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腐部
子猶曰:天下事被豪爽人決裂者尚少,被迂腐人擔誤者最多。何也?豪爽人縱有疏略,譬諸鉛刀雖鈍,尚賴一割。迂腐則塵飯土羹而己,而彼且自以為有學、有守、有識、有體,背之者為邪,斥之者為謗,養成一個怯病天下,以至於不可復而猶不悟。哀哉!雖然,丙相、溫公自是大賢,特摘其一事之迂耳。至如梁伯鸞、程伊川所為,未免已甚,吾並及之,正欲後學大開眼孔,好做事業,非敢為邪為謗也。集《迂腐》第一。
問牛
丙吉為丞相,嘗出,逢斗者,死傷橫道。吉過之不問。已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里矣?”掾吏謂丞相前後失問。吉曰:“民斗相殺傷,長安令、京兆尹職所當禁備逐捕,歲竟,丞相課其殿最,奏行賞罰而已。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於道路間也。方春,少陽用事,未可太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氣失節,恐有傷害。三公典調陰陽,職所當憂,是以問之。
死傷橫道,反不乾陰陽之和,而專討畜生口氣,迂腐莫甚於此。友人詰余曰:“誠如子言,漢人何以吉為知大體?”余應曰:“牛體不大於人耶?”友人大笑。
驅驢宰相
王及善才行庸鄙,為內史,時謂“鳩集鳳池”。俄遷右相,無他施設,唯不許令史輩將驢入台,終日驅逐。時號“驅驢宰相”。
驅驢出堂,正存相體。
彈發御史
宋御史台儀:凡御史上事,一百日不言,罷為外官。有王平,拜命垂滿百日,而未言事。同僚訝之,或曰:“王端公有待而發,必大事也。”一日聞進札子,眾共偵之,乃彈御膳中有發。其彈詞曰:“是何穆若之容,忽睹鬈如之狀。”
王躬是保,忠孰大焉,是學丙吉樣子。
鵝鴨諫議
高宗朝,黃門建言:“近來禁屠,止禁豬羊,聖德好生,宜並禁鵝鴨。”適報金虜南侵,賊中有“龍虎大王”者甚勇。胡侍郎云:“不足慮!此有‘鵝鴨諫議’,足以當之。”
我朝亦有號“蝦蟆給事”者,大類此。
成、弘、嘉三朝建言
成化間,一御史建言順適物情,云:“近京地方,行役車輛騾驢相雜。騾性快力強,驢性緩力小。今並一處驅馳,物情不便,乞要分別改正。”弘治初,一給事建言處置軍國事,云:“京中士人好著馬尾襯裙,因此官馬被人偷拔鬃尾,有誤軍國大計,乞要禁革。”嘉靖初,一員外建言崇節儉以變風俗,專論各處茶食鋪店所造看桌糖餅:“大者省功而費料,小者料小而費功,乞要擘畫定式,功料之間,務在減省,使風俗歸厚。”
極小文章,生扭在極大題目上。“肉食者鄙”,信然!
宋羅江
慶曆中,衛士震驚宮掖,尋捕殺之。時台官宋禧上言:“此失守於防閒故耳。聞蜀羅江狗赤而尾小者,其儆如神。須詔索此狗,豢於掖庭,以備倉卒。”時號為“宋羅江”。
凡亂吠不止者,皆羅江也,何必曰“無若宋人然”?
羅擒虎、張尋龍
嘉靖中,察院羅相上言:“越州多虎,乞行下措置多方捕殺。”正言張次賢上言:“人盤嶺乃禁中來龍,乞禁行人。”太學諸生遂有“羅擒虎”、“張尋龍”之對。
引《月令》
甘延壽、陳湯既斬郅支單于首,請懸頭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丞相匡衡議:“《月令》:春,掩骼埋胔之時。宜勿懸。”
還問他斬郅支首是何時?恐不合秋後行刑之律。
諫折柳
程頤為講官。一日講罷,未退,上偶起憑欄,戲折柳枝。頤進曰:“方春發生,不可無故摧拆。”上擲枝於地,不樂而罷。
遇了孟夫子,好貨、好色都自不妨。遇了程夫子,柳條也動一些不得。苦哉,苦哉!
賢良相面
唐肅宗時初詔賢良,一征君首應。上極喜,召對。無他詞,但再三瞻望上顏,遽奏曰:“微臣有所見,陛下知不?”上曰:“不知。”對曰:“臣見聖顏瘦於在靈武時。”上曰:“宵旰所致耳。”舉朝大笑。帝亦知其為妄人,恐塞賢路,乃除授一令。
舉朝官員,還有不管皇帝肥瘦的。此賢良較勝,只怕作令後,反不管百姓肥瘦耳。
京兆尹禱雨
唐代宗朝。京兆尹黎乾以久旱祈雨,於朱雀門街造土龍一具,悉召城中巫覡,以身雜入,共舞於龍所。觀者嗤笑。彌月不雨,又請禱於文宣王廟。上聞之,戲曰:“丘之禱久矣。”
請禪天下
孝昭時,泰山萊蕪山南洶洶有數千人聲。民視之,有大石自立,高丈五尺。又上林苑中,大柳樹斷枯臥地,亦自立生。眭孟推《春秋》之意,以為“石立柳生,當有從匹夫為天子者。”即說曰:“董仲舒有言:‘雖有繼體守文之君,不害聖人之受命。’漢家堯後,有傳國之運。漢帝宜誰差天下,求索賢人,禪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如殷、周二王后,以承順天命。”使友內官長賜上此書。霍光惡其妖言惑眾,誅之。
此等建言,非漢人不敢,然迂亦甚矣!
卦宜娛樂
宋侍讀林瑀,自謂洞於《周易》,嘗以仁宗時合《易》之《需》:“《需》之象曰:‘君子以飲食宴樂’。須頻宴遊,務娛樂,始合卦體,而天下治。”仁宗駭其說,斥之。
飲食宴樂,人主自會,不須相勸。
哭天
漢兵盛,莽憂甚,不知所出。崔發言:“《周禮》及《春秋》:國有大災,則哭以厭之。故《易》稱‘先號咷而後笑’。宜哭天求救。”莽乃率群臣至南郊,陳其符命本末,因搏心大哭,氣盡,伏而叩頭。又作告天策千餘言。諸生小民令旦夕哭,為設餐粥,凡能誦策文者,除以為郎,至五千餘人。漢兵入都門,宮中火,莽避火宣室前殿,火輒隨之,宮人號呼。時莽紺袀服帶璽韍,持虞帝匕首,天文郎按栻於前,時日加某,莽鏇席隨斗柄而坐,曰:“天生德於予,漢兵其如予何!”
《孝經》可退賊、息訟、卻病
張角作亂,向栩上便宜:“不須興兵,但遣將於河上,北向讀《孝經》,賊自消滅。”
趙韓王以半部《論語》定天下,《孝經》何不可破賊?
國初有孝子王漸,作《孝經義》五十卷,事亦該備。而漸性鄙朴,凡鄉里有斗訟,漸即詣門高聲誦《義》一卷。後有病者,亦請漸誦書。
修身為本
藩司吳夢蜚家有怪,時出以竊飲食,間竊衣飾金銀。吳厭苦之,偶訴監司徐公。徐曰:“邪不勝正。”朱書“修身為本“四大字,令帖堂中。鬼見,拍手揶揄,且出穢語。徐大怍。
迂腐有種
唐昭宗時,鄭棨為相。太原兵至渭北,天子竭於攘卻之術。棨奏對,請於文宣王諡號中加一“哲”字。後棨孫珏相梁末帝。唐莊宗兵入汴,帝惶恐不知所為。珏獻一策:“願得陛下傳國寶,馳入唐軍,以緩其行,而待救兵之至。”帝曰:“寶不足惜,顧卿之行能了事否?”珏俯首徐思曰:“但恐不易耳!”
是祖是孫。
開元間,上東封泰山。歷城令杜豐辦供應,以為從幸人多,設有不虞,倉卒不備,乃造兇器三十具,置諸行宮,光彩赫然。有刺史駭謂:“主上封岳祈福,誰造此不祥?”將索治豐。豐逃臥妻床下,詐死得免。時豐子杜鍾為兗州參軍,掌廄馬芻豆,曰:“御馬至多,臨日煮之不給,不若先辦。”乃煮粟豆二千餘石,熱納窖中,及至,皆臭敗矣。
是父是子。
治平之學
元胡石塘應聘入京,世祖召見,不覺戴笠傾側。及問所學,對曰:“治國平天下之學。”上笑曰:“自家一笠尚不端正,又能平天下耶?”竟不用。
陳蕃不掃一室,為欲掃清天下。石塘不正笠,意者志不在一笠也。惜哉不以此對!袁鳧公曰:“爾時方溫《大學》,想不到此。”
王安石笑(老版做舒太守笑)
舒王(老版做玉)性耽經史,對客語,未嘗有笑容。知常州日,值賓僚大會,倡優在庭,公忽大笑。僚佐呼優,犒之曰:“汝能使太守開顏,真可賞也!”一人竊疑公笑不由此,乘間問公。公曰:“疇日席上,偶思《鹹》、《恆(老版作常)》二卦,豁悟微旨。自喜有得,故不覺發笑耳!”
對賓客宜思《同人》卦,對酒食宜思《需》卦。可惜一笑,殊不切景。
許子伯哭
許子伯與友人言次,因及漢無統嗣,幸臣專朝,世俗衰薄,賢者放退,慨然據地悲哭。時稱“許伯哭世。”
卓老曰:“人以為淡,我以為趣。”子猶曰:“杞人恐天墜,漆室愁魯亡。若遇許子伯,淚眼成湘江。”
孝泌
江泌,字士深,有孝行,族有與泌同名者,世謂為“孝泌”以別之。然菜不食心,謂其有生意。衣敝多虱,以綿置壁前;恐虱飢死,復置衣中。
五穀都有生意,何以獨食?為一虱大費周折,又可笑!
郭逵將略
郭逵伐交州,行師無紀律,其所措置,殆可笑也。進兵有日矣,乃付諸將文字各一大軸,謂之將軍下令,字畫甚細,節目甚繁。又戒諸將不得漏泄。諸將近燈火竊觀之。徐禧嘗見之,云:“如一部《尚書》多,禧三日夜讀之,方竟。則諸將倉卒之際,何暇一一也?內一事云:‘一、交人好乘象,象畏豬聲,仰諸軍多養豬,如象至,則以錐刺豬,豬既作聲,象自退走。’”
反支日忌日
王莽敗,張竦客池陽。知有賊,當去,會反支日,不去,因為賊所殺。
反支果是凶日,在家且得禍,何況出行!
涇州書記薛昌緒,天性迂僻。梁師入境,涇帥宵遁,臨行攀鞍,忽記曰:“傳語書記,速請上馬!”連促之,薛自匿草庵下,出聲曰:“傳語太師:但請先行,今日辰是某不樂!”涇帥怒,使人提上鞍鞽,捶其馬而逐之,尚以物蒙其面,云:“忌日禮不見客。”
好個薛迂僻,忌日草庵匿。不見客,寧見賊!
檢譜角牴
江陵顧雲,偶於市上收得孔明兵書,遂負可將十萬,吞併四海。每至論兵,必攘袂叱吒,若真對大敵,時謂之“檢譜角牴”。
《雜俎》載賭錢咒云:“伊諦彌諦,彌揭羅諦。”念滿萬遍,呼骰色隨意而轉。有趙生者信之。誦至千,喜曰:“亦足小勝!“遂與人決賭,連呼不驗,喪資而返。顧云何以異此。
奇技自獻
新莽時,博募奇技可以攻匈奴者,將待以不次之位。言便宜者以萬數。或言能渡水不用舟楫,連馬接騎,濟百萬師。或言不持斗糧,服藥物,三軍不飢。或言能飛,一日千里,可窺匈奴。莽試之。取大鳥翮為兩翼,頭與身皆著毛,通引環紐,飛數百步,墮。莽猶欲獲其名,皆拜理軍。
李晟、張一中談兵
成化二年,都察院經歷李晟言邊務兵機各五事。以薦用舊臣,非所宜言,降調為通判。弘治元年,復上疏,言“臣學兵法四十年,得其奇要”。上《戰法》一篇、《急務》二篇,高自稱許。上命工部試造戰車弓弩,俱不可用,坐虛廢錢糧,降四級,為雲南曲靖衛知事。十年,復上疏言邊事,稍遷都察院照磨。十五年,遷鄖陽府撫民同知,不肯行。明年,復上疏,願邊方自效,得旨候有西北邊兵備員缺推補。正德四年,冒候缺兵備僉事上書,獻《安攘六論》。下兵部,參其大言無實,垂老不悟,姑免罪,放回閒住。八年,再冒銜上兵書五種,仍放回。史稱其所制全身鐵甲,工部鑄而俾試之,行數步輒仆焉。
王弇州云:晟既姓李,而名同西平,其小時雅自負矣。據其弘治元年疏,學兵法已四十年,當亦不下五十。至正德八年,且八十餘,而氣不少沮,亦人妖哉!
張進士一中,初名寬,湖廣襄陽人。流賊犯襄陽,寬以翰林檢討自乞贊軍務,建策驅流人還鄉,累死者以千萬計。尋升按察僉事,坐貪淫革職。至是北虜犯塞,潛來京師,上疏請易旗號盔甲皆為黃色,牌面皆作虎形,曰:“黃為中央之土,以克北方之水。虎驚胡馬之目,見必俱退,然後以神槍藥箭射之。”且自謂秘機,不敢詳於副封,奏疏乞留中不出。下兵部,參其庸妄乾進,罷之。
獻策官街
高郵學正夏有文,弘治末獻書闕下,曰“萬世保豐永亨管見”。上嘉之,更“管見”二字曰“策”。夏遂書官銜雲“獻萬世保豐永亨管見天子改為策字高郵州學正夏有文”。
劉、王辱罵
劉寬嘗坐客,遣蒼頭市酒。去久,大醉而還。客不堪之,罵曰:“畜產!”寬須臾遣人視奴無恙否,顧左右曰:“此人被罵畜產,辱莫甚焉,吾懼其自殺耳。”
王昕在東萊,獲殺其同行侶者,詰之,未服。昕從容謂曰:“彼物故不歸,卿無恙而返,何以自明?”邢邵見文襄,北齊高澄。說此以為笑樂。昕聽聞之,詣邵曰:“卿不識造化!”還謂人曰:“子才應死,我罵之極深。”
罰人食肉
李載仁,唐之後也。避亂江陵,高季興署觀察推官。性迂緩,不食豬肉。一日將赴召,方上馬,部曲相毆。載仁怒,命急於廚中取餅及豬肉,令相毆者對餐之。復戒曰;“如敢再犯,必於豬肉中加之以酥!”
河南令
宋子京留守西都,有同年為河南令,好述利便。以農家藝麥費耕耨,改用長錐刺地下種,自旦至暮,不能一畝。又值蝗災,科民畜雞,云:“不唯去蝗之害,兼得畜雞之利。”克(老版作剋)期令民悉呈所畜。群雞既集,紛然格鬥,勢不能止,逐之飛走,塵埃障天。百姓喧闐不已,相傳為笑。
據《孟子》,則畜雞極是王政,但恨不得雞坊小兒作都司晨耳。
歸、王吏治
歸太僕有光謫官吳興。每治事,胥吏輩環擠案旁,幾不容坐。歸以硃筆飽蘸,捉向諸人,曰:“諸君若不速退,我便灑將來也!”合堂大笑。
吾蘇王中吳先生,厚德而拙於吏治。由鄉科為縣令,每視事有疑,輒密緘條紙,質之記室。一日拆封,見吏匿銀,怪之,亟為傳問,得教云:“此弊也,宜重懲。”王為點頭。久之拆完,王問吏何以匿銀,吏堅諱。搜之不得,怒責十板。既退,余怒未息,述諸記室。記室曰:“何不監追贓物,而輕釋乃爾!”王搖首曰:“使不得!責至七八板時,彼羞極,面俱發赤矣!”
掾史養名
漢朱博遷琅琊太守。齊部舒緩養名,博新視事,右曹掾史皆移病臥。博問其故,對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輒遣吏存問致意,乃敢起就職。”博奮髯抵幾曰:“齊兒欲以此為俗耶!”皆斥罷之,白巾走出府門。郡中大驚。
不禁盜墳
一朝士賦性甚迂,知河中府龍門縣。有薛少卿者,寄籍於縣,墳塋松檟忽經盜砍,因詣縣投牒陳訴。朝士判曰;“周文王之苑囿,尚得芻蕘,薛少卿之墳塋,乃禁樵採?”
昌州佳郡
李丹授昌州倅,以去家遠,乃改鄂州。彭淵材聞之,吐飯大步往謁李,曰:“誰為大夫謀?昌,佳郡也?”李驚曰:“何以知其佳?”淵材曰:“海棠無香,昌州海棠獨香,非佳郡乎?”
淵材嘗言:“平生就死無恨,唯有五事不甘耳!”人問其故。淵材曰:“第一恨鰣魚多骨,第二恨金橘太酸,第三恨菁菜性冷,第四恨海棠無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詩。”聞者大笑。
忌諱
宋文帝。好忌諱,文書上有凶敗喪亡等字,悉避之。改【馬咼】字為馬邊瓜,以【馬咼】字似禍故也。移床修壁,使文士撰祝,設太牢,祭土神。江謐言及“白門”,上變色曰:“白汝家門!”後梁蕭詧惡人發白。漢汝南陳伯敬終身不言“死”。
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中為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筯為“快兒”,幡布為“抹布”。諱離散,以梨為“圓果”,傘為“豎笠”。諱狼籍,以郎槌為“興哥”。諱惱躁,以謝灶為“謝歡喜”。此皆俚俗可笑處。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稱“快兒”者。
謝在杭云:余所見縉紳中有惡鴉鳴者,日課吏卒左右,彀弓挾彈,如防敵然。值大雪,即不出,惡其白也。官文書一切“史”字、“丁”字、“孝”字、“老”字,皆禁不得用。
湖友華濟之常言:其郡守某忌諱特甚。初下車,丁長孺來謁賀。怒其姓,拒之再三。涓人解其意,改丁為千,乃欣然出見。一日御史台有大獄當讞,牘中有病故字,吏以指掩之,守見文義不續,以筆擊去吏指。忽睹此字,勃然色變,急取文書於案桌足下鏇轉數次,口誦“乾元亨利貞”。合堂匿笑。
柳冕為秀才,性多忌諱,應舉時,有語“落”字者,忿然見於詞色。僕夫犯之,輒加箠楚。常謂安樂為“安康”。聞榜出,遣仆視之。須臾,仆還,冕迎門曰:“得否?”仆曰:“秀才康了。”
龍驤多諱
《厭勝章》言:“梟乃天毒所產鬼,聞者必罹殃禍。急向梟連吐十三口,然後靜坐,存北斗一時許,可禳焉。”漢蒙州刺史龍驤,武人,極諱己名。又父名唶,子名邛,亦諱之。故郡人呼梟曰“吐十三”,鵲曰“喜奈何”,蛩曰“秋風”。部屬私相告云:“使君祖諱飯,亦當稱甑粥耶?”
諱父名
則天父名彠,改華州為秦州。章憲太后父名通,改通州為同州。朱溫父名誠,以其旁類戊,改戊己為武己。楊行密父名怤,與夫同音,凡御史大夫,光祿大夫,皆去“夫”字。
御史大、光祿大,是何官銜?何不曰大御史、大光祿?
唐李賀以父名晉,終身不舉進士。
韓昌黎曰:“父名晉,不舉進士。若父名仁,子遂不得為人乎?”陳錫玄曰:“此諱而近愚者也。”杜衍帥并州,吏請家諱。公曰:“我無諱,諱取枉法贓耳!”斯則達人大觀。
袁德師,給事中高之子。九日出糕啖客,袁獨悽然不食。北齊劉臻性好啖蜆,以音同父諱,呼為扁螺。
范曄以父名泰,不拜太子詹事。
呂希純以父名公著,辭著作郎。
劉溫叟父名岳,終身不聽樂,不游嵩、華。
徐積父名石,平生不用石器,不踐石。遇石橋,使人負之而趨。
王逸少父諱正,每書正月為初月,或一月。而其名諸子曰徽之、獻之、操之,其孫又名直之。三世同用“之”字,此更不可解。
諱己名
田登作郡,怒人觸其名,犯者必笞,舉州皆謂燈為“火”。值上元放燈,吏揭榜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俗語云:“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本此。
宋宗室有名宗漢者,惡人犯其名,謂漢子曰“兵士”,舉宮皆然。其妻供羅漢,其子授《漢書》,宮中人曰:“今日夫人召僧供十八大阿羅兵士,太保請官教點兵士書。”
石虎時,號虎為“王猛”。朱全忠時,號鍾為“大聖銅”。又李甘家號柑子為“金輪藏”。楊虞卿家號魚為“水花羊”。陸先家號牛為“鈍公子”,李棲筠家號犀為“獨筍牛”。俱以避諱故也。至如天成、長興中,稱牛曰“格耳”,則以屠牛禁嚴,特隱其名。而僧家謂酒為“般若湯”,魚為“水梭龍”,雞為“鑽籬菜”。巧言文過,尤可惡也。
求七十二世祖墳
熊安生在山東時,或誑之曰:“某村故冢,是晉河南將軍熊光。去今七十二世,內有碑,為村人埋匿。”安生掘地求之,不得,連年訟焉。冀州長史鄭大讙判曰:“七十二世,乃羲皇上人;河南將軍,晉無此號。”安生率其族向冢而號。
束帶耕田
原平墓下有數十畝田,不屬原平。每農月,耕者袒裸。原平不欲使慢其墳墓,乃歸賣家資,買此田。三農之月,輒束帶垂泣,躬自耕墾。
古者諸侯籍田,冕而青紘,躬秉耒以耕,亦如此光景。
束帶應兄語
劉祭酒弟璡,方軌正直。祭酒嘗夜呼璡,欲與共語。璡不時答,下床著衣立,然後應。祭酒怪其久。璡曰:“向束帶未竟。”
王、劉莊臥
王文公凝靖修重,德冠當世。每就寢息,必叉手而臥,以夢寐中恐見先靈也。
見先靈更須衣冠束帶、俯首鞠躬,何但叉手?
五代劉詞,常被甲枕戈而臥。謂人曰:“吾以此取富貴,豈可一日輒忘?”
中進士的,便當席書寢硯;做財主的,便當臥糞寢灰。
讀父書
顧愷讀父書,每句應諾。見《韻府》
敬妻
樊英常病臥便室中,英妻遣婢拜問,英答拜。或問之,英曰:“妻,齊也。”
唐薛昌緒與妻會,必有禮容,先命女僕通語再三,然後秉燭造室,至於高談虛論,茶果而退。或欲就宿,必請曰:“某以繼嗣事重,輒欲卜其嘉會。”候報可,方入,禮亦如之。
妻犯齋禁
周太常澤,字稚都,清潔守禮。嘗臥病齋宮。妻窺問所苦,周以為乾犯齋禁,大怒,收送詔獄。時人為之語曰:“生世不諧,作太常妻。一歲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齋,一日不齋醉如泥。”
《百忌歷》
李戴仁性迂緩,娶閻氏,年甚少,與之異室,私約曰:“有興則見。”一夕,閻忽叩戶。戴仁急取《百忌歷》看之,大驚曰:“今夜河魁在房,不可行事,謝到而已。”閻慚去。
又漢陳伯敬,與妻交合,必擇時日,遣媵御將命,住複數四。
拱手對妾
溫公未有子,清河郡君為置一妾。一日,乘間俾盛飾送入書房。公略不顧。妾思所以嘗之,取一帙問曰:“中丞,此是何書?”公拱手莊色對曰:“此是《尚書》。”妾乃逡巡而退。
問安求嗣
《國朝史余》云:陳獻章入內室,必請命於太夫人,曰:“獻章求嗣。”顧主事餘慶面質之,因正色曰:“是何言?太夫人孀婦也!”陳嘿然。常熟周木,嘗朝叩父寢室。父問誰,曰:“周木問安。”父不應。頃之,又往,曰:“周木問安。”父怒起,叱之曰:“老人酣寢,何用問為?”時人取以為對,曰:“周木問安,獻章求嗣。”
不近妓
王琨性謹慎。顏師伯豪貴,設女樂要琨,酒炙皆命妓傳行。每及琨席,必令致床上,回面避之,俟其去,方敢飲啖。
此等客,顏不必請;此等席,王不必赴。
蔡君謨守福唐時,會李太伯與陳烈於望海亭,以歌者侑酒,方舉板一拍,陳驚怖越席,攀木逾牆而去。
又是一個“陳驚座”!
楊忠襄公邦乂,少處郡庠,足不涉茶房酒肆。同舍欲壞其守,拉之出飲,託言朋舊家,實娼館也。公初不疑,酒數行,娼艷妝而出。公愕然趨歸,取其衣焚之,流涕自責。
心中有妓
兩程夫子赴一士夫宴,有妓侑觴。伊川拂衣起,明道盡歡而罷。次日,伊川過明道齋中,慍猶未解。明道曰:“昨日座中有妓,吾心中卻無妓。今日齋中無妓,汝心中卻有妓。”伊川自謂不及。
欲黥妓面
江東有縣尹,欲黥妓女之面,以息誨淫之風。咨訪邑中長者。曰:“曾伏觀祖訓有云:子孫做皇帝,不用黥刺剕劓閉割之刑。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犯人凌遲,全家處死。”縣尹乃悚然流汗,事遂寢。
李退夫穢語
宋沖晦處士李退夫者,為事矯異,居京師北郊。一日種胡荽,俗傳口誦穢語則茂,退夫撒種,密誦曰“夫婦之道,人倫之本”云云,不絕於口。忽有客至,命其子畢之。子執余種曰:“大人已曾上聞。”故皇祐中館閣或談語,則曰;“宜撒胡荽一巡。”
夫婦果是穢語,處士不錯。肖胤雅言,便令胡荽不茂。
雅言
李獻臣好為雅言。知鄭州時,孫次公為陝漕,罷,赴闕,先遣一使臣入京。所遣乃獻臣故吏,到鄭庭參,獻臣甚喜,欲令左右延飯,乃問之曰:“餐來未?”使臣誤意餐者謂次公也,遽對曰:“離長安日,都運己治裝。”獻臣曰:“不問孫待制,官人餐來未?”其人慚沮而言曰:“不敢仰昧,為三司軍將日,曾吃卻十三。”蓋鄙語謂遭杖為餐。獻臣掩口曰:“官人誤也,問曾與未曾餐飯,欲奉留一食耳。”
本欲雅言,自費唇舌。
汪司馬南溟喜摹古。一日其媳與夫競寵,割去夫勢。僮倉惶趨報。坐客驚問,汪徐徐應曰:“兒婦下兒子腐刑。”
崑山周用齋不識道路,每至轉彎,必拱立道左,向人曰:“問津。”負擔者不解其義,因指義井與之。
誦經稱小人
燕北風俗,不問士庶,皆自稱“小人”。宣和間,有遼國右金吾衛上將軍韓正歸朝,授檢校少保節度使,對中人以上說話,即稱“小人”,中人以下,即稱“我家”。每日到漏舍誦《天童經》數十遍,其聲朗然。且云:“對天童豈可稱我?”自“皇天生我”以下二十餘句,凡稱“我”者,皆改為“小人”:“皇天生小人,皇地載小人,日月照小人,北斗輔小人”云云。誦畢,讚嘆云:“這天童極靈聖。”傍一人云:“若無靈聖,如何持得許多小人耶?”
雅與不雅,總成迂腐。
《匍匐圖》
福州陳烈,動遵古禮。蔡君謨居喪莆田,烈往吊之。將至境,語門人曰:“《詩》云:‘凡民有喪,匍匐救之。’今將與二三子行此禮。”於是烏巾斕鞟,偕二十諸生望門以手據地,膝行號慟而入。婦人望之皆走。君謨匿笑受吊。即時李遘畫《匍匐圖》。
滅灶
梁伯鸞少孤,嘗獨止,不與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伯鸞及熱釜炊。伯鸞曰:“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滅灶更燃之。
事莫妙於善因。伯鸞心術,未免太冷。
懷糒
《物理論》云:呂子義,當世清賢士也,有舊人往存省,嫌其設酒食,懷乾糒而往。主人榮其降己,乃盛為饌。義出懷中乾糒,求一杯冷水而食之。
飲食必以錢
《風俗通》云:安陵清者郝仲山,每飲馬渭水,投三錢於水中。穎川郝子廉亦然。又郝嘗過姊家飯,密留五十錢席下而去。《後漢書》:范丹嘗看姊病,設食,丹出門留錢百文。姊追送之。丹見里中芻稾(老版做藁)僮更相怒曰:“言汝清高,豈范史雲輩乎!”丹嘆曰:“吾之微志,乃在僮豎之口。不可不勉!”遂棄錢而去。
別駕拾桑
隋趙軌為齊州別駕,東鄰有桑椹落其家,軌悉拾還之。
別駕亦有公事,哪得此閒工夫?後周張元,性廉潔。南鄰有杏二樹,杏熟,多落元園中,悉拾以還主。子猶曰:這又是趙軌作俑。
卻衣
軒惟行名輗,鹿邑人,清介,四時一布袍。嘗督漕淮上,嚴冬忽墮水,援出裹被坐。有司急進衣,卻去,竟俟衣乾。
幸有被裹,不然,不學陳三凍殺乎?
埋羹
王璡為寧波守,自奉儉約。一日見饌兼魚肉,大怒,命撒(疑為撤)而瘞之。世號“埋羹太守。”
太好名,太作業。
珠玉報
貴州廉使孔公,苦節自勵。土官以明珠寶玉來獻,公悉於堂上椎碎之,遂為土官下火蠱。行抵浙江,火自口出,高數丈而死。
不受可也,椎碎何說?暴殄天物,死宜矣。
仇、管省過
郭林宗謂仇季知曰:“子嘗有過否?”季知曰:“吾嘗飯牛,牛不食,鞭牛一下,至今戚戚耳!”
管寧泛海,舟覆,曰:“吾嘗一朝科頭,三晨晏起,過必在此!”
顧協
《北史》:顧協少時,將聘舅息女,未成婚而協母亡。免喪後,不復娶。年六十餘,此女猶未他適。協義而迎之,卒無嗣。
此等嫁娶,是亦不可以已乎!
吳徵士學問
吳徵士與弼,一日出獲,手為鐮傷,流血不止。舉視傷處,曰:“若血不即止,而吾收之,即是為爾所勝。”言已而獲如故。又往游武夷,過逆旅,索宿錢至多三文。堅不與。或勸之,曰:“即此便暴殄天物!”乃負擔夜去。
吳康齋召至京師,常以兩手大指食指作圈,曰:“令太極常在眼前。”長安浮薄少年競以蘆菔投其中,戲侮之,公亦不顧。
太極冤
婁諒自負道學,佩一象環,名太極圈。桑悅怪而作色曰:“吾今乃知太極扁而中虛!”作《太極訴冤狀》,一時傳誦。
心學二圖
天順初,漳州布衣陳剩夫,名真晟,詣闕獻“心學二圖”。其一為《天地聖人之圖》:大書一“心”字,以上一點規而大之,虛其中曰“太極”,左曰“靜”,作十六點黑,右曰“動”,作十六點白;自是如鏇螺狀,凡十點彎而向左;又各作十八點,如前而大,每一點包二卦,以為“太極生生之義盡於此矣”。其一為《君子法天之圖》,亦大書一“心”字,其上點規而大之,虛其中曰“敬”,左曰“靜”,右曰“動”,各作互圓相入,左半黑而白,白復黑,右半白而黑,黑復白,即太極之陰陽動靜也。下禮部,掌部事侍郎鄒乾不知說云何,為寢其事。
萬物一體
一儒者談“萬物一體”。忽有腐儒進曰:“設遇猛虎,此時何以一體?”又一腐儒解之曰:“有道之人,尚且降龍伏虎,即遇猛虎,必能騎在虎背,決不為虎所食。”周海門笑而語之曰:“騎在虎背,還是兩體,定是食下虎肚,方是一體。”聞者大笑。
茶具
范蜀公與溫公游嵩山,以黑木盒盛茶。溫公見之,驚曰:“景仁乃有茶具耶!”
謝在杭曰:“一木盒盛茶,何損清介,而至驚駭。宋人腐爛乃爾!”子猶曰:“此箕子啼象箸之意也。”
裝胡桃
相國吳石湖一日宴客,以胡桃裝就而後籠罩。公屢裝不就。一僮先以桃下罩,用碟盛起。公撫膺嘆曰:“民偽日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