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明堂位

作者:佚名

昔者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天子負斧依南鄉而立;三公,中階之前,北面東上。諸侯之位,阼階之東,西面北上。諸伯之國,西階之西,東面北上。諸子之國,門東,北面東上。諸男之國,門西,北面東上。九夷之國,東門之外,西面北上。八蠻之國,南門之外,北面東上。六戎之國,西門之外,東面南上。五狄之國,北門之外,南面東上。九采之國,應門之外,北面東上。四塞,世告至。此周公明堂之位也。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卑也。

昔殷紂亂天下,脯鬼侯以饗諸侯。是以周公相武王以伐紂。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踐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於明堂,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於成王;成王以周公為有勳勞於天下,是以封周公於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車千乘,命魯公世世祀周公天以子之禮樂。

是以魯君,孟春乘大路,載弧韣;旗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於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禮也。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大廟,牲用白牡;尊用犧象山罍;郁尊用黃目;灌用玉瓚大圭;薦用玉豆雕篹;爵用玉琖,仍雕,加以璧散璧角;俎用梡嶡;升歌《清廟》,下管《象》;朱乾玉戚,冕而舞《大武》;皮弁素積,裼而舞《大夏》。昧,東夷之樂也;《任》,南蠻之樂也。納夷蠻之樂於大廟,言廣魯於天下也。

君卷冕立於阼,夫人副褘立於房中。君肉袒迎牲於門;夫人薦豆籩。卿、大夫贊君,命婦贊夫人:各揚其職。百官廢職服大刑,而天下大服。是故,夏礿、秋嘗、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

大廟,天子明堂。庫門,天子皋門。雉門,天子應門。振木鐸於朝,天子之政也。山節藻梲,復廟重檐,刮楹達鄉,反坫出尊,崇坫康圭,疏屏;天子之廟飾也。

鸞車,有虞氏之路也。鉤車,夏後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乘路,周路也。有虞氏之旗,夏後氏之綏,殷之大白,周之大赤。夏後氏駱馬,黑鬣。殷人白馬,黑首。周人黃馬,蕃鬣。夏後氏,牲尚黑,殷白牡,周騂剛。

泰,有虞氏之尊也。山罍,夏後氏之尊也。著,殷尊也。犧象,周尊也。爵,夏後氏以琖,殷以斝,周以爵。灌尊,夏後氏以雞夷。殷以斝,周以黃目。其勺,夏後氏以龍勺,殷以疏勺,周以蒲勺。土鼓蕢桴葦龠,伊耆氏之樂也。拊搏玉磬揩擊,大琴大瑟,中琴小瑟,四代之樂器也。

魯公之廟,文世室也。武公之廟,武世室也。米廩,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後氏之序也;瞽宗,殷學也;頖宮,周學也。

崇鼎,貫鼎,大璜,封父龜,天子之器也。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夏後氏之鼓,足。殷,楹鼓;周,縣鼓。垂之和鍾,叔之離磬,女媧之笙簧。夏後氏之龍簨虡,殷之崇牙,周之璧翣。

有虞氏之兩敦,夏後氏之四連,殷之六瑚,周之八簋。俎,有虞氏以梡,夏後氏以嶡,殷以椇,周以房俎。夏後氏以楬豆,殷玉豆,周獻豆。有虞氏服韍,夏後氏山,殷火,周龍章。有虞氏祭首,夏後氏祭心,殷祭肝,周祭肺。夏後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有虞氏官五十,夏後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有虞氏之綏,夏後氏之綢練,殷之崇牙,周之璧翣。

凡四代之服、器、官,魯兼用之。是故,魯,王禮也,天下傳之久矣。君臣,未嘗相弒也;禮樂刑法政俗,未嘗相變也,天下以為有道之國。是故,天下資禮樂焉。

譯文

過去周公在明堂接受諸侯朝見,其位置是:周公代表天子,背著斧依,面朝南而立。三公在中階之前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東邊者為尊;侯爵的諸侯在昨階東面站成一排,面向西,以靠北邊者為尊;伯爵的諸侯在西階之西站成一排,面向東,以靠北邊者為尊;_子爵的諸侯在門內的東邊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東邊者為尊;男爵的諸侯在門內的西邊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東邊者為尊。東方夷族諸國國君在東門之外站成一排,面向西,一以靠北邊者為尊;南方的蠻族諸國國君在南門之外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東邊者為尊;西方的戎族諸國國君在西門之外站成一排,面向東,以靠南邊者為尊;北方的狄族諸國國君在北門之外站成一排,面向南,以.靠東邊者為尊;九州之牧在應門之外站成一排,面向北,以靠東邊者為尊。遙遠的四塞之國國君,只在新君即位時來朝一次就可以了。這就是周公在明堂接受諸侯朝見時的位置按排。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明堂是表明諸侯的尊卑的。

從前,殷封王暴虐無道,攪得天下不寧,竟然把鬼國國君殺死以後製成肉干,用以宴請其他諸侯。所以周公輔佐武王以伐封。武王駕崩,嗣君成王年齡尚小,於是由周公攝政,代行天子職務,以治理天下,攝政的第六年,天下諸侯都來明堂朝見,制定了各種禮儀和樂章,頒布了統一天下度量衡的法律,天下無不心悅誠服。攝政的第七年,就把政權歸還給成王。成王認為周公為天下建立了勳勞,所以封周公於魯,建都曲阜,擁有國土七百里見方,兵車千輛,還命令魯國國君世世代代用天子的禮儀和樂章祭祀周公。

因此之故,魯國國君就可以在孟春之月乘大路,大路的旅上有弧鐲,旅上綴有十二條飄帶,飄帶上畫有龍,還有日和月的圖案,到郊外祭祀上帝,並且敢以周的祖先後櫻來配享。這可本來都是天子之禮啊。季夏六月,還可以以諦禮祭周公於太廟,犧牲使用白色的公牛,盛酒的尊,有犧尊、象尊和山罄,盛郁獸香酒的尊用黃目,將郁獸澆地求神時用的勺子是以大圭為柄的玉攢,獻食品時用的是用玉雕飾的豆篷,獻酒時用的是雕有花紋的玉盞,諸臣在額外獻酒時用的是玉散、玉角;盛放牲體的姐用的是皖和威;堂上有樂工歌唱《清廟》之,堂下管樂隊奏著《象》曲,舞隊手執紅色的盾牌和玉斧,戴著冕來跳《大武》之舞;還有的頭戴皮棄,身穿素衣素積,解開正服前襟而跳《大夏》之舞。同時還有四方少數民族的歌舞:來自東夷的叫((昧》,來自南蠻的叫《任》,來自西戎的叫《株離》,來自北狄的叫《禁》。以上的種種排場,就是要表明魯國的地位高於天下其他諸侯。魯國國君在祭祀周公時,國君身著衰冕之服立於昨階,夫人頭帶首飾身著偉衣立於房中。國君袒露左臂到廟門口去迎接祭祀用的犧牲,夫人進獻豆篷。在祭祀過程中,卿大夫當國君的助手,一內外命婦當夫人的助手,各自履行各自的職守。百官中如有廢棄自己職守者要嚴厲處分。這樣使得天下的人都能服從。所以,魯國夏夫的構祭,秋天的嘗祭,冬天的黑祭,春天祈求土神的社祭,秋天報答土神的社祭,以及年終索祭百神的蜡祭,本來都是天子才有的祭祀。

魯國的太廟,其形制猶如天子的明堂。魯君公宮的正門是庫門,相當於天子的正門皋門。魯君公宮的二門錐門,相當於天子的二門應門。魯君要在朝廷上宣布政教法令時也搖動木鐸,這是採用天子宣布政教的作法。在廟的斗拱上雕刻山形圖案,在樑上的短柱雕刻水草圖案,雙層的屋頂,雙層的房檐,刮磨光滑的楹柱,敞亮的大窗,兩楹之間設有主客飲畢用於放回空酒杯的土台,土台在酒尊之南;還有一個高的土台,用以安放玉圭,還有鏤花的屏風。所有這一切,都是天子太廟才有的裝飾。

鶯車,這是有虞氏祭天所乘之車;鉤車,這是夏代天子祭天所乘之車;大路,這是殷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車;玉路,這是周代天子祭天所乘的車。有虞氏鶯車上插的是大旎,夏後氏鉤車上插的是大摩,一殷代大路上插的是大白,周代玉路上插的是大赤。夏後氏駕車是用白身黑囂的馬,殷代是用黑頭的白馬,周代用的是黃馬而白霞。夏後氏祭祀用黑色犧牲,殷代用白色公牛,周代用赤黃色公牛。

泰是有虞氏用的酒壺,山愚是夏後氏用的酒壺,的酒壺,犧尊、象尊是周代用的酒壺。敬酒所用的爵著是殷代用,夏後氏用玉線,殷人用翠,周代用爵。灌祭時所用的酒尊,夏後氏用雞彝,殷人用翠,周人用黃目。灌祭時酌郁巴所用的勺,夏後氏用龍勺,殷人用疏勺,周人用蒲勺。壘個小土台子就當鼓,把土傳成長條就當鼓褪,截一節葦子就當籬來吹,這是上古伊謄氏時代的樂器。而柑搏、玉磐、祝敲、大琴、大瑟、中琴、小瑟,這是虞、夏、商、周四代的樂器。

魯公伯禽的廟,相當於天子的文王廟,百世不毀。武公敖的廟,相當於天子的武王廟,也是百世不毀。米凜是有虞氏的學校,序是夏代的學校,警宗是殷代的學校,頰宮是周代的學校,這四代的學校,周天子都有,魯國也都有。

崇國的鼎、貫國的鼎、夏後氏的橫,封父國的龜甲,這本來是天子擁有的重器。越國的戟、大弓,這本是天子使用的兵器。夏後氏的足鼓,殷人的楹鼓,周人的懸鼓,魯國也都擁有。垂髮明的和鍾,叔發明的編磐,女蝸發明的笙簧,魯國也都擁有。懸掛鍾磐的架子,夏代還只是在架子的橫桿上繪龍,殷代又在橫桿上加上崇牙,周代又在橫桿的兩端飾以璧嬰,這些東西魯國也都有。

在虞氏祭祀時盛放黍櫻用兩敦,夏代用四璉,殷代用六瑚,周代用八篡。盛放牲體的姐,有虞氏用皖,夏後氏用威,殷人用俱,周人用房姐。盛放濕物祭品的豆,夏後氏是用木製的,上面沒有任何裝飾,殷代則用玉加以裝飾,周代則更進一步地將玉豆雕飾一番。有虞氏祭服上的蔽膝什麼圖案也沒有,夏代加上了一種山的圖案,殷代又加上一種火的圖案,周代又加上一種龍的圖案、有虞氏食前之祭看重祭首,夏後氏看重祭心,殷人看重祭肝,周人看重祭肺。夏後氏祭祀時崇尚使用明水,殷人崇尚使用甜酒,周人崇尚使用清酒。參與祭祀的官員,有虞氏為五十人,夏後氏為一百人,殷為二百人,周為三百人。喪葬的時候,有虞氏把旎牛尾系在旗桿頂端作裝飾,夏後氏以綢練之旗為裝飾,殷人刻旗存邊緣為齒形以為裝飾,周人以戴璧之霎為裝飾。

總而言之,凡虞、夏、商、祭祀的官員,魯國都兼而有之。周四代所用的禮服、禮器、參予因此,魯國使用的禮樂,乃是天子規格的禮樂,天下的人對此可以說是早就知道了。魯國沒有發生過君臣相互殘殺的醜惡現象,禮樂、刑法、政俗也始終保持著周天子的正宗,不敢肆意改變,所以普天之下的諸侯都認為魯國是遵循正道的國家,他們要想學習正宗的禮樂,就要到魯國來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