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卷下·粳米〈平〉

作者:孟詵

(一)主益氣,止煩(止)泄。其赤則粒大而香,不禁水停。其黃綠即實中。〔嘉〕

(二)又,水漬有味,益人。都大新熟者,動氣。經再年者,亦發病。江南貯倉人皆多收火稻。其火稻宜人,溫中益氣,補下元。燒之去芒。春舂米食之,即不發病耳。〔嘉〕

(三)倉粳米∶炊作乾飯食之,止痢。又補中益氣,堅筋骨,通血脈,起陽道。〔嘉·證〕

(四)北人炊之於瓮中,水浸令酸,食之暖五臟六腑之氣。〔嘉·證〕

(五)久陳者,蒸作飯,和醋封毒腫,立瘥。〔嘉〕

(又,毒腫惡瘡∶久陳者,蒸作飯,和酢封腫上,立瘥。)〔證〕

(六)又,研服之,去卒心痛。〔嘉〕

(七)白粳米汁∶主心痛,止渴,斷熱毒痢。〔嘉〕

(八)若常食乾飯,令人熱中,唇口乾。不可和蒼耳食之,令人卒心痛,即急燒倉米灰,和蜜漿服之,不爾即死。不可與馬肉同食之,發痼疾。〔嘉〕

(九)淮泗之間米多。京都、襄州土粳米亦香、堅實。又,諸處雖多,但充飢而已。〔證〕

(十)性寒。擁諸經胳氣,使人四肢不收,昏昏饒睡。發風動氣,不可多食。〔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