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潘耒

潘耒

潘耒(1646~1708)清初學者。字次耕,一字稼堂、南村,晚號止止居士,藏書室名遂初堂、大雅堂,吳江(今屬江蘇蘇州)人,潘檉章弟。師事徐枋、顧炎武,博通經史、歷算、音學。清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參與纂修《明史》,主纂《食貨志》,終以浮躁降職。其文頗多論學之作,也能詩。所著有《類音》、《遂初堂詩集》、《文集》、《別集》等。► 0篇詩文

人物生平

順治三年(1646),潘耒出生於江南吳江縣(今屬江蘇蘇州)的一家書香門第。六歲喪父,依兄潘檉章生活。潘檉章,字聖木,號力田,康熙二年(1663)因浙江南潯莊廷鑨明史案牽連,與吳炎同被凌遲於杭州弼教坊。其嫂沈氏流放就道,時耒年僅十七,徒步送之。沈氏流放至廣寧(遼寧省北鎮縣),中途流產,服藥自殺。耒曾有《慟哭七十韻》《閣谷歌》《度關曲》三首為其兄所遭莊史之禍而作。

潘耒生而奇慧,讀書十行並下,過目不忘,曾先後受業於長兄檉章、吳炎、王錫闡、徐枋、顧炎武等著名學者,博通經史、音韻、算數及宗乘之學。嗜好收藏硯台,並根據硯的形狀、質地,分刻銘文,閒睱獨自把玩,自得其樂,人稱其有“石癖”。

康熙十七年(1678)清政府詔舉“博學鴻儒科”,潘耒為左諭德盧琦和刑部郎中謝重輝交章推薦。試後,潘耒名列二等第二名,以布衣身份被授為翰林院檢討,參與《明史》修纂,主纂《食貨志》六卷。潘耒在京為官五年,其間,除參修《明史》外,又被康熙帝親自簡拔為日講起居注官,出任會試考官,分校禮闈。他對於時政亦多有建白,後因精敏敢言,無稍遜避為忌者所中,以浮躁降職,後因母憂歸,遂不復出。康熙三十四年(1695),在福建建陽將顧炎武《日知錄》三十二卷本刻版行世,潘耒在《日知錄》原序曰:“當代文人才子甚多,然語學問者,必斂衽推顧先生”,並謂此書“惟宋、元名儒能為之,明三百年來殆未有也”。

康熙四十二年(1703)春,康熙南巡,復耒原官,越三年,皇帝又南巡,大學士陳廷敬欲薦起耒,耒曰:“止止止,吾初志也,吾分也。”並附一首《老馬行》以謝,竟不復出。

潘耒晚年崇信佛學,好山水,遍游天台、雁盪、武夷、黃山諸名山,為文記之,名篇有《游南雁盪記》、《火焰峰》、《天柱峰僧餉黃獨》、《仙居諸山遊記》等。

潘耒的詩文

經姜給諫墓作

清代潘耒

青峰一曲抱愁雲,中有先朝諫議墳。往日兒童識鄒浩,到今野老哭劉蕡。

山頭樹屋稱殘卒,地下戎衣見故君。埋骨便為乾淨土,豐碑華表漫紛紜。

贈錢飲光

清代潘耒

蹀血生還萬里天,土床樹屋尚依然。箋余《易象》研朱細,踏遍雲山著屐便。

久矣泥塗書亥字,淒其衰白感丁年。誰憐靈武麻鞋叟,老向空山拜杜鵑。

西泠展墓 其二

清代潘耒

麥飯椒漿拜草間,相看應怪我蒼顏。休疑陸弟曾如洛,為報梁童已出關。

將母歸來無舊業,藏書到處有名山。《西征》賦就何人賞,焚向東風血淚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