流高門之稱矣。又東南徑華池南。池方三百六十步,在夏陽城西北四里許。故司馬遷《碑文》云:高門華池,在茲夏陽。今高門東去華池三里。溪水又東南徑夏陽縣故城南。服虔曰:夏陽,虢邑也,在太陽東三十里。又歷高陽宮北,又東南徑司馬子長墓北。墓前有廟,廟前有碑。永嘉四年,漢陽太守殷濟瞻仰遺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樹桓。《太史公自敘》曰:遷生於龍門。是其墳墟所在矣。溪水東南流入河。昔魏文侯與吳起浮河而下,美河山之固,即於此也。河水又南,徐水注之。水出西北梁山,東南流徑漢武帝登仙宮東,東南流,絕強梁原。右徑劉仲城北,是漢祖兄劉仲之封邑也。故徐廣《史記音義》曰:陽,國名也,高祖八年,侯劉仲是也。其水東南徑子夏陵北,東入河。河水又南徑子夏石室東,南北有二石室,臨側河崖,即子夏廟室也。

又南過汾陰縣西,河水東際汾陰脽。縣故城在脽側,漢高帝六年,封周昌為侯國。《魏土地記》曰:河東郡北八十里有汾陰城,北去汾水三里,城西北隅曰脽丘,上有后土祠。《封禪書》曰元鼎四年,始立后土祠於汾陰脽丘是也。又有萬歲宮,漢宣帝神爵元年幸萬歲宮,東濟大河,而神魚舞水矣。昔趙簡子沉欒徼於此,曰:吾好聲色,而是子致之;吾好士,六年不進一人,是長吾過而黜吾善,君子以為能譴矣。河水又徑陽城東。周威烈王之十七年,魏文侯伐秦至鄭,還築汾陰脽陽,即此城也。故有莘邑矣,為太姒之國。《詩》云:在之陽,在渭之涘。又曰:纘女維莘,長子維行。謂此也。城北有瀵水,南去二水各數里,其水東徑其城內,東入於河。又於城內側中,有瀵水東南出城,注於河。城南又有瀵水,東流注於河。水南猶有文母廟,廟前有碑,去城十五里。水,即水也,縣取名焉。故應劭曰:在水之陽也。河水又南,瀵水入焉。水出汾陰縣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平地開源,濆泉上涌,大幾如輪,深則不測,俗呼之為瀵魁。古人壅其流以為陂水,種稻,東西二百步。南北百餘步,與陽瀵水夾河,河中渚上,又有一瀵水,皆潛相通。故呂忱曰:《爾雅》,異出同流為瀵水。其水西南流,歷蒲坂西,西流注於河。河水又南徑陶城西。舜陶河濱,皇甫士安以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定山不遠,或耕或陶,所在則可,何必定陶,方得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稱,蓋從此始之。南對蒲津關。汲冢《竹書紀年》,魏襄王七年,秦王來見於蒲坂關,四月,越王使公師隅來獻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萬,犀角、象齒焉。

又南過蒲坂縣西,《地理志》曰:縣,故蒲也。王莽更名蒲城。應劭曰:秦始皇東巡,見有長坂,故加坂也。孟康曰:晉文公以賂秦。秦人還蒲於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曰蒲反也。薛瓚注《漢書》曰:《秦世家》以垣為蒲反。然則本非蒲也。皇甫謐曰:舜所都也。或言蒲坂,或言平陽及潘者也。今城中有舜廟,魏秦州刺史治。太和遷都罷州,置河東郡,郡多流雜,謂之徙民。民有姓劉名墮者,宿擅工釀,采挹河流,醞成芳酎,懸食同枯枝之年,排於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漿焉,別調氛氳,不與他同,蘭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貢,選最佳酌矣。自王公庶友,牽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顧,思同旅語。索郎反語為桑落也,更為籍征之雋句,中書之英談。郡南有歷山,謂之歷觀。舜所耕處也,有舜井。媯、汭二水出焉,南曰媯水,北曰媯水,西徑歷山下,上有舜廟。周處《風土記》曰:舊說,舜葬上虞。又《記》云:耕於歷山。而始寧、剡二縣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樹,吳、越之間,名柞為櫪,故曰歷山。余案周處此志為不近情,傳疑則可,證實非矣。安可假木異名,附山殊稱,強引大舜,即比寧壤,更為失志記之本體,差實錄之常經矣。歷山、媯、汭,言是則安,於彼乖矣。《尚書》所謂釐降二女於媯汭也。孔安國曰:居媯水之內。王肅曰:媯汭,虞地名。皇甫謐曰:納二女於媯水之汭,馬季長曰:水所出曰汭。然則汭似非水名,而今見有二水異源同歸,渾流西注入於河。河水南徑雷首山西,山臨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書》所謂壺口雷首者也。俗亦謂之堯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堯城。闞駰曰:蒲坂,堯都。按《地理志》曰:縣有堯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事有似而非,非而似,千載吵邈,非所詳耳。又南,涑水注之,水出河北縣雷首山。縣北與蒲坂分,山有夷齊廟。闞駰《十三州志》曰:山,一名獨頭山,夷齊所隱也。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攢茂丘阜,俗謂之夷齊墓也。其水西南流,亦曰雷水。《穆天子傳》曰:壬戌,天子至於雷首,犬戎胡觴天子於雷首之阿,乃獻良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於雷水之於是也。昔趙盾田首山,食祁彌明翳桑之下,即於此也。涑水又西南流,注於河,《春秋左傳》謂之涑川者也,俗謂之陽安澗水。

又南至華陰潼關,渭水從西來注之。

汲郡《竹書紀年》曰:晉惠公十五年,秦穆公帥師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春秋左氏》僖公二十四年,秦伯納之,及河,子犯以壁授公子曰:臣負羈縱,從君巡於天下,臣之罪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璧於此。子推笑曰:天開公子,子犯以為功,吾不忍與同位,遂逃焉。河水歷船司空,與渭水會。《漢書。地理志》:舊京兆尹之屬縣也。左丘明《國語》云:華岳本一山當河,河水過而曲行,河神巨靈,手盪腳踏,開而為兩,今掌足之跡,仍存華岩。《開山圖》曰:有巨靈胡者,遍得坤元之道,能造山川,出江河,所謂巨靈贔屭,首冠靈山者也。常有好事之士,故升華岳而觀厥跡焉。自下廟歷列柏南行十一里,東回三里,至中祠,又西南出五里,至南祠,謂之北君祠,諸欲升山者,至此皆祈請焉。從此南入谷七里,又屆一祠,謂之石養父母,石龕、木主存焉。又南出一里,至天井,井裁客人,穴空,迂迴頓曲而上,可高六丈余。山上又有微涓細水,流入井中,亦不甚沾人。上者皆所由陟,更無別路,欲出井望空,視明如在室窺窗也。出井東南行二里,峻坂斗上斗下,降此坂二里許,又復東上百丈崖,升降皆須扳繩挽葛而行矣。南上四里,路到石壁,緣旁稍進,徑百餘步。自此西南出六里,又至一祠,名曰胡越寺,神像有童子之容,從祠南歷夾嶺,廣裁三尺余,兩箱懸崖數萬仞,窺不見底,祀祠有感,則雲與之平,然後敢度,猶須騎嶺抽身,漸以就進,故世謂斯嶺為搦嶺矣。度此二里,便屆山頂。上方七里,靈泉二所:一名蒲池,西流莊於澗;一名太上泉,東注澗下。上宮神廟近東北隅,其中塞實雜物,事難詳載。自上富東北出四百五十步,有屈嶺,東南望巨靈手跡,惟見洪崖、赤壁而已。都無山下上觀之分均矣。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濩水注之,水出松果之山。北流徑通谷,世亦謂之通谷水,東北注於河,《述征記》所謂潼谷水者也。或說因水以名地也。河水自潼關東北流,水側有長坂,謂之黃巷坂。坂傍絕澗,陟此坂以升潼關,所謂溯黃巷以濟潼矣。歷北出東崤,通謂之函谷關也。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澗道之峽,車不方軌,號曰天險。故《西京賦》曰:岩險周固,衿帶易守,所謂秦得百二,併吞諸侯也。是以王元說隗囂曰:請以一丸泥,東封函谷關,圖王不成,其弊足霸矣。郭緣生《記》曰:漢末之亂,魏武征韓遂、馬超,連兵此地。今際河之西,有曹公壘。道東原上,雲李典營。義熙十三年,王師曾據此壘。《西征記》曰:沿路逶迆,入函道六里,有舊城,城周百餘步,北臨大河,南對高山。姚氏置關以守峽,宋武帝入長安,檀道濟、王鎮惡,或據山為營,或平地結壘,為大小七營,濱帶河險,姚氏亦保據山原陵阜之上,尚傳故跡矣。關之直北,隔河有層阜,巍然獨秀,孤峙河陽,世謂之風陵。戴延之所謂風塠者也。南則河濱姚氏之營,與晉對岸。河水又東北,玉澗水注之,水南出玉溪,北流徑皇天原西。《周固記》:開山東首上平博,方可里余,三面壁立,高千許仞,漢世祭天於其上,名之為皇天原。上有漢武帝思子台。又北徑闅鄉城西。《郡國志》曰:宏農湖縣有闅鄉。世謂之闅鄉水也。魏尚書僕射闅鄉侯河東衛伯儒之故邑。其水北流注於河。河水又東徑闅鄉城北,東與全鳩澗水合,水出南山,北徑皇天原東。《述征記》曰:全節,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矣。《西征賦》曰:鹹征名於桃原者也。《晉太康地記》曰:桃林在闅鄉南谷中。其水又北流注於河。

又東過河北縣南,縣與湖縣分河。蓼水出襄山蓼谷,西南注於河。河水又東,永樂澗水注之,水北出於薄山,南流徑河北縣故城西。故魏國也。晉獻公滅魏,以封畢萬。卜偃曰:魏大名也,萬後其昌乎?後乃縣之,在河之北,故曰河北縣也。今城南、西二面並去大河可二十餘里,北去首山十許里,處河山之間,土地迫隘,故《魏風》著《十畝》之詩也,城內有龍泉,南流出城,又南,斷而不流。永樂溪水又南入於河。余按《中山經》,即渠豬之水也。太史公《封禪書》稱,華山以西名山七,薄山其一焉。薄山,即襄山也。徐廣曰:薄坂縣有襄山。《山海經》曰:蒲山之首,曰甘棗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河。東則渠豬之山,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河。如準《封禪書》,二水無西南注河之理。今診蓼水,川流所趣,與共水相扶,永樂溪水導源注於河,又與渠豬勢合。蒲山統目總稱,亦與襄山不殊。故揚雄《河東賦》曰:河靈矍踢,掌華蹈襄。注云:襄山在潼關北十餘里。以是推之,知襄山在蒲坂溪水,即渠豬之水也。河水自河北城南,東徑芮城。二城之中,有段乾木冢。於木,晉之賢人也,魏文侯過其門,式其廬,所謂德尊萬古,芳越來今矣。汲冢《竹書紀年》曰:晉武公元年,尚一軍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匪直大荔,故芮也,此亦有焉。《紀年》又云:晉武公七年,芮伯萬之母芮姜逐萬,萬出奔魏。八年,周師、虢師圍魏,取芮伯萬而東。九年,戎人逆芮伯萬於郊。斯城亦或芮伯之故畫也。河水右會槃澗水,水出湖縣夸父山,北徑漢武帝思子宮歸來望恩台東,又北流入於河。河水又東徑湖縣故城北。昔范叔入關,遇穰侯於此矣。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廣圓三百仞。武王伐紂,天下既定,王巡岳瀆,放馬華陽,散牛桃林,即此處也。其中多野馬,造父於此得驊騮、綠耳、盜驪之乘,以獻周穆王,使之馭以見西王母。湖水又北徑湖縣東,而北流入於河。《魏土地記》曰:宏農湖縣有軒轅黃帝登仙處。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有龍垂胡於鼎,黃帝登龍,從登者七十人,遂升於天。故名其地為鼎胡。荊山在馮翊,首山在蒲坂,與湖縣相連。《晉書地道記》、《太康記》並言胡縣也。漢武帝改作湖。俗雲黃帝自此乘龍上天也。《地理志》曰:京兆湖縣有周天子祠二所,故曰胡,不言黃帝升龍也。《山海經》曰: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柟,多竹箭,其陽多玉,其陰多鐵,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其中多馬,湖水出焉,北流注於河。故《三秦記》曰:桃林塞在長安東四百里,若有軍馬經過,好行則牧華山,休息林下;惡行則決河漫延,人馬不得過矣。河水又東合柏谷水,水出宏農縣南石堤山,山下有石堤祠。銘云:魏甘露四年,散騎常侍、征南將軍、豫州刺史、領宏農太守、南平公之所經建也。其水北流,徑其亭下。晉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適齊、楚,狐偃曰:不如之翟。漢武帝嘗微行此亭,見饋亭長妻。故潘岳《西征賦》曰:長征客於柏谷,妻睹貌而獻餐。謂此亭也,谷水又北流入於河。河水又東,右合門水,門水,即洛水之枝流者也。洛水自上洛縣東北於拒陽城西北,分為二水。枝渠東北出,為門水也。門水又東北歷陽華之山,即《山海經》所謂陽華之山,門水出焉者也。又東北歷峽,謂之鴻關水。水東有城,即關亭也,水西有堡,謂之鴻關堡,世亦謂之劉、項裂地處,非也。余按上洛有鴻臚圍池,是水津渠沿注,故謂斯川為鴻臚澗,鴻關之名,乃起是矣。門水又東北歷邑川,二水注之。左水出於陽華之陰,東北流,徑盛牆亭西,東北流,與右水合。右水出陽華之陽,東北流,徑盛牆亭東,東北與左水合。即《山海經》所謂姑之水出於陽華之陰,東北流注於門水者也。又東北,燭水注之,水有二源,左水南出於衙嶺,世謂之石城山,其水東北流,徑石城西,東北合右水;右水出石城山,東北徑石城東,東北入左水。《地理志》曰:燭水出衙嶺下谷。《開山圖》曰:衙山在函谷山西南。是水亂流,東注於姑之水。二水悉得通稱矣。歷澗東北出,謂之開方口。水側有阜,謂之方伯堆。宋奮武將軍魯方平、建武將軍薛安都等,與建威將軍柳元景北入,軍次方伯堆者也。堆上有城,即方平所築也。又東北徑邑川城南,即漢封竇門之故邑,川受其名,亦曰竇門,城在函谷關南七里。又東北,田渠水注之。水出衙山之白石谷,東北流徑故丘亭東,是薛安都軍所從城也。其水又徑鹿蹄山西,山石之上有鹿蹄,自然成著,非人功所刊。歷田渠川,謂之田渠水,西北流注於燭水。燭水又北入門水。水之左右,即函谷山也。門水又北徑宏農縣故城東。城即故函谷關校尉舊治處也,終軍棄繻於此。燕丹、盂嘗亦義動雞鳴於其下,可謂深心有感,志誠難奪矣。昔老子西入關,尹喜望氣於此也。故趙至《與嵇茂齊書》曰:李叟入秦,及關而嘆。亦言《與嵇叔夜書》及關尹望氣之所,異說紛綸,並未知所定矣。漢武帝元鼎四年,徒關於新安縣,以故關為弘農縣、弘農郡治。王莽更名右隊。劉桓公為郡,虎相隨渡河,光武問而善之。其水側城北流而注於河。河水於此,有浢津之名。說者鹹雲,漢武微行柏谷,遇辱竇門,又感其妻深識之饋,既返玉階,厚賞齎焉,賜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竇津是也。故潘岳《西征賦》云:酬匹婦其已泰,胡厥夫之謬官,袁豹之徒,並以為然。余案河之南畔,夾側水濆有津,謂之浢津。河北縣有浢水,南入於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不從門始,蓋事類名同,故作者疑之。《竹書》、《穆天子傳》曰:天子自窴軨,乃次於浢水之陽,丁亥,入於南鄭。考其沿歷所踵,路直斯津,以是推之,知非因門矣,俗或謂之偃鄉澗水也。河水又東,左合一水,其水二源疏引,俱導薄山,南流會成一川。其二水之內,世謂之閒原。言虞芮所爭之田,所未詳矣。又南注於河。河之右,曹水注之,水出南山,北徑曹陽亭西。陳涉遣周章入秦,少府章邯斬之於此。魏氏以為好陽。《晉書地道記》曰:亭在弘農縣東十三里。其水西北流,入於河。河水又東,菑水注之。水出常烝之山,西北徑曲沃城南,又屈徑其城西,西北入河。諸注述者,鹹言曲沃在北,此非也。魏司徒崔浩以為曲沃地名也。余案《春秋》文公十三年,晉侯使詹嘉守桃林之塞,處此以備秦。時以曲沃之官守之故,曲沃之名,遂為積古之傳矣。河水又東得七里澗,澗在陝城西七里,故因名焉。其水自南山通河,亦謂之曹陽坑。是以潘岳《西征賦》曰:行於漫瀆之口,憩於曹陽之墟。袁豹、崔浩亦不非其地矣。余按《漢書》,昔獻帝東遷,逼以寇難,李傕、郭汜追戰於弘農澗,天子遂露次曹陽。楊奉、董承,外與傕和,內引白波、李樂等破傕,乘輿於是得進。復來戰,奉等大敗,兵相連綴四十餘里,方得達陝。以是推之,似非曹陽。然以《山海經》求之,菑、曹字相類,是或有曹陽之名也。河水又東合潐水,水導源常烝之山。俗謂之為于山,蓋先後之異名也。山在陝城南八十里。其川二源雙導,同注一壑,而西北流注於河。又東過陝縣北,橐水出橐山,西北流。又有崖水出南山北谷,徑崖峽,北流與乾山之水會。水出於山東谷,兩川合注於崖水。又東北注橐水,橐水北流出谷,謂之漫澗矣。與安陽溪水合,水出石崤南,西徑安陽城南。漢昭帝封上官桀為侯國。潘岳所謂我徂安陽也。東合漫澗水。水北有逆旅亭,謂之漫口客舍也。又西徑陝縣故城南,又合一水,謂之瀆谷水,南出近溪,北流注橐。橐水又西北徑陝城西,西北入於河。河北對茅城。故茅亭,茅戎邑也。《公羊》曰晉敗之大陽者也。津亦取名焉。《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晉,自茅津濟,封崤屍而還是也。東則鹹陽澗水注之,水出北虞山南,至陝津注河。河南即陝城也。昔周、召分伯,以此城為東、西之別,東城即虢邑之上陽也,虢仲之所都,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國也,武王以封神農之後於此。王莽更名黃眉矣。戴延之云:城南倚山原,北臨黃河,懸水百餘仞,臨之者鹹悚惕焉。西北帶河,水湧起方數十丈,有物居水中,父老雲,銅翁仲所沒處。又雲,石虎載經於此沉沒,二物並存,水所以涌,所未詳也。或云:翁仲頭髻常出,水之漲減,恆與水齊。晉軍當至,髻不復出,今惟見水異耳,嗟嗟有聲,聲聞數里。案秦始皇二十六年,長狄十二見於臨洮,長五丈余,以為善祥,鑄金人十二以象之,各重二十四萬斤,坐之宮門之前,謂之金狄。皆銘其胸云: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以為郡縣,正法律,同度量,大人來見臨洮,身長五丈,足六尺,李斯書也。故衛恆《敘篆》曰:秦之李斯,號為工篆,諸山碑及銅人銘,皆斯書也。漢自阿房徙之未央宮前,俗謂之翁仲矣。地皇二年,王莽夢銅人泣,惡之,念銅人銘有皇帝初兼天下文,使尚方工鐫滅所夢銅人膺文。後董卓毀其九為錢。其在者三,魏明帝欲徙之洛陽,重不可勝,至霸水西停之。《漢晉春秋》曰:或言金狄泣,故留之,石虎取置鄴宮。苻堅又徙之長安,毀二為錢,其一未至而苻堅亂,百姓推置陝北河中,於是金狄滅。余以為鴻河巨瀆,故應不為細梗躓湍;長津碩浪,無宜以微物屯流。斯水之所以濤波者,蓋《史記》所云魏文侯二十六年,虢山崩,壅河所致耳。獻帝東遷,日夕潛渡,墜坑爭舟,舟指可掬,亦是處矣。

又東過大陽縣南,交澗水出吳山,東南流入河,河水又東。路澗水亦出吳山,東徑大陽城西,西南流入於河。河水又東徑大陽縣故城南。《竹書紀年》曰:晉獻公十有九年,獻公會虞師伐虢,滅下陽;虢公醜奔衛,獻公命瑕父呂甥邑於虢都。《地理志》曰:北虢也,有天子廟,王莽更名勤田。應劭《地理風俗記》曰:城在大河之陽也。河水又東,沙澗水注之,水出北虞山,東南徑傅岩,歷傅說隱室前。俗名之為聖人窟。孔安國《傳》,傅說隱於虞、虢之間。即此處也。傅岩東北十餘里,即巔軨坂也,《春秋左傳》所謂入自巔軨者也。有東、西絕澗,左右幽空窮深,地壑中則築以成道,指南北之路,謂之為軨橋也。傅說傭隱,止息於此,高宗求夢得之是矣。橋之東北有虞原,原上道東,有虞城。堯妻舜以嬪於虞者也。周武王以封太伯後虞仲於此,是為虞公。《晉太康地記》所謂北虞也。城東有山,世謂之五家冢,冢上有虞公廟。《春秋穀梁傳》曰:晉獻公將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產之乘,垂棘之璧,假道於虞。公曰:此晉國之寶也。曰:是取中府置外府也。公從之。及取虢滅虞,乃牽馬操璧,璧則猶故,馬齒長矣。即宮之奇所謂虞,虢其猶輔車相依,唇亡則齒寒,虢亡,虞亦亡矣。其城北對長坂二十許里,謂之虞坂。戴延之曰:自上及下,七山相重。《戰國策》曰:昔騏驥駕鹽車上於虞坂,遷延負轅而不能進。此蓋其困處也。橋之東北山溪中,有小水西南莊沙澗,亂流徑大陽城東。河北郡治也。沙澗水南流注於河。河水又東,左合積石、土柱二溪。並北發大陽之山,南流入於河。是山也,亦通謂之為薄山矣。故《穆天子傳》曰:天子自監,己丑,南登於薄山窴軨之隥,乃宿於虞是也。

又東過砥柱間,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三穿既決,水流疏分,指狀表目,亦謂之三門矣。山在虢城東北、大陽城東也。《搜神記》稱齊景公渡於江、沈之河,黿銜左驂,沒之,眾皆惕。古冶子於是拔劍從之,邪行五里,逆行三里,至於砥柱之下,乃黿也。左手待黿頭,右手挾左驂,燕躍鵠踴而出,仰天大呼,水為逆流三百步,觀者皆以為河伯也。亦或作江、沅字者也,若因地而為名,則宜在蜀及長沙。案《春秋》,此二土井景公之所不至,古冶子亦無因而騁其勇矣。劉向敘《晏子春秋》,稱古冶子曰:吾嘗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當是時也,從而殺之,視之乃黿也。不言江、沅矣。又考史遷記云:景公十二年,公見晉平公;十八年,復見晉昭公。應軒所指,路直斯津。從黿砥柱事或在茲。又雲觀者以為河伯,賢於江、沉之證。河伯本非江神,又河可知也。河之右側,崤水注之。水出河南盤崤山,西北流,水上有梁,俗謂之鴨橋也。歷澗東北流,與石崤水合,水出石崤山。山有二陵: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北陵,文王所避風雨矣。言山徑委深,峰阜交蔭,故可以避風雨也。秦將襲鄭,蹇叔致諫而公辭焉,蹇叔哭子曰:吾見其出,不見其入,晉人御師必於崤矣,余收爾骨焉。孟明果覆秦師於此。崤水又北,左合西水,亂流注於河。河水又東,乾崤之水注焉。水南導於乾崤之山,其水北流,纏絡二道。漢建安中,曹公西討巴、漢,惡南路之險,故更開北道,自後行旅,率多從之。今山側附路有石銘云:晉太康三年,宏農太守梁柳修復舊道。太崤以東,西崤以西,明非一崤也。西有二石,又南五十步,臨溪有恬漠先生《翼神碑》,蓋隱斯山也。其水北流注於河。河水翼岸夾山,巍峰峻舉,群山疊秀,重嶺乾霄。鄭玄案《地說》,河水東流,貫砥柱,觸閼流,今世所謂砥柱者,蓋乃閼流也。砥柱當在西河,未詳也。余案,鄭玄所說非是,西河當無山以擬之。自砥柱以下,五戶已上,其間百二十里,河中竦石桀出,勢連襄陸,蓋亦禹鑿以通河,疑此閼流也。其山雖辟,尚梗湍流,激石雲洄,澴波怒溢,合有十九灘,水流迅急,勢同三峽,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漢鴻嘉四年,楊焉言從河上下,患砥柱隘,可鐫廣之。上乃令焉鐫之,裁沒水中,不能復去,而令水益湍怒,害甚平日。魏景初二年二月,帝遣都督沙丘部、監運諫議大夫寇慈,帥工五千人,歲常修治,以平河阻。晉泰始三年正月,武帝遣監運大中大夫趙國、都匠中郎將河東樂世,帥眾五千餘人,修治河灘,事見《五戶祠銘》。雖世代加功,水流漰渀,濤波尚屯。及其商舟是次,鮮不踟躕難濟,故有眾峽諸灘之言。五戶,灘名也,有神祠,通謂之五戶將軍,亦不知所以也。

又東過平陰縣北,清水從西北來注之。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嶺,世亦謂之清營山。其水東南流,出峽,峽左有城,蓋古關防也。清水歷其南,東流徑皋落城北。眼虔曰:赤翟之都也。世謂之倚毫城,蓋讀聲近轉,因失實也。《春秋左傳》所謂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者也。與倚毫川水合,水出北山礦谷,東南流注於清。清水又東徑清廉城南,又東南流,右會南溪水,水出南山而東注清水。清水又東合乾棗澗水,水出石人嶺下,南流,俗謂之扶蘇水。又南歷奸苗北馬頭山,亦曰白水原,西南徑垣縣故城北。《史記》,魏武侯二年城安邑至垣,即是縣也。其水西南流,注清水。水色白濁,初會清流,乃有玄素之異也。清水又東南徑陽壺城東,即垣縣之壺亭丘。晉遷宋五大夫所居也。清水又東南流注於河。河水又東與教水合,水出垣縣北教山,南徑輔山。山高三十許里,上有泉源,不測其深,山頂周圓五六里,少草木。《山海經》曰:孟門東南有平山,水出於其上,潛於其下。又是王屋之次,疑即平山也。其水南流,歷鼓鐘上峽,懸洪五丈,飛流注壑,夾岸深高,壁立直上,輕崖秀舉,百有餘丈,峰次青松,岩懸赬石,於中歷落,有翠柏生焉,丹青綺分,望若圖繡矣。水廣十許步,南流歷鼓鍾川,分為二澗:一澗西北出,百六十許里,山岫回岨,才通馬步。今聞喜縣東北谷口,猶有於河裡,故溝存焉,今無復有水。一水歷冶官西,世人謂之鼓鍾城。城之左右,猶有遺銅及銅錢也。城西阜下有大泉,西流注澗,與教水合,伏入石下,南至下峽。《山海經》曰:鼓鍾之山,帝台之所以觴百神。即是山也。其水重源又發,南至西馬頭山東截坡下,又伏流南十餘里,復出,又謂之伏流水,南入於河。《山海經》曰:教山,教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河。是水冬於夏流,實惟於河也,今世人猶謂之為乾澗矣。河水又與畛水合。水出新安縣青要山,今謂之疆山,其水北流入於河。《山海經》曰:青要之山,畛水出焉。即是水也。河水又東,正回之水入焉,水出騩山,疆山東阜也。東流,俗謂之疆川水,與石瓜疇川合。水出西北石澗中,東南流注於疆川水。疆川水又東徑疆冶鐵官東,東北流注於河。河水又東合庸庸之水,水出河東垣縣宜蘇山,俗謂之長泉水。《山海經》曰:水多黃貝,伊洛門也。其水北流,分為二水,一水北入河,一水又東北流注於河。河水又東徑平陰縣北。《地理風俗記》曰:河南平陰縣,故晉陰地,陰戎之所居。又曰:在平城之南,故曰平陰也,三老董公說高祖處,陸機所謂皤皤董叟,謨我平陰者也。魏文帝改曰河陰矣。河水又會濝水,水出垣縣王屋山西濝溪,夾山東南流,徑故城東,即濝關也。漢光武建武二年,遣司空王梁北守濝關、天井關,擊赤眉別濝,皆降之。獻帝自陝北渡安邑,東出濝關,即是關也。濝水西屈,徑關城南,歷軹關南,徑苗亭西。亭,故周之苗邑也。又東流注於河。《經》書清水,非也。是乃濝水耳。又東至鄧。

洛陽西北四十二里,故鄧鄉矣。

譯文

又往南流經河東郡北屈縣西邊,

河水往南流經北屈縣老城西邊。城西四十里有風山,山上有個洞穴,大小有如車輪,洞中常有一股蕭蕭瑟瑟的風氣吹個不停。當著勁風的出入之口,寸草不生;起風常常不定,因為這裡是各方來風所經的門戶的緣故。風山以西四十里,是河水南岸的孟門山。《 山海經》 說:孟門之山,山上多產金玉,山下多黃奎、涅石。《 淮南子》 說:龍門還沒有開闢,呂梁還沒有鑿通,河水在孟門上面流出,大量漫溢以致倒流,沒有丘陵高阜來阻擋水勢,稱為洪水。大禹加以疏通,叫做孟門。所以《 穆天子傳》 說:北方登上孟門,這是九河的險坡。孟門就是龍門的上口,實在是大河上的巨險,又名孟門津。這裡的岩石起初是大禹開鑿,後來受到河水沖刷逐漸加寬,兩岸極深,斜敬的崖壁互相撐持著,巨石岌岌可危,好像就要掉下來似的,卻被擋住了。古人有句話說:水並不是石鑿,卻能穿透岩石,這話一點不錯。河道中水流互相衝激,升騰起一片白茫茫的水沫;過往行人遠遠眺望,常感如有霧氣沾濕衣裳,俯視深淵,令人心驚膽戰。河裡的水巨浪滔天,千丈飛瀑凌空直下,洶湧的洪濤狂沖怒突,像山一樣騰湧而起,滾滾地直奔向下口。目睹這裡的水勢,才知道《 慎子》 所說的:河水直下龍門,挾帶著飄浮在水上的竹子順流而下,快得連馳馬也追不上,確非虛言。又有燕完水注入,幾個不同的源頭合在一起,西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往南流,接納了鯉魚澗;沿著溪澗往東走,溪流盡頭就是水源。《 爾雅》 說:纏魚就是鰭魚,出產於鞏穴,三月間逆水而上,奮力_L 渡龍門,渡得過去就成了龍,渡不過去就在額上被點個點子回來。如果不是往來相會的地方,怎么就會有這樣的名稱呢?河水又往南流,羊求水注入。羊求水發源於羊求川,往西流過北屈縣老城以南。夷吾曾逃奔到這裡,這也就是王莽的聯北。《 汲郡古文》 說:翟章去援救鄭國,駐兵於南屈。應韻說:因為有個南屈,所以加北字,稱為北屈。《 國語》 說:二五對獻公說:蒲和南北二屈是您的領土。羊求水往西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南流,就是採桑津。《 春秋》 :嘻公八年(前652 ) ,晉里克在採桑打敗狄人,就是這地方。赤水發源於西北方罷谷川東邊,稱為赤石川,東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南流,與蒲水匯合。西邊有兩個源頭,都出自同一座山間,往西河陰山縣流出一一這裡就是王莽的山寧。陰山東麓的南水,往東北流與長松水匯合。長松水發源於西方丹陽山的東麓,往東北流,向左邊注入蒲水。蒲水又往東北流,與北溪匯合成一條溪流,往東北注入河水。河水又往南流,丹水發源於西南方的丹陽山,往東北流經冶官東邊。冶官俗稱丹陽城,城的近旁一還能找到當時冶煉遺下的銅。丹水往東北流,到白水口,這裡有一條水發源於丹山東麓,往西北注入丹水。丹水又往東北注入河水。河水又往南流,有黑水在西方發源於丹山東麓,往東北注入河水。河水又往南流到愕谷。沿著山谷往東北走,到了溪澗的盡頭,就是水源所出的地方,水往西南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南流,洛水從獵山分出東支,往東南注入河水。從前魏文侯在洛陰建造館舍,指的就是這條水。

又往南流經皮氏縣西邊,

皮氏縣就是王莽的延平,舊城在龍門東南。河水是不可能遠遠流過皮氏縣,然後才到龍門的。

又往南流出龍門口,汾水從東邊流來注人。

從前大禹在積石山疏導河水,鑿通梁山,說的就是這地方,也就是《 水經》 所說的龍門。《 魏土地記》 說:梁山以北有龍門山,是大禹所鑿,通孟津河「J ,寬八卜步,今天岩上還留有鑿痕。岸上有一座廟,廟前有三塊石碑:兩塊碑上字跡都己剝蝕,不能再辨認了,還有一塊是太和年間所立。《 竹書紀年》 載,晉昭公元年(前531 ) ,龍門河水發紅長達三里。梁惠成王四年(前366 ) ,龍門河水發紅接連三日。京房《 易妖占》 說:河水發紅,小民怨恨。河水又南流,在右邊匯合了暢谷水,水從溪澗往東南流過夏陽縣西北,往東南注入河水。河水又往南流經梁山原東邊,這片高地從山的東南延展到河邊,是晉國祭山川的地方,位於馮詡夏陽縣西北,瀕臨河上。梁山崩塌,堵塞了河道,河水三日不能流通。晉侯就這件事去間伯宗,就是這地方。《 春秋毀梁傳》 說:成公五年(前586 ) ,梁山崩塌,堵塞了河水,三日不能流通。成公召喚伯尊,途中伯尊碰到一個拉車人不讓路,就叫駕車人鞭打他。拉車人說:您急著趕路所以用鞭子打我,但走這條路卻是遠路。伯尊因而問他,拉車人說:君主親自穿白衣,率領群臣去哭,水就會流通了。照他的話做,河水果然流通了。河水又南流,崛谷水注入。崛谷水發源於縣城西北的梁山,往東南流,橫溪水注入。橫溪水發源於三累山,這座山積迭成三層,所以俗稱三累山。按《 爾雅》 ,山成三層的是崑崙丘。難道這座山也是崑崙丘嗎?山下水邊有兩個石室,大概是隱士住過的地方。細水東流,注入崛谷。溪邊的山,南麓有石室,朝西有兩個石室,朝北也有兩個石室,都在邊角處開窗,門戶相連,就是所謂石室相通。東邊側室石上,還留有石柞石臼的痕跡,庭院裡舊時屋宇所在之處,遺址還依稀可辨。北面險崖的石室上面,有一縷細流從石澗流下,足供飲用,看來像是隱居游息和講學的地方。從前子夏在西河教授學生,也許就是這個地方,但卻沒有資料可以證實。溪水又往東南流過夏陽縣老城北邊,這就是舊時的少梁。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 )玫為今名,也就是王莽的冀亭。溪水往東南注入河水。從前韓信襲擊魏王豹,就是用木桶從這裡渡河的。河水又南流,在右邊匯合陶渠水。這條水發源於西北的梁山,往東南流,從漢陽太守殷濟的學舍南邊流過,這所學舍俗稱子夏廟。陶水又往南流過高門南邊,大概是由於丘岡塌了個缺口,所以高門之名就流傳開來了’。又往東南流經華池南邊。華池方圓三百六十步,在夏陽城西北四里左右。所以《 司馬遷碑》 中這樣說:高門華池,就在這裡夏陽。現在高門東距華池三里。溪水又往東南流經夏陽縣老城南。服虔說:夏陽是貌國的城,在太陽以東三十里。又流經高陽宮北邊,又往東南流過司馬子長墓北邊。墓前有廟,廟前有碑。永嘉四年(310 ) ,漢陽太守殷濟仰慕他的遺著,誇讚他的豐功偉績,於是建造了石室,並立碑樹表。《 太史公自敘》 說:我生在龍門。那末這裡該是他墳墓所在的地方了。溪水往東南流,注入河水。從前魏文侯與吳起乘船順流沿河而下,讚美河山的險固,就是在這地方。河水又南流,徐水注入。,徐水發源於西北的梁山,往東南流經漢武帝登仙宮東邊,往東南流過強梁原。右岸流經劉仲城北邊,這是漢高祖兄劉仲的封邑。所以徐廣《 史記音義》 說:合卜陽是國名,高祖八年(前199 ) ,封給劉仲為侯。水往東南流過子夏陵北邊,東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南流,從子夏石室東邊流過,南北有兩個石室,靠著河邊崖岸,就是子夏的廟室。

又往南流過汾陰縣西邊,

河水東邊傍著汾陰雄,汾陰縣古城就在這座小丘旁邊。漢高帝六年(前加1 ) ,把汾陰封給周昌,立為侯國。《 魏土地記》 說:河東郡以北八十里有汾陰城,北距汾水三里,城的西北角有座小山,叫服丘,山上有后土祠。《 封禪書》 說:元鼎四年(前116 )首先在汾陰堆修建后土祠。又有萬歲宮,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 ) ,在臨萬歲宮,東渡大河,神魚在水上歡舞。從前趙簡子就在這裡把親徽沉入水中,說道:我喜歡音樂和女色,你就賣力地為我羅致;我喜歡人才,但你在六年間卻一個也沒有給我推薦過。你這是助長我的過失,葬送我的優點!有識之士認為趙簡子責罵得好。河水又流經部陽城東邊,周威烈王十七年(前409 ) ,魏文侯攻打秦國,到了鄭國,回頭又在汾陰、合體陽築城,說的就是此城。都陽是舊時萃的城邑,是太姐的封國。《 》 說:在都水之陽,在渭水之濱。又說:萃國有個好姑娘,賢慧正與長子配得上。就是指這地方。城北有淡水,南距二水各有好幾里,往東流過城內,往東注入河水。城內一邊還有一條浚水,往東南流出城外,注入河水。城南也有一條澳水,東流注入河水。南岸離城十五里,還有文母廟,廟前有碑。這條水就是都水,都陽縣就是以水取名的。所以應動說:在都水之陽。河水又南流,澳水注入。漠水發源於汾陰縣南四十里,縣城西面離河三里。水源從平地噴涌而出,約莫如車輪那么大小,深不可測,俗稱漠魁。古人攔河築壩,蓄水成為阪塘,用以種稻。破塘東西二百步,南北百餘步,與都陽的淡水把河水夾在中間。河中沙洲上又有一條淡水,都有地下水脈相通。所以呂忱說:按《 爾雅》 ,異源同流叫澳水。水往西南流經蒲坂西,往西注入河水。河水又往南流經陶城西邊。舜在這裡河濱製作陶器。皇甫士安認為舜制陶器是在定陶,不在這裡,但陶城在蒲坂城以北,蒲坂城就是舜建都的地方,南離歷山不遠。不論耕作還是制陶,到處都可以,制陶何必非定陶不可呢?舜制陶的地方,這裡也許就是一處。孟津又有陶河之稱,大概就是由這裡而來的。陶城南與蒲津關相望,汲家《 竹書紀年》 :魏襄王七年(前312 ) ,秦王來蒲坂關會見,四月,越王派公師隅來獻遊船始周及其他船隻三百條,箭五百萬支,還有犀角、象牙等物。

又往南流過蒲坂縣西邊,

《 地理志》 說:蒲坂縣就是舊時的蒲,王莽改名為蒲城。應肋說:秦始皇到東方巡察,看見一道長長的山坡(坂),因此名為蒲坂。孟康說:晉文公以蒲來賄賂秦國,後來秦人又把它還給魏國,魏人很高興,說:蒲又反回了,所以叫蒲反。薛攢注《 漢書》 ,說:《 秦世家》 以垣為蒲反,那末本來並非蒲的地方。皇甫謐說:這是舜建都的地方。有人說舜都蒲坂,也有人說,舜都平陽,後來遷到潘。現在城中還有舜廟。蒲坂是魏秦州刺史的治所,太和年間( 477 - 499 )遷都後,撤去秦州,設定河東郡,郡里流民雜戶很多,稱為移民。其中有個姓劉名墮的,一向善於釀酒,他汲取河水,釀成芳冽的美酒,懸繩制曲,到桑葉凋落時加水開釀,酒也因而得名了。但這種美酒顏色是白潦嚎的,就像淘米水一樣,而芳香濃郁,又別有一種風味,與別的酒不同:如幽蘭、如察香,飄飄拂拂,自有一種高雅的芳馨。選作貢品的地方土產,這是最上等的名酒了。上自王公,下至平民百姓,牽牽扯扯互相招引,常常說:索郎正等大家前去開懷一番呢!索郎就是落桑的交叉反切,尤其成為人們喜歡引證的妙語,文人學士的佳話了。郡南有歷山,山上有觀,叫歷觀,是舜耕種過的地方,有舜井,妨水和油水就發源在這裡。南邊的一條叫勸水,北邊的叫納水,往西流過歷山腳下,山上有舜廟。周處《 風土記》 說:按舊時傳說,舜葬於上虞。又記載:舜耕於歷山。在始寧和刻縣接境處,舜所耕的田在山下,那裡柞樹很多,吳越之間,稱柞樹為瀝樹,所以叫歷山。我以為周處的《 風土記》 不近情理,存疑倒還可以,引它來印證史實那就不對了。怎能拿了樹木的異名來迎合山名,牽強附會地引了大舜,就拿歷山與廣寧並比呢?這更不合志記本來的體例,違背實錄的傳統法則了。如以為歷山、勸吶所指就是這裡,那就是安然接受那種不符事實的說法了。《 尚書》 說:決定把兩個女兒在勸吶下嫁。孔安國說:住在妨水內側。王肅說:勸油是虞的地名。皇甫謐說:在勸水的水彎內娶了兩個姑娘。馬季長說:水流出處叫汕。照此看來,吶又不像是水名了。現在所見,是兩條異源的水最後流到一起,滾滾西流注入河水。河水往南流經雷首山西邊,山在河邊,北距蒲坂三十里,就是《 尚書》 所說的壺口雷首。民間也稱堯山,山上有座老城,世人又稱堯城。闡胭說:蒲坂是堯的都城。按《 地理志》 說:縣裡有堯山和首山祠,雷首山在南邊。有的事看來相似,實則不是同一回事;有的事看來不像,實則正好相同。遠古的事,時隔千年,渺渺茫茫,已是很難弄得清了。河水又南流,諫水注入。諫水發源於河北縣雷一首山,縣北與蒲坂以山為界,山上有夷齊廟。闡胭《 十三州志》 說:雷首山,又名獨頭山,是伯夷叔齊隱居之地。山南有占墓。墓地上柏樹鬱鬱蒼蒼,在山上密密叢叢地生長著,俗稱夷齊墓。水往西南流,又叫雷水。《 穆天子傳》 說:壬戌那天,天子來到雷首山,犬戎在雷首山邊為天子擺酒勸飲,然後進獻良馬二一一四匹,天子派孔牙到雷水之濱去受獻。從前趙盾在首。公打獵,在桑樹蔭下拿東西給祁彌明吃,就是在這地方。諫水又往一西南流,注入河水。《 春秋左傳》 把這條水叫諫川,俗稱陽安澗水。

又往南流,到了華陰漁關,渭水從西方流來注人。

汲郡《 竹書紀年》 說:晉惠公十五年(前636 ) ,秦穆公領兵護送公子重耳,從河曲涉水過河。《 春秋左氏傳》 :禧公二十四年(前63年),秦伯接納了他。到了河邊,子犯把璧交給公子,說道:我隨您巡行天下,罪狀已經很多了,連我自己都知道,何況您呢!請您讓我就在這裡告辭吧暑公子說:我如不和舅父同心同德,有河神明鑑!說罷就在這裡把璧投入河中。子推笑道:老天爺對公子開恩,子犯卻自以為有功,我不願和這樣的人共事::於是就不告而去。河水流經船司空,與渭水匯合。《 漢書• 地理志》 :先前這是京兆尹的屬縣。左丘明《 國語》 說:華山本來是一座山,擋住了河水;河水到了這裡就繞道流過。河神是個巨靈,手推腳踢,把山分成兩半,現在華山岩上還留著他的掌痕稱腳印。《 開山圖》 說:有個巨靈名胡,獨得大地創生萬物的道術,能創造山川,開出江河,這就是所謂巨靈使出神力,昂首於靈山頂上。常常有些好事的人,特地到華山攀崖援壁,爬__ L 去看這些遺蹟。從下廟穿過成行的翠柏南行十一里,向東轉,再行走三里,就到中祠;又往西南行走五里,就是南祠,稱為北君祠。要想登山的人,到了這裡,就都要祈禱。從這裡往南進谷七里,又有一座祠廟,稱為石養父母,現在還留有石鬼和木牌位。又南行一里,到了天井。天井很小,只容得下一個人,裡面是空的,迴旋曲折地通到上面,高約六丈余;山上又有一道涓涓細流,向井中流下,也不大會把人沾濕,一L 山的人都要從這裡攀登,此外更別無路徑了。將出井時仰望天空,就像在室內朝著窗子望一樣明亮。出了天井,往東南走了兩里,沿著陡峭的山坡忽上忽下,走下山坡兩里左右,又往東登上百丈崖,上落都要攀援著繩索或葛藤行走。往南攀登四里,山路通向石壁,沿石壁旁走了百餘步,路又轉向西南,又走了六里,到了一座神廟,叫胡越寺,神像的臉龐像個孩子。從廟南走過夾嶺,山路寬僅三尺余,兩邊懸崖數萬切,俯視深不見底;在廟裡祭祀靈驗時,就有雲湧起與路相平,,人們才敢行走,但也還要扒著出嶺挪動身子,慢慢地往前移行,所以世人把這條嶺稱為栩嶺。過嶺再走兩里,就到山頂。山頂上方圓七里,有兩道靈泉,一道叫蒲池,西流注入山澗;一道叫太上泉,東流注入澗下。上宮神廟接近東北角,廟中堆滿了雜物,具體情況難以詳述。從上宮往東北出去四百五十步,有屈嶺,向著東南方遙望巨靈手掌痕跡,看到的只有巨崖和褚紅色的石壁而已,都沒有像山下仰望那么清楚。河水在關內往南流,沖(撞)擊關山,所以州淹關。菠水就在這裡注入河水。菠水發源於松果之山,往北流經通谷,人們也把它叫通谷水,往東北注入河水。這就是《 述征記》 里說的漁谷水。也有人說是依水名來取地名的。河水從漁關往東北流,水邊有一條長長的堤道,稱為黃巷坂。堤道在深澗旁,沿著這條堤道可上漁關去,所謂上溯黃巷渡水往漁關,就指這條堤道。往北出了東蜻,通稱函谷關。深岸高入天際,空谷深邃幽遠,潤邊的出路狹得放不下兩輛車,號稱天險。所以《 西京賦》 說:四處絕壁堅不可摧,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正如人們所說,秦有以二當百的優勢,因而併吞了諸侯。所以王元遊說魄囂:只要用一顆泥丸,在東端封住函谷關,縱使做不成皇帝,起碼也足以稱霸一方了。郭緣生《 述征記》 說:漢朝末年天下大亂,魏武帝征討韓遂、馬超,在這裡會戰。現在西邊河岸上還有個曹公壘;路東平原_L ,據說是李典營地。義熙十三年(417 ) ,朝廷軍隊曾占領了這個營壘。《 西征記》 說:沿著彎彎曲曲的道路,進隘道走了六里,有一座舊城堡,周長百餘步,北瀕大河,南對高山,這是姚氏為防守峽谷而設的關。宋武帝入長安,檀道濟、王鎮惡或依山紮營,或平地築壘,大大小小共有七座營盤,靠著大河天險據守。姚氏也占據著山地丘陵,遺蹟今天還在。函谷關正北,隔河有一座層疊的山嶺,巍然獨自高聳,屹立在河水北岸,世人稱為風陵,也就是戴延之所謂風璉。南岸河濱的姚氏營地,與晉軍隔岸對峙。河水又往東北流,有玉澗水注入。玉澗水源出南方的玉溪,往北流經皇天原以西。《 開山圖》 說:撞關東端,_匕面平坦寬廣,方圓約一里余,三面峻峭如壁,高約一千切,漢時曾在上面祭天,稱為皇天原。上面有漢武帝思子台。又往北流經閱鄉城西邊。《 郡國志》 說:弘農湖縣有間鄉,世人稱此水為閱鄉水。聞鄉城就是魏尚書僕射I4J 鄉侯河東衛伯儒的封邑。澗水北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往東流經IQJ 鄉城北邊,往東流與全鴻澗水匯合。澗水發源於南山,往北流過皇天原東邊。《 述征記》 說:全節是個地名。全節西邊地名桃原,是古時的桃林,周武王攻下殷商時,曾在這裡放牛。《 西征賦》 說:都以桃原之名來驗證。《 晉太康地記》 說:桃林在閱鄉南谷之中。澗水義北流注入河水。又往東流過河北縣南邊,

河北縣與湖縣以河水為分界。蘿水發源於襄山寥谷,往西南注入河水。河水又東流,永樂澗水注入。澗水發源於薄山,往南流經河北縣舊城西邊,這裡是舊時的魏國。晉獻公滅魏,把這地方封給畢萬。卜僵說:魏這名字氣派很大,畢萬的後代大概會很昌盛的吧。後來設立為縣,因為地理位置在河水以北,所以叫河北縣。現在城的西、南兩面,離大河都有二十餘里,北面離首山十來里,地處河山之間,地萬狹窄,所以《 魏風》 有《 十畝》 這首詩。城內有龍泉,南流出城,又往南,水就枯竭斷流了、永樂溪水又往南流,注入河水。我按《 中山經》 ,這就是渠豬之水。太史公《 封禪書》 說:華山以西有七座大山,薄山就是其中之一。薄山就是襄山。徐廣說:蒲坂縣有襄山。《 山海經》 說:蒲山開頭第一座叫甘棗之山,共水就發源在那裡,西流注入河水;東邊是渠豬之山,渠豬之水就發源在那裡,南流注入河水。如果依《 封禪書》 的說法,這兩條水是不會往西南注入河水的。現在考察蘿水的流向,是與共水相靠近的。永樂溪水從源頭流出,注入河水,又與渠豬水流向相一致。蒲山是個總名,與襄山也沒有什麼不同。所以揚雄《 河東賦》 說:河神受了驚動,手推華山,腳蹬襄山。《 注》 說:襄山在漁關以北十餘里。照此推斷起來,可知襄山在蒲坂,溪水就是渠豬之水了。河水從河北城南邊往東流經苗城。兩城中間有段乾木墓。段乾木是晉國的賢人,魏文侯經過他門前時,總要向他的小屋致敬,真所謂德行千秋萬代受人尊敬,令名百世流芳了。汲家《 竹書紀年》 說:晉武公元年,主掌一軍。苗人入侵京師,苟人、董伯都反叛了。不但大荔從前是茵族的國家,這裡也有苗人的。《 紀年》 又說:晉武公七年,丙伯萬的母親丙姜放逐了他,他就出奔到魏國。八年,周和攏的軍隊包圍了魏國,俘虜苗伯萬向東而去。九年,戎人在郊外迎接苗伯萬。此城或許也是苗伯原來的領地。河水在右邊匯合了架潤水。架澗水發源於湖縣的夸父山,往北流經漢武帝思子宮、歸來望思台東邊,又北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往東流經湖縣老城北邊,從前范叔入關,就在這裡遇見攘侯。湖水發源於桃林塞的夸父山,方圓三百切。周武王伐封,天下平定後,就去巡遊名山大川,在華山南麓放馬歸山,在桃林放牛於野,說的就是這地方。林中野馬很多,造父曾在這裡得到弊駱、綠耳、盜驪等良馬,獻給周穆王,穆王叫他駕車去見西王母。湖水又往北流經湖縣東邊,然後北流注入河水。《 魏土地記》 說:弘農湖縣有軒轅黃帝升天成仙的地方。黃帝開採了首山的銅,在荊山一1 ' ’鑄鼎,有一條龍把長須(胡)擱在鼎上,黃帝騎上龍背,跟著他爬上去的有七十人,全都飛升上天了。所以把這地方稱為鼎胡。荊山在馮詡,首山在蒲坂,與湖縣相接。《 晉書• 地道記》 、《 太康記》 都稱為胡縣。漢武帝把胡字改為湖字。按民間傳說,黃帝是從這裡騎龍升天的。《 地理志》 說:京兆湖縣有周天子的祠廟兩座,所以叫胡,卻沒有提及黃帝登龍背的事。《 山海經》 說:西邊九十里有一座山,叫夸父之山,山上樹木大部分是棕、楠之類,箭竹也很多。山南多玉,山北多鐵,北邊有一片樹林,名叫桃林,林中多馬,湖水就發源在那裡,北流注入河水。所以《 三秦記》 說:桃林塞在長安以東四百里。如果有兵馬經過,紀律好的就在華山牧馬,在林下休息;破壞搗亂的就決堤放水,引起河流泛濫,人馬都不能通行。河水又東流,與柏谷水匯合。柏谷水發源於弘農縣南的石堤山。山下有石堤祠,碑文上刻道:魏甘露四年(25 的,散騎常侍、征南將軍、豫州刺史兼弘農太守、南平公修建。水往北流經亭下。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到柏谷時,想卜一下看看,究竟是去齊國還是楚國。狐堰說:不如去翟為好。漢武帝曾微服出行,到了此亭,厚贈亭長的妻子。所以潘岳《 西征賦》 說:亭長在柏谷對客人據傲無理,他妻子見客人相貌不凡獻食款待,就指此亭。谷水又北流,注入河水。河水又東流,在右邊匯合了門水。門水就是洛水的支流。洛水從上洛縣往東北流,在拒陽城西北分為兩條,支渠往東北分出,就是門水。門水又往東北流經陽華之山,就是《 山海經》 所謂門水發源的那座陽華之山。又往東北流入峽谷,稱為鴻關水。鴻關水東邊有城,就是關亭。水西有個城堡,叫鴻關堡,世人都說這是劉邦項羽劃分疆界的地方,其實不是。我按上洛有鴻肪圍池,這條水一路流注入池,所以叫鴻腫澗,鴻關之名就是由此而來的。門水又往東北流經邑川,有兩條水注入。左邊那條發源於陽華山的北麓,往東北流經盛牆亭西邊,往東北流與右邊那條匯合。這條水發源於陽華山南麓,往東北流經盛牆亭東邊,往東北與左邊那條水匯合。《 山海經》 說:緒姑之水發源於陽華山北麓,往東北流,注入門水。說的就是這條水。又往東北流,燭水注入。燭水有兩個源頭,左邊一條發源於南方的衙嶺,世人叫石城山,往東北流經石城西邊,往東北流與右邊那條水匯合;右邊那條發源於石城山,往東北流經石城東邊,往東北注入左邊那條水。((地理志》 說:燭水發源於衙嶺下谷。《 開山圖》 說:衙山在函谷山西南。這條水亂流往東注入緒姑之水,兩條水也就都可通稱了。水從山澗往東北流,出山處叫開方口;水邊有一座土丘,叫方伯堆。宋奮武將軍魯方平、建武將軍薛安都等,與建威將軍柳元景引兵北上,駐紮在方伯堆,說的就是這裡。小丘上有城,就是魯方平所築。又往東北流經邑川城南邊,城在函谷關南七里,就是漢朝封給竇門的采邑,也叫竇門城;水因人而得名,也就叫竇門水了。又往東北流,田渠水注入。田渠水發源於衙山的白石谷,往東北流經故丘亭東邊,薛安都部隊來此時築了這座城。水又流經鹿蹄山西邊,山石上有鹿蹄痕跡,全是天然形成,並非人工所鑿。水經田渠川,稱為田渠水,往西北流,注入燭水。燭水又往北流,注入門水,左右兩岸就是函谷山。門水又往北流經弘農縣舊城東邊,這就是從前函谷關校尉的治所,終軍就在這裡丟掉關吏給他的入關憑證。燕太子丹和孟嘗君也以義氣感動門客,在關下作雞鳴,可說心思用得深足以感人,堅定的志向難以動搖了。從前老子從西方入關,尹喜曾在這裡望氣。所以趙至《 與秘茂齊書》 說:李老來到秦國,到關前時啃然嘆息。也有人說這句話出自《 與秘叔夜書》 ,又說這是關尹望氣之所。眾說紛紜,不知如何定論。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 ) ,把關遷到新安縣,而以老關為弘農縣及弘農郡的治所。王莽改名為右隊。劉桓公當郡守時,老虎都跟著他渡河,光武帝知道後很稱讚他。水沿城邊北流,注入河水。河水到了這裡,有個地方叫廈津。據傳說,漢武帝微服出行到柏谷,受到竇門的羞辱,又感謝竇門妻子慧眼識英雄,備酌款待他,回皇宮後,就給她豐厚的賞賜,並把津渡賜給他們,讓他們靠收取渡錢謀生,就是現在的竇津。所以潘岳《 西征賦》 說:給那婦人的報酬已太過分,怎能又給她丈夫濫加封官?袁豹等人也都以為這話說得很對。我到河的南岸看見水濱有個渡口,名叫湮津。河北縣有涅水,南流注入河水。河水上早就已有泣津的地名,並不是從竇門才有,大概因為事情相類,地名又相同,所以作者把兩件事扯到一塊了。《 竹書穆天子傳》 說:天子從育轉到泣水北岸歇宿,丁亥那天到了南鄭。考證他足跡所經的地方,路線正好經過這個渡口。照此推斷起來,可知地名並非因竇門而來的。民間也有稱為堰鄉澗水的。河水又往東流,在左邊匯合了一條水,這條水有兩個源頭,都是從薄山流出,南流匯合成一條川流。兩水中間的平原世人稱為閒原,說是虞、茵兩國曾爭奪過這片田地,關於這一點卻不大清楚。水又南流,注入河水。河水右邊,曹水注入。曹水發源於南山,往北流過曹陽亭西邊。陳涉派周章攻入秦境,少府章邯就在這裡殺了他。魏武帝改地名為好陽。《 晉書• 地道記》 說:亭在弘農縣東十三里。水往西北流,注入河水。河水又東流,苗水注入。蓄水發源於常柔之山,往西北流經曲沃城南邊,又轉彎流經城西,往西北注入河水。各注家都說曲沃在北邊,這裡並非曲沃。魏司徒崔浩以為曲沃是地名。我按《 春秋》 :文公十三年(前614 ) ,晉侯派詹嘉去守衛桃林之塞,駐在這裡防備秦國。當時因為曲沃的官員守衛這地方,所以曲沃這地名就從古流傳至今了。河水又東流,接納了七里澗,因為澗水在陝城西七里,所以叫七里澗。澗水從南山與河水相通,也叫曹陽沉。所以潘岳《 西征賦》 說:在漫讀之口行路,在曹陽之墟歇息。袁豹、崔浩也不否定這地方。我按《 漢書》 ,從前漢獻帝因受流寇所逼,逃往東方,李催、郭把追到了弘農澗,皇帝就在曹陽露宿。楊奉、董承表面上裝做與李催和好,暗地裡卻帶了白波軍李樂等來打敗李催,皇帝的車馬才能前進。但他們重新又打回來,楊奉等大敗,一路行軍,隊伍稀稀拉拉拖了四十餘里,才到陝地。由此推斷起來,似乎不是曹陽了。但據《 山海經》 來探究,蓄、曹兩字形似,說不定是有曹陽這地名的。河水又東流與淮水匯合。憔水發源於常柔之山,民間叫乾山,大概是時代先後不同的異名。山在陝城以南八十里,水有兩個源頭,一同注入一處深谷,然後往西北流,注入河水。

又往東流過陝縣北邊,

聚水發源於聚山,往西北流。又有崖水發源於南山北谷,流經崖峽,北流與乾山之水匯合。乾山之水發源於乾山東谷,兩水_匯合注入崖水,又往東北注入聚水,北流出谷稱為漫澗。澗水與安陽溪水匯合。安陽溪水發源於石蜻南邊,往西流經安陽城南邊。漢昭帝把安陽封給上官梁,立為侯國,就是潘岳說的:我前往安陽。安陽溪水東流與漫澗水匯合,北岸有個旅舍,叫漫口客舍。又往西流經陝縣老城南邊,又匯合了一條水,叫讀谷水,發源於南方的近溪,北流注入秦水。真水又往西北流經陝城西邊,往西北注入河水。河水北與茅城相對,就是舊時的茅亭,是茅戎的城邑。《 公羊傳》 說:晉在大陽打敗他們。渡口也依此取名。《 春秋》 :文公三年(前624 ) ,秦伯攻打晉國,從茅津渡河,在蠟山秦軍埋屍處封土後退回。東邊有鹹陽澗水注入。澗水發源於北虞山,南流到陝津注入河水,河南就是陝城。從前周公、召公分地,以此城作為東西的分界。東城就是藐邑的上陽,貌仲建都的地方叫南貌,是三貌之一。大城之內還有小城,是舊時焦國的國治,周武王把神農氏的後裔封在這裡。王莽改名為黃眉。戴延之說:陝城南倚山地,北瀕黃河,瀑布下瀉百餘初,身臨崖岸時,人們都不禁會膽戰心驚。河水從西北邊流過,有大片水浪騰湧,寬廣達數十丈,看來水下藏著什麼東西。父老們說:這是銅人沉沒的地方。又說:石虎載了石經也沉在這裡。因為這兩件東西都在水下,所以流到這裡水就湧起了,不知確否。有人說:銅人髮髻常常露出水面,無論水漲水退,始終都與水平;晉軍要來時,髮髻就不再露出來了。現在只見這裡的水有點特別,嘩嘩發響,幾里外都能聽到。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 ,在臨挑出現十二個長狄,身長五丈余,認為這是吉兆,予是仿著他們的樣子鑄了十二尊銅人。銅人每尊重二十四萬斤,把它們安置在宮門前,稱為金狄;並在它們胸前刻字:皇帝二十六年,初次兼併天下各國,設立郡縣,制定法律,統一度量衡,於是巨人出現於臨挑,身長五丈,腳長六尺。這是李斯的手筆。衛恆《 敘篆》 說:秦國李斯,以擅長篆書著稱,各處山上的石碑及銅人銘文,都是李斯所寫。漢時把銅人從阿房宮遷到未央宮前,俗稱翁仲。地皇二年(21 ) ,王莽夢見銅人哭泣,心裡很感厭惡,讀銅人銘文中有皇帝初次兼併天下之句,就派尚方工人鑿去夢中所見銅人胸上的銘文。後來董卓毀掉九個銅人,鑄成錢幣,還留下三個,魏明帝想把它們運到洛陽去,但太重了,搬也搬不動,到了霸水西岸就停下來了。《 漢晉春秋》 說:有人說銅人哭泣,所以把它們留下來。石虎把它們搬到鄴宮,符堅又把它們搬到長安,熔掉兩個銅人,鑄成錢幣,另一個還沒有運到,國內發生動亂,百姓把銅人推到陝北河裡,於是銅人就一個也不留了。我想一條大河,不會因細梗而受阻,滔滔巨浪不會因微物而不流的。這條水之所以波濤洶湧,大概是因《 史記》 所說,魏文侯二十六年(前420 )貌山崩塌,阻塞了河水之故。獻帝東遷,天晚時偷渡,從人和兵卒從高岸墜下,爭先恐後地攀著船舷往船上爬,被砍下的手指多得可以用手捧。這件事也發生在這地方。

又往東流過大陽縣南邊,

交澗水發源於吳山,往東南注入河水。河水又東流,路澗水也發源於吳山,往東流經大陽城西邊,往西南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往東流經大陽縣}昌城南邊。《 竹書紀年》 說:晉獻公十九年(前658 ) ,獻公與虞軍會師,攻打鏡國,攻下了下陽。貌公酸逃到衛國,獻公命令瑕父呂甥建都於藐都。《 地理志》 說:這就是北貌,那裡有天子的宗廟。王莽改名為勤田。應肋《 地理風俗記》 說:城在大河以北。河水又東流,沙澗水注入。沙澗水發源於北方的虞山,往東南流經傅岩,流過傅說隱居的石室前面,民間把石室稱為聖人窟。孔安國《 傳》 說:傅說在虞、貌之間隱居,指的就是這裡。傅岩東北十餘里,就是巔轉坂。《 春秋左傳》 所說的從巔轉進入,就指這地方。東、西兩邊有絕澗,左右是幽深的空谷,中間築成一條貫通南北的道路,叫轉橋。傅說隱居在這裡當傭工,殷高宗尋求夢中所見的聖人,終於在這裡得到了他。橋的東北邊有虞原,原上路東有虞城,堯把女兒許配給舜,一F 嫁到虞,就是這地方。周武王把這裡封給太伯的後裔虞仲,稱為虞公。這就是《 晉太康地記》 所說的北虞。城東有山,世人稱為五家家,墓上有虞公廟。《 春秋毀梁傳》 說:晉獻公準備去打貌國,荀息說:您為什麼不拿屈產的馬、垂棘的璧去向虞國借路呢?獻公說:這是晉國的國寶呀!荀息說:那只不過是從中央府庫里拿出來放到外邊府庫罷了。獻公聽了他,待到併吞了歌國,滅亡了虞國,於是又牽了馬、捧了璧回來。璧還是老樣子,但馬的牙齒卻增長了。正像宮之奇所說的,虞、藐兩國互相依存,唇亡齒寒,貌國一亡,虞國也滅了。虞城北邊面對一道長長的山坡,綿延二十來里,稱為虞坂。戴延之說:從上到下,七座山嶺層層相疊。《 戰國策》 說:從前有一匹雄駿的千里馬拉著鹽車在虞坂上坡,背上套著車轅卻遲遲不能前進,這裡大概就是駿馬受困的地點了。橋東北邊的山溪里,有一派細流經西南注入沙澗,亂流奔瀉過大陽城東邊,這是河北郡的治所。沙澗水南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往東流,在左邊與積石溪和土柱溪匯合。二溪都發源於北方的大陽之山,南流注入河水。這座山也通稱薄山。所以《 穆天子傳》 說:天子從簸出發,到己丑那天,往南攀登薄山育轉的山坡,在虞城住宿。

又往東流過砒柱之間,

砒柱是山名。從前大禹治水,凡有山陵阻擋洪水的,就都鑿掉,在這裡也開山以疏通河水。河水分道流泄,在山的兩邊流過,把山夾在中間,看去就像一支水中的石柱,所以叫砒柱。水路開了個大岔口,河水疏導分誰,以形狀來命名,於是也稱為三門。山在藐城東北、大陽城以東。《 搜神記》 說,齊景公在江沈之河渡水,有巨尾張口銜了左邊那匹拉車的馬,沒入水中,眾人都大驚失色、古冶子於是拔劍下水追蹤它,斜行了五里,又逆行了三里,到了砒柱下面,一看原來是一隻巨尾。他斬了巨尾,左手提著尾頭,右臂挾著那匹馬,身輕如燕如鵲,矯捷地騰躍而出,仰天大叫,震得河水倒流了三百步,岸上看的人都以為是河伯。江沈也有寫作江玩的,如果是因地命名的話,就應當在蜀和長沙了。按《 春秋》 ,這兩個地區齊景公都沒到過,那末古冶子也無從施展他的神勇了。劉向為《 晏子春秋》 作序,說古冶子曾講過這樣的話:我曾在河水過渡,巨奄銜住左邊那匹拉車的馬,鑽進砒柱的急流。這時我就追蹤下水殺了它,一看原來是一隻巨奄。他沒有說在江沉,又查閱司馬遷的《 史記》 ,說是景公十二年(前536 ) ,景公會見晉平公;十八年(前.530 ) ,又會見晉昭公。一路上車馬鏇旗浩浩蕩蕩地前進,路經這個渡口。在砒柱追逐巨尾的事也許就發生在這裡。又說:在場觀看的人,以為這是河伯。這記載比說在江沉要好得多了。河伯本來就不是江神,可知記載中的地點是河水。河水右邊有蜻水注入。蜻水發源於河南的盤蜻山,往西北流,水上有橋,俗稱鴨橋;經山澗往東北流,與石晴水匯合。石蜻水發源於石蜻山,此山有兩座丘陵:南陵有夏後皋的墳墓,北陵是文王避風雨的地方。說是山路曲折幽深,峰巒與丘岡夾峙蔭蔽,所以可避風雨。秦準備襲擊鄭國,賽叔進諫而穆公不納。賽叔為他的兒子哀哭,說:我看著他出去,不會再見他回來了!晉人一定會在睛山抵抗的,我在那兒給你收屍吧!孟明果然大敗,秦軍在這裡覆沒。蜻水又北流,左邊匯合了西水,亂流注入河水。河水又東流,千蜻之水注入。這條水發源於南方的千蠟之山,往北流,彎彎曲曲地穿過兩條古道。漢建安年間(196 一220 ) ,曹操西征巴郡、漢中,因怕南路太險,所以在北邊另開了一條路,此後往來旅人大都走這條路了。現在山邊靠近路旁有石碑,碑文說:晉太康三年( 282 ) ,弘農太守梁柳修復舊道。太晴以東,西蜻以西,分明不止一座蜻山。西邊有兩塊岩石,又往南五十步,溪邊有《 恬漠先生翼神碑》 ,這位恬漠先生大概曾在山裡隱居過。水往北流,注入河水。河水兩岸都是山,峰巒巍然高聳,群山翠色重重,上接雲霄。鄭玄按《 地說》 :河水東流,穿過砒柱,衝激著阻礙水流的礁石。今天所謂的砒柱,大概就是這些礁石了。砒柱應當在西河,不大清楚。我認為,鄭玄說得不對,西河並沒有相當的山。從砒柱以下,五戶灘以上,其間流程一百二十里,河中礁石參差屹立,勢與岸上陸地相連,大概也是大禹開鑿過疏通河水的,想來就是所謂阻礙水流的礁石了。這裡的山雖然開鑿過,但仍梗塞著湍急的河水;巨浪衝激礁石,騰起一片雲霧,洶湧的鏇渦狂奔怒溢。這一段共有十九處礁灘,水流又快又急,形勢與三峽相似,觸礁破船,自古以來就使人畏懼。漢鴻嘉四年(17 ) ,楊焉說:從河中上行或下行,苦於砒柱太狹,可把它鑿寬一些。成帝於是就叫楊焉負責開鑿,但剛,鑿到水面以下,就鑿不下去了,水流反而更加湍急兇猛,危害比往常更大。魏景初二年(238 )二月,明帝派都督沙丘部、監運諫議大夫寇慈,率領五千人常年進行治理,清除河道中的阻塞。晉泰始三年(267 )正月,武帝派監運大中大夫趙國、都匠中郎將河東樂世,率領工人五千餘去治理河中險灘。這件事見於《 五戶祠銘》 。以後雖然世世代代都要加工治理,但水流還是奔騰澎湃,波濤洶湧,商船到了這裡,很少不望險躊躇,深感渡河的艱難的,所以有多峽多灘的老話。五戶是灘名,那裡有一座神廟,通稱五戶將軍,也不知是怎么來的。

又往東流過平陰縣北邊,清水從西北流來注人。

清水發源於清廉山的西嶺,世人也叫清營山。水往東南流出山峽,山峽左邊有城,是古代駐防的關隘。清水流過關南,往東流經皋落城北邊。服虔說:這是赤狄的都城。世人叫它倚毫城,大概是因為讀音相近,輾轉失實的結果。《 春秋左傳》 說:晉侯派遣太子申生去攻打東山皋落氏,指的就是這裡。清水與倚毫川水匯合,倚毫川水發源於北山礦谷,往東南流,注入清水。清水又往東流經清廉城南邊,又往東南流,在右邊匯合南溪水。南溪水發源於南山,往東流入清水。清水又東流,與乾棗澗水匯合。澗水發源於石人嶺腳下,往南流,俗稱扶蘇水,又往南流過奸苗以北的馬頭山,也叫白水原,往西南流經垣縣老城北邊。《 史記》 :魏武侯二年(前394 ) ,在安邑、至垣築城,說的就是垣縣。水往西南流,注入清水。這條澗水呈乳白色,起初與清水匯合時,一邊水白,一邊水藍,水色截然不同。清水又往東南流經陽壺城東邊,就是垣縣的壺丘亭。晉把宋的五位大夫遷到那裡居住。清水又往東南流,注入河水。河水又東流,與教水匯合。教水發源於垣縣以北的教山,往南流經輔山。山高三十里左右,山上有水源,不知有多深;山頂周圍五六里,草木稀少。《 山海經》 說:孟門東南有平山,水就發源於山上,潛流到山下。輔山又在王屋山近旁,想來可能就是平山。水往南流經鼓鐘上峽,成為一道高達五丈的瀑布,傾瀉入深淵中。兩岸高峭極了,巍然直上,陡峻如壁;斷崖凌空高舉,高達百餘丈。峰嶺上青松羅列,岩壁上赤石高懸,其間參差錯落地長著些蒼翠的柏樹,互相映襯,色彩鮮麗分明,望去就像圖畫一般。山澗寬約十來步,往南流經鼓鍾川,分成兩條。一條往西北流,一百六十里左右的流程間,高山深谷東回西轉,山徑崎嶇,只能通過單人獨馬。現在聞喜縣東北的谷口,還留有乾河裡老溝,但今天已不再有水了。另一條流經冶官西邊,世人稱為鼓鍾城,城旁還可以撿到當時留下的銅屑和銅錢。城西山岡下有一股大泉水,西流注入山澗,與教水匯合,潛入岩下,南流到下峽。《 山海經》 說:鼓鍾之山,神抵帝台在這裡邀請諸神飲宴,指的就是此山。水從地下重又冒出地面,往南流到西馬頭山,東流為山坡所阻,又潛入地下,往南流了十餘里,重又冒出。此水又稱伏流水,南流注入河水。《 山海經》 說:教山是教水的發源地,南流注入河水。這條水冬季枯涸,夏季才有水流通,實際上是一條枯水河,現在世人還把它叫乾澗。河水又與吵水匯合。吵水發源於新安縣青要山,現在稱為疆山。水往北流,注入河水。《 山海經》 說:青要山是珍水的發源地,說的就是這條水。河水又東流,正回之水注入。這條水發源於驟山,是疆山東邊的丘陵。水往東流,民間稱為疆川水,與石瓜疇川匯合。這條水發源於西北的石澗中,往東南流,注入疆川水。疆川水又往東流經疆冶鐵官東邊,往東北流,注入河水。河水又東流,匯合了庸庸之水。這條水發源於河東垣縣的宜蘇山,俗稱長泉水。《 山海經》 說:水裡有很多黃色的貝類,是伊、洛二水的門戶。水往北流,分成兩條:一條北流注入河水,一條又往東北流,注入河水。河水又往東流經平陰縣北邊。《 地理風俗記》 說:河南平陰縣,從前是晉陰的地方,陰戎就定居在這裡。又說:位於平城以南,所以叫平陰。這是三老董公向高祖進言的地方,陸機所謂白髮滿頭的董史,在我們平陰出謀劃策,就是指這裡。魏文帝把它改名為河陰。河水又與瀟水匯合。漫水發源於垣縣王屋山西邊的海溪,在兩山之間往東南流經一處老城,就是爆關。漢光武帝建武二年(26 ) ,派司空王梁去北方駐守爆關、天井關,攻擊赤眉軍的別校,逼使他們都投降了。獻帝從陝北渡河到安邑,往東出了瀟關,說的就是此關。爆水往西轉彎流經關城南邊,流過積關南邊,又流經苗亭西邊。苗亭就是周朝時的苗邑,又東流注入河水。《 水經》 卻說是清水,不對,那實際上是滌水。

又往東流到鄧城。

鄧城在洛陽西北四十二里,就是舊時的鄧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