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劉墉

劉墉

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岩、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清代書畫家、政治家。山東省高密縣逄戈莊人(原屬諸城),祖籍江蘇徐州豐縣。乾隆十六年(1751年)進士,劉統勛子。官至內閣大學士,為官清廉,有乃父之風。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工書,尤長小楷,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於京。諡文清。► 1篇詩文

民間傳說

“劉羅鍋”賦稱讚古祝阿繡球燈舞
紀昀、和珅並稱為乾隆朝三大中堂的劉墉,是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聰明絕頂,家喻戶曉。事實上,清朝並無宰相一職,劉墉官位最高至體仁閣大學士。而他是否真的是個羅鍋,也無確鑿的史據可考,但他剛正不阿的清官形象卻在民間深入人心。
在齊河縣,人們至今仍能準確地說出,劉墉的姥姥家位於齊河縣城(老城)馬家大院,就在距繡球燈舞的發源地齊河縣祝阿鎮官莊村不到十里的地方。傳說有一年春節過後,劉墉來到馬家大院姥姥家省親,正月十五晚上,馬家人邀請與馬家有表親關係的繡球燈舞隊會首宋武烈,來到家中做表演。這樣一位受人愛戴的大清官來到鄉里,觀看繡球燈舞的演出,宋武烈感到非常榮耀。鄉人的表演中,當擺出“天下一品”、“天下太平”的字樣時,劉墉十分喜悅,即興賦詩一首:“故里鄉人稠,燭燈似龍游。祝阿獨一秀,官冊村史留。”
這段老藝人口口相傳的鄉間佳話是否真實,如今已無據可考。據史料記載,劉墉生於1719年,卒於1804年,而宋武烈用繡球燈隊形擺字應發生在1793年之後,也就是說,劉墉看到繡球燈陣時,至少已經74歲了。年邁的劉墉還有體力千里迢迢來到齊河省親嗎?據史料的準確記載,1797年時,78歲的劉墉確實來過山東,當年他剛剛被授為體仁閣大學士,奉嘉慶旨偕同尚書慶桂到山東辦案,並察看黃河決口的情況。察看黃河之後,他上疏請求於秋後在決口處“堵築”,下游“寬浚”,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這是劉墉暮年體察民情的又一政績。
傳說有一年的秋天,乾隆皇帝帶著一幫子人到居庸關一帶去行圍射獵。隨行人員除了親王、駙馬外,還有大學士劉墉。
早晨路過清河的時候,但見河水緩緩地流著,水清見底,河底里的小石頭子一粒一粒的看得清清楚楚。劉墉一邊看著河水,一邊想著主意。
到沙河的時候,天快晌午,大隊人馬就在沙河岸上紮營休息。這沙河是清河與榆河會合後的河流,水勢比清河湍急多了。就在御膳房的太監在河旁擺上瓊漿玉液、熊掌、燕窩,準備用膳的時候,劉墉連忙上前跪奏道:“臣有一事不明,特向萬歲求教。”乾隆正要用膳,隨口說道:“有話請講,何必行此君臣大禮?”劉墉站起來,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扔到河裡。噗嗵,石頭掉進了河底,只濺起一點小小的水花兒。
“陛下,您看這水有多深?”劉墉問。
乾隆摸了摸鬍子,心裡說:你個劉羅鍋,這么點事你還想難我呀!就說:“一丈五,差不離。”
“那清河呢?”劉墉又問。
“清河嗎?”乾隆又摸了摸鬍子,“丈把深吧!”
“這么說,是清河深呢還是沙河深?”
“當然沙河深。”
“真的?”
“當然是真的!”乾隆想:你劉羅鍋鬼主意多,想糊弄我?我不上你的當。他捻著鬍鬚,洋洋得意地靠在御椅上。
劉墉看了看正在興頭上的乾隆,轉身叫過一個太監說:“你快回城傳聖旨:殺和珅!”
“這……這……”太監嚇了一跳,“這陛下讓殺嗎?”
“你剛才沒聽陛下說‘殺和珅’嗎?你只管去好了,有事我擔當。”
那太監平日裡也看不慣和珅對乾隆吹牛拍馬,對下邊的人奸詐刁惡那一套。反正萬歲爺有話,這是大家都聽見了的,管它是真是假?再說,真要有事,還有劉墉頂著呢!便說了聲:“遵旨!”便跨馬奔了京城。
那天,乾隆玩得還挺痛快,獐子、野雞什麼的,打得也不老少。第二天,高高興興地回到城裡,剛進宮就有太監來稟報說:“和珅已伏法。”
乾隆一聽,立刻拍桌子瞪眼地大叫:“這,這是誰叫殺的?”
“是,是劉墉傳——”太監一句話還沒說完,劉墉就大模大樣地走了進來。
“你,你為什麼叫殺和珅?”乾隆怒沖沖地奔到劉墉面前。
“陛下息怒。您怎么那么健忘?殺和珅是您昨兒個去打獵時說的呀!我還釘問了一句:‘是真的嗎?’你說:‘是真的!’”劉墉不慌不忙。
“我,我——”乾隆氣得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心裡狠狠地罵著:“好你個劉羅鍋呀,原來你裝傻充愣是在這兒等著我。我算上了你的大當了!”但他也不敢對劉墉怎么著。一是不管怎么說,自己說過這樣的話;二是他還真離不開劉羅鍋,沒有劉羅鍋他就玩不轉了。
劉墉呢,心裡暗自高興,因為他到底替朝廷、替百姓除了這一大害。(此為民間軼事小段。和珅於嘉慶四年被嘉慶皇帝賜死)

劉羅鍋逸事
劉墉就是家喻戶曉的“劉羅鍋兒”,因為他為官“忠君、愛民、清廉”,深得百姓喜愛。有關他的事跡廣為流傳。當代的影視劇作家也很了解民眾這種渴盼清官的心理,於是,劉墉成了清代大臣中“上鏡率”最高的大臣之一(其他兩位是和珅和紀曉嵐)。在劇作家的安排下,他和大貪官和珅成了死對頭和歡喜冤家,和珅在他面前總是顯得笨手笨腳,經常弄巧成拙,想算計人反遭算計。乾隆皇帝對他又愛又恨、又有點無可奈何。這個人物寄託了中國老百姓太多的理想和願望,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義的化身,甚至連他的羅鍋兒也讓人不惟不覺其醜陋,反成為他的標誌性特徵。其實,螢屏上的劉墉和歷史上的劉墉並不完全重合,從形象到事跡有許多地方源自劇作家的想像。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清代的取士、選官標準。
在封建社會,選官向來是以“身、言、書、判”作為首要條件的。所謂身,即形體,需要五官端正,儀表堂堂,否則難立官威。所謂言,即口齒清楚,語言明晰,否則有礙治事。所謂書,即字要寫得工整漂亮,利於上級看他的書面報告。所謂判,即思維敏捷,審判明斷,不然便會誤事害人。
在這四條標準之中,“身”居首位,是最重要的。因為觀瞻所系,不能不特彆強調。
劉墉系科甲出身,必在“身言書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順利過關。因此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劉墉不會是“羅鍋兒”。姜緯堂先生早在1996年時,就曾在《北京晚報》上專門撰文《劉墉綽號“羅鍋”考》,指出過這一點。
還有一個旁證,可以從側面說明一定的問題。按照當時制度,舉人應會試三科不中者,還可以應“大挑”一科。這一科不考文章,只論相貌,標準是“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八個字,以字形喻體形、相貌。“同”指長方臉,“田”指四方臉,“貫”指人的頭大而身體直長,“日”指身體端直而高矮肥瘦適中。以上這四個字是好字,符合者有中選的可能;“身”指身體不正,“甲”指頭大身子小,“氣”指一肩高聳,“由”指頭小身子大。這四個字是不好的字,沾上一個就會落選。可見,清代選官很重視被選者的相貌,所以,劉墉即使算不上儀表堂堂,總也不至於體有殘疾。
當然,“劉羅鍋”的稱號,也事出有因。史書上記載,嘉慶帝曾稱劉墉為“劉駝子”,可見他確實有些駝背。不過,劉墉當時已經年屆80歲,難免會駝背彎腰,這就很可以理解了。如果以此認定劉墉年輕時即為“羅鍋”,那就不準確了。
可見,從形象言之,歷史上的劉墉與民間傳說和文藝作品中的劉墉並不一致。那么,從為官行事的角度看,歷史上的劉墉並不是像劇作家描寫的那樣清廉幹練,不畏權勢,並不是真的能將大貪官和珅戲弄於股掌之中,並不是在乾隆皇帝面前從容不迫、遊刃有餘。事實上,真正與和珅鬥爭的是錢灃。

主要成就

政治
劉墉出身名門相府,祖上數輩都是進士出身。父親劉統勛更是官居宰相,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劉墉走上仕途具備深厚的家族淵源。劉墉一生為官五十餘載,宦海沉浮,幾經起落,官職最高時做到體仁閣大學士,總體而言清正廉潔,繼承了父親劉統勛的衣缽,成為乾隆、嘉慶朝的重要大臣。

書法
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被譽為清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餘三人為成親王、翁方綱、鐵保)。清朝徐珂稱讚劉墉:“文清書法,論者譬之以黃鐘大呂之音,清廟明堂之器,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自成一家。所謂金聲玉振,集群聖之大成也。其自入詞館以迄登台閣,體格屢變,神妙莫測。”劉墉是一位善學前賢而又富有創造性的書法家,師古而不拘泥。劉墉書法的特點是用墨厚重,體豐骨勁,渾厚敦實,別具面目。劉墉之書尤善小楷,後人稱讚其小楷不僅有鍾繇、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的法度,還深得魏晉小楷風致。劉墉還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經史,精研古文考辨,工書善文,名盛一時。

收藏
劉墉嗜好藏書,家中藏書既廣且博,除經史子集四部之外,對於佛、道、類書、碑帖、字畫、戲曲、小說、彈詞、曲譜、平話之類無不收藏,此外收藏奇石、硯台、毛筆、古琴等也均稱名一時。

族譜
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歲(公元1783年)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的《劉氏家譜集注》,審定源明公至廣傳公的客家世系共147世。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劉墉,祖籍安徽碭山,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出生於山東諸城,家族是當時的名門望族,其曾祖父劉必顯是順治年間進士,祖父劉棨曾擔任四川布政使,父親劉統勛則是乾隆朝的一代名臣。劉墉成長在名門相府,家族成員世代為官,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初入仕途
乾隆十六年(1751年),劉墉因為父親關係, 劉墉 以恩蔭舉人身份參加當年會試和殿試,考中二甲第二名進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館擔任編修,不久又升遷為侍講,成為其步入仕途的起點。

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劉墉的父親劉統勛因為辦理軍務失宜被下獄,劉墉受牽連也被懲治。後來父子得到寬釋,劉墉被降為翰林院編修。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起,劉墉被外放為地方官,此後20餘年主要在地方為政,先後擔任過安徽學政、江蘇學政、太原知府和江寧知府等職。為官期間,劉墉基本秉承了父親劉統勛的正直幹練與雷厲風行,對科場積弊、官場惡習進行了力所能及的整頓,為百姓做了實事。同時積極貫徹皇帝意旨,查禁書、捉拿會黨,得到皇帝讚許。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六月,劉墉擔任廣西鄉試正考官,十月被提拔為安徽學政。劉墉前往安徽赴任前,乾隆還特意召見並賜,其中有“海岱高門第,瀛洲新翰林”之句,意思是希望劉墉能夠不辱門楣、有所建樹。劉墉在任期間針對當時貢生、監生管理混亂的狀況,上疏“請州縣約束貢監,責令察優劣”,並提出切實可行的補救辦法,得到皇帝肯定。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月,劉墉調任江蘇學政,赴任前乾隆皇帝仍有詩相贈,可見其對劉墉抱有厚望。劉墉也不辱使命,為政嚴肅認真,出任學政時按試揚州,因為把關嚴格,使得一些想以作弊矇混過關者最後不敢入場。他還上書皇帝稱:“生監中滋事妄為者,府州縣官多所瞻顧,不加創艾。(行政官員)既畏刁民,又畏生監,兼畏胥役,以致遇事遲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後,應責革者,並不責革,實屬闒茸怠玩,訟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這一看法深刻又切中時弊,深受乾隆皇帝賞識,稱讚其“知政體”。劉墉先後兩次提督江蘇學政,後期為官處事風格由峻厲剛急轉為平和舒緩,但嚴肅認真是一以貫之的。

宦海沉浮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劉墉被任命為山西太原知府。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任冀寧道台。第二年,劉墉因失察所屬陽曲縣令段成功貪侵國庫銀兩,按律革職被判極刑。但乾隆皇帝愛其才,加恩詔免,僅發配軍台效力贖罪,第二年被赦免後在修書處擔任行走。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劉墉因父親的緣故被重新起用,授予江寧知府。劉墉十分珍視這次機會,為政公正清廉,聲名遠播,百姓嘆服劉墉的品行,將其比為宋朝的包拯。後來嘉慶初年的彈詞《劉公案》,就是以劉墉在江寧知府任上決斷疑案、為民做主的故事為藍本改編而成。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劉墉調任陝西按察使。

第二年父親劉統勛病故,劉墉辭官回家服喪。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劉墉服喪期滿還京,清廷念劉統勛多年功績,詔授內閣學士,任職南書房。十月又任《四庫全書》館副總裁,並派辦《西域圖志》及《日下舊聞考》總裁。次年七月,充江南鄉試正考官,不久後復任江蘇學政。在任期間,劉墉曾劾舉秦州舉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懲辦,年底因辦事有功和督學政績顯著,遷戶部右侍郎,後又調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劉墉升任湖南巡撫。當時湖南多處受災,一些無災州縣盜案迭起,貪官污吏猖獗。劉墉到任後一面查明情由,據實彈劾貪官污吏,建議嚴辦。一面稽查庫存,修築城郭建倉儲谷,賑濟災民。僅一年余,庫銀充實,民糧豐足,劉墉得到當地百姓愛戴。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劉墉升任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任職南書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館總裁。此時,御史錢灃彈劾山東巡撫國泰結黨營私,劉墉奉旨偕同和珅審理山東巡撫舞弊案。劉墉至山東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訪,查明山東連續三年受災,而國泰邀功請賞,以荒報豐。徵稅時對無力繳納者一律拿辦,並殘殺進省為民請命的進士、舉人9人。劉墉如實報奏朝廷,奉旨開倉賑濟百姓,捉拿國泰回京。此時皇妃已為國泰說情,有的御史也從旁附和,和珅亦有意袒護國泰。劉墉遂以民間查訪所獲證據,歷數國泰罪行,據理力爭,終使國泰伏法。後來民間曾據此事寫成通俗小說《劉公案》,對這位“包公式”的劉大人大加頌揚。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劉墉奉調入京出任左都御史,在南書房行走。當時和珅炙手可熱,劉墉也只能“委蛇其間,惟以滑稽悅容其間”,表現出其為人和為官的另一面:面對和珅專寵於乾隆,劉墉只好靜默自守,滑稽模稜取容。

官聲漸晦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劉墉升任直隸總督、吏部尚書,兼理國子監事務。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任職玉牒館副總裁。但在此後數年裡,劉墉不斷犯錯,官聲漸不及從前,並多次受到皇帝責備。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初,劉墉因為漏泄與皇帝關於嵇璜、曹文埴的談話內容而受到申飭,被罷免了大學士職務。八月,乾隆委託劉墉主持祭拜文廟,卻因沒有按規定行一揖之禮受到太常寺卿德保的參劾。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夏,劉墉兼理國子監期間發生鄉試考生饋送堂官的賄賂案,被御史祝德麟彈劾,劉墉受到處分。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四月,上書房的師傅們久不到書房,劉墉做為總師傅而不予糾正,被降職為侍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劉墉擔任當年會試主考官,卻安排失當閱卷草率,導致違制與不合格的卷子很多。

嘉慶元年(1796年),皇帝破格增補戶部尚書董誥為大學士,而資歷更深的劉墉卻被排斥在外。皇帝向劉墉詢問新選知府戴世儀可否勝任,結果劉墉說可以,實際上戴世儀十分庸劣難以勝任。

嘉慶二年(1797年)四月,劉墉被授予體仁閣大學士,但仍被皇帝指責向來不肯真心實意做事,幹活懶散。並稱是因為沒有其他人了,所以才提拔劉墉。五月,劉墉奉旨偕同尚書慶桂到山東辦案,察看黃河決口的情況,劉墉上書請求在決口處築壩,下游疏導分流,朝廷採納了意見。

善始善終
嘉慶四年(1799年)三月,劉墉被加封為太子少保,奉旨辦理文華殿大學士和珅植黨營私、擅權納賄一案。劉墉再次展現出不畏權勢的一面,查明和珅及其黨羽橫徵暴斂、搜刮民脂、貪污自肥等罪行20條,奏報朝廷。嘉慶隨即處死和珅。嘉慶四年(1800年)底,劉墉上疏陳述漕政,對漕運中的漏洞體察至深,憂國憂民之情溢於言表,嘉慶皇帝看後,深以為然。嘉慶六年(1801年),劉墉充任會典館正總裁。嘉慶七年(1802年),皇帝駕幸熱河,命劉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時劉墉已八十有餘,卻輕健如故,雙眸炯然,寒光懾人。

嘉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805年1月),劉墉於北京驢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85歲。去世當天,他還曾到南書房值班,晚上開宴會招待客人,當晚去世。而據《嘯亭雜錄》記載,劉墉死時“鼻注下垂一寸有餘”,暗合佛語中善於解脫之意,可說是壽終正寢、功德圓滿。死後贈太子太保,諡號文清,入祀賢良祠,諭祭葬。

劉墉的詩文

劉墉行書送蔡明遠敘軸

清代劉墉

既奉命於秦淮之上,又隨我於邗溝之東,追攀不疲,以至邵伯南埭,始終之際,良有可稱。送蔡明遠敘。乙未冬日臨。石菴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