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部·卷十五
○蜜
張璠《易注序》曰:蜜蜂以兼採為味。
《韻集》曰:蜜,蜂百草華所作也。
《漢武帝故事》曰:西王母曰:"太上之藥有中華紫蜜、雲山朱蜜。"
《續漢書》曰:天竺國出石蜜。
《東觀漢記》曰:世祖嘗與朱祐共買蜜合藥。後上追念之,即賜祐白蜜一石,問:"何如在長安時共買蜜乎。"
《吳書》曰:袁術為雷薄等所距,士眾絕糧。時盛暑,欲得蜜漿,又無蜜,坐床嘆息良久,乃大咤曰:"袁術至於此乎!"
《吳歷》曰:孫亮使黃門至中藏取蜜漬梅,蜜中有鼠矢。召問藏吏曰:"黃門從汝求蜜耶?"吏曰:"向求蜜,實不敢與。"黃門不服,亮曰:"此易知耳。"令破鼠矢,矢里燥。亮曰:"若久在蜜中,中外當俱濕;里燥,必是黃門所為。"黃門首服。
《晉令》曰:蜜工收蜜十斛,有能增煎二升者,賞谷十斛。
《晉太康起居注》曰:尚書令荀勖嬴毀,賜石蜜伍斤。
《齊書》曰:明帝元好〈蟲逐〉姨,以銀缽盛蜜漬之,一食數缽。
又曰:陶弘景永明十年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詔許之,賜以束帛,敕所在月給茯苓伍斤、白蜜貳斤,以供服餌。
《梁書》曰:任昉為新安太守。郡有蜜嶺及楊梅,舊為太守所采。昉以冒險多物故,即時停絕。
又曰:傅昭為臨海太守。郡有蜜岩,前後太守皆自封固,專收其利。昭以周文之囿與百姓共之,大可喻小,乃教勿封。
《梁四公記》曰:高昌國遣使貢刺蜜,帝命傑公迓之,謂其使曰:"刺蜜是鹽城所生,非南平城者。"使者曰:"其年風災,刺蜜不熟,故爾。"帝問傑公何得知,對曰:"南城羊刺無葉,其蜜色明白而味甘;鹽城羊刺葉大,其蜜色青而味薄。以是知蜜之偽耳。"
《唐書》曰:蕃胡國出石蜜,中國貴之。上遣使往摩伽池國取其法,令揚州煎諸蔗之汁,於中廚自造焉,色味逾於西域所出。
《神仙傳》曰:飛黃子服中嶽石蜜及紫粱,得仙。
王孚《安成記》曰:郡東有山,百姓呼曰蜜崗,產蜜焉。(《仙經》云:蜜為眾口芝。)
《荊州圖記》曰:赤馬山有蜜房二百所,羅綴相望,因名曰百房。
《異物志》曰:交址草,滋大者數寸,煎之凝如冰,破如博棋,謂之石蜜。
《涼州異物志》曰:石蜜之茲,甜於浮萍。非石之類,假石之名。實出甘柘,變而凝輕。(甘柘似竹,味甘。煮而曝之,則凝如石而甚輕。)
《范子》曰:白密出隴西天水。
《本草經》曰:石蜜,一名飴。
《吳氏本草》曰:食蜜生武都谷。
劉根《墨子枕中記鈔》曰:百花醴蜜。
《楚辭·招魂》曰:瑤漿蜜勺,(勺,沾也)實羽觴。
左思《蜀都賦》曰:蜜防郁毓被其阜。(漢昌縣多野蜂蜜蠟。)
郭珍《蜜賦》曰:繁布金房,疊稱王室。咀爵滋液,釀以為蜜。散似甘露,凝如割肪。冰鮮玉潤,髓滑蘭香。
魏文帝《與孫權書》曰:今因趙咨奉石蜜五餅。
又《與朝臣詔》曰:南方龍眼、荔支,寧比西國葡萄、石蜜?
又曰:新城孟太守道:蜀豬肫雞鶩,味皆淡,故蜀人作食喜著飴蜜。
○沙餳
張衡《七辯》曰:沙餳、飴、石蜜,遠國貢儲。
盛翁子《與劉頌書》曰:沙餳,西垂之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