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行由·第九節

作者:佚名

慧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糙,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慧能。慧能擲下衣缽於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慧能遂出,盤坐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慧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慧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慧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慧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慧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明禮辭。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慧能辭別了五祖,拔腳往南走,走了兩個月,來到大庾嶺,後面有幾百個人追來,想搶奪證法的袈裟和缽盂。其中一個僧人俗姓陳,名字叫惠明,出家前當過四品的將軍,性格行為粗暴,格外努力追尋我,跑在眾人的前面,趕上了我。慧能把袈裟和缽盂扔在一塊大石頭上,說:“袈裟缽盂只不過是傳法的信物而已,(並不是法本身)怎么能靠強力來爭奪呢?”然後就隱身在草叢林莽中。惠明趕來,卻不拿袈裟缽盂,而喊叫說:“行者啊,行者啊,我是為佛法來的,不是為袈裟來的。”慧能就從隱身處走出來,在盤石上打坐。惠明向我行禮說:“請行者給我講解佛法。”慧能說:“你既然是為佛法而來,你現在就靜下心,杜絕一切俗緣,一點俗念也不要產生,我就給你講說佛法。”惠明沉思靜默了很久,我對他說:“不思想善,也不思想惡,此時此刻,不就是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嗎?”惠明立刻覺悟。他又問我說:“除了剛才說的密語密意外,還有別的密意嗎?”慧能回答說:“我對你說了,就不再是秘密了。你如果能用它來觀照自己,秘密就在你那兒了。”惠明說:“惠明雖然在黃梅修行,卻並沒有省察到自己的本性。今天承蒙您指導教誨,好像人喝水一樣,冷和暖只有自己知道。現在行者您就是我惠明的師傅了。”慧能回答說:“你要是這樣想,我和你都是以黃梅五祖為師,咱們共同努力維護佛法吧。”惠明又問我說:“惠明今後該到哪兒去呢?”我回答說:“逢袁則止,遇蒙則居。”惠明向我行禮後告辭而去。

注釋
①已:語氣虛詞,表示動作結束。
②大庾嶺:山名,江西省大庾縣南和廣東省南雄縣的分界之處,也是一處地理分界標誌,過了嶺就屬於嶺南。
③惠明:即慧明,敦煌本作惠順,俗姓陳,據說是南朝陳宣帝的孫子,但此說有爭議。
④趁及:趕上。
⑤行者:本義是方丈的侍者,後來泛稱修行佛道的人,這裡是對慧能的稱呼。
⑥黃梅:湖北省黃梅縣,弘忍所在地,可代指弘忍。
⑦逢袁則止,遇蒙則居:袁指袁州,今江西省宜春縣;蒙,袁州的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