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智部·總序
【原文】
馮子曰:成大事者,爭百年,不爭一息。然而一息固百年之始也。夫事變之會,如火如風。愚者犯焉,稍覺,則去而違之,賀不害斯已也。今有道於此,能返風而滅火,則雖拔木燎原,適足以試其伎而不驚。嘗試譬之足力,一里之程,必有先至,所爭逾刻耳。累之而十里百里,則其為刻彌多矣;又況乎智之遲疾,相去不啻千萬里者乎!軍志有之:“兵聞拙速,未聞巧之久。”夫速而無巧者,必久而愈拙者也。今有徑尺之樽,置諸通衢,先至者得醉,繼至者得嘗,最後至則乾唇而返矣。葉葉而摘之,窮日不能髡一樹;秋風下霜,一夕零落:此言造化之捷也。人若是其捷也,其靈萬變,而不窮於應卒,此唯敏悟者庶幾焉。嗚呼!事變之不能停而俟我也審矣,天下亦烏有智而不捷,不捷而智者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馮夢龍說:“成大事的人爭的是百年,而不是片刻。然而一時的成敗,卻恰好是千秋成敗的開始。尤其是在事物激變的時候,就會像大火漫天一樣瞬間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愚昧的人往往過不了當前的考驗,如果這樣,哪裡還有千秋大事的成敗可言呢?而真正的智者,能立刻遠離災患,並將那漫天大火消弭。因此,這樣的激變,剛好提供給了智者顯示自己才智的機會。以一里的短距離跑步為例,先到後到雖然相差的時間往往很短;但是十里百里的長路累積下來,所差的時間就會很大。更何況智慧的人和愚蠢的人的遲速差別,本來就要遠遠大於人跑步速度的差異。”兵法中說:“用兵只有笨拙的迅捷,而沒有什麼巧妙的遲緩。”迅捷而不巧妙的,時間長了肯定更笨拙。就像把一壺美酒擺在大街之上,先到的人能暢飲大醉,其次到的人也還能喝到幾杯,至於最後到的人就只能是口乾舌燥地敗興而返了。用人力來摘樹葉,一天一棵樹也摘不完,而秋風一起霜雪一降,一夜之間樹葉就會全部隕落了,天地造化的速捷便是這樣的。人們如果能夠掌握天地造化的意境,則當然能在事物激變的當下靈活應變,而不會在倉促之間束手無策,這便只有真正敏悟智慧的人才可能做到吧!唉,激變的事物是不會停滯下來等人想辦法去應對它的,這是再明白不過的道理。因此,天底下哪有智慧而不敏捷,敏捷而無智慧這回事呢?
注釋
①一息:一呼一吸的短暫時間。
②刻:古時一晝夜為一百刻,一刻相當於今天的十四分二十四秒。
③樽:酒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