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李大釗

李大釗

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人,生於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 ,1913年畢業後東渡日本,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不僅是我黨早期卓越的領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於開拓的著名學者,在中國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事業中,占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6篇詩文

人物生平

戰亂動盪的年代,艱辛備嘗的生活,使李大釗從小養成了憂國憂民的情懷和沉穩堅強的性格。

1915年,日本帝國主義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李大釗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抗議鬥爭。他起草的通電《警告全國父老書》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著名愛國志士。“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到北京大學任圖書館主任兼經濟學教授,積極投身於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等為陣地,相繼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大量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名文章和演說,闡述十月革命的意義,謳歌十月革命的勝利,旗幟鮮明地批判改良主義,積極領導和推動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成為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我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

1920年初,李大釗與陳獨秀相約,在北京和上海分別活動,籌建中國共產黨。同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組織中國第一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聚集了鄧中夏、高君宇、張國燾、黃日葵、何孟雄、羅章龍等一批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青年知識分子,為建黨作準備。李大釗還在北京多次會見共產國際代表,商討籌建中國共產黨。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並與在上海的陳獨秀遙相呼應,積極活動,擴大宣傳,發展組織,積極推動建立全國範圍的共產黨組織。“南陳北李,相約建黨”,成為中國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話。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一新。李大釗和陳獨秀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負責黨在北方的全面工作,並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方區分部主任。在黨的三大和四大上,李大釗都當選為中央委員。

1922年到1924年初,李大釗頻繁地奔走於大江南北,多次代表共產黨與孫中山會談,為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嘔心瀝血,做了大量工作。

1924年1月,李大釗作為大會主席團五位成員之一,出席了國共合作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被孫中山指定為大會主席團成員之一,參加大會宣言的起草等,為實現國共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委會委員。此後,直接擔負國共兩黨在北方的實際領導工作。 在李大釗領導的中共北方區委組織和領導下,北方地區的反帝反封建鬥爭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了。

1924年11月,北京開展聲勢浩大的支持孫中山北上、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的鬥爭;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後,李大釗與趙世炎等人在北京組織5萬餘人的示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人民的反帝鬥爭;1926年3月,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積極領導並親自參加了北京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三一八運動,號召人們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熱血,不分界限地聯合起來,反抗帝國主義的聯合進攻,反對軍閥的賣國行為。李大釗的革命活動,遭到北洋軍閥的仇視,他們下令通緝李大釗。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餘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臨刑前,李大釗慷慨激昂:“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他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8歲。

在全國解放前,李大釗同志的一部分著作雖曾由他的親屬編集,由魯迅先生作序,但在反動統治下一直沒有能發行。直到一九五九年,人民出版社才出版了重新編輯的《李大釗選集》。一九八一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了經過增訂的《李大釗文選集》。一九八四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百一十多萬字的《李大釗文集》。

主要貢獻

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統治癒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於危亡的邊緣。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新文化運動湧起,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發生,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曙光初現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

1916年回國後,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鬥爭。他和他的戰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激情,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李大釗同志備受鼓舞,連續發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新紀元》等文章和演講,熱情謳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銳的眼光,深刻認識到這場革命將對二十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產生劃時代的影響,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爭取獨立和中國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傳十月革命的過程中,他自己的覺悟得到迅速提高,從一個愛國的民主主義者轉變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並且成為我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

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李大釗同志熱情投入並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後,他更加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準備。

1920年3月,李大釗同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秋,他又領導建立了北京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並積極推動建立全國範圍的共產黨組織。

1921年,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這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件,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李大釗同志對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同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在北方廣大地區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黨的委託,幾次往返於北京、上海、廣州之間,同孫中山先生商談國共合作,為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領導北方黨組織發動民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軍閥鬥爭,猛烈衝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北洋軍閥統治。

1927年4月,在反動軍閥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釗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貞不屈、大義凜然,慘遭反動軍閥殺害,犧牲時年僅38歲。

李大釗的詩文

題蔣衛平遺像

近代李大釗

斯人氣尚雄,江流自千古。
碧血幾春花,零淚一抔土。[22]
不聞叱吒聲,但聽嗚咽水。[23]
夜夜空江頭,似有蛟龍起。[24]

幼蘅行未久,相無又去江戶,作此送之

近代李大釗

逢君已恨晚,此別又如何?
大陸龍蛇起,江南風雨多。⒆
斯民正憔悴,吾輩尚蹉跎。⒇
故國一回首,誰堪返太和?[21]

丙辰春,再至江戶。幼蘅將返國,同人招至

近代李大釗

壯別天涯未許愁,盡將離恨付東流。
何當痛飲黃龍府,⒅高築神州風雨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