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乾
生平無考。疑即王翰之誤。《全唐詩逸》收其詩2句,出日本大江維時編《千載佳句》卷上。► 1篇詩文
房玄齡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以字行於世,唐初齊州人,房彥謙之子。因房玄齡善謀,而杜如晦處事果斷,因此人稱“房謀杜斷”。後世以他和杜如晦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新唐書》本傳對房的評價是“玄齡當國,夙夜勤強,任公竭節,不欲一物失所。無媢忌,聞人善,若己有之。明達吏治,而緣飾以文雅,議法處令,務為寬平。不以己長望人,取人不求備,雖卑賤皆得盡所能。或以事被讓,必稽顙請罪,畏惕,視若無所容”。► 0篇詩文
鄭洪業
鄭洪業,年裡、生平俱不詳。唐懿宗鹹通八年(867)丁亥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三十人,同榜有皮日休、韋昭度等人。考官:禮部侍郎鄭愚。► 1篇詩文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陳嶠
唐泉州莆田人,字延封。幼好學,弱冠能文。僖宗光啟三年進士。釋褐京兆府參軍,後歸閩。王潮兄弟入閩,闢為從事,授大理評事、監察御史,遷大理司直兼殿中侍御史。所著表記奏牘凡三百篇。事跡見《南部新書》卷戊。《全唐詩》存斷句4。► 4篇詩文
鄭良士
鄭良士(856~930年),初名昌士,字君夢,福建仙遊縣孝仁里鄭宅(今賴店鎮聖泉村)人。唐大中十年(856年)生。唐昭宗景福二年(893)獻詩五百首給朝廷,受昭宗李燁賞識,授國子監四門博士,歷補闕,累遷康、恩二州刺史。天復元年(901)棄官歸隱。王審知主閩,知他才華出眾聘為八閩署、館、驛巡官,後遷建州判官。不久,授威武軍節度書記,終左散騎常侍兼御史大夫。《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其《白岩集》十卷,《中壘集》五卷,詩集十卷皆佚。《全唐詩》卷726錄其詩三首。《全唐詩補編·續拾》卷34補詩二首。其詩多寄情山水,表現超脫凡塵的思想。代表作如《游九鯉湖》、《題興化高田院橋亭》等。► 3篇詩文
席豫
席豫,字建侯,襄陽人,後徙河南,唐朝禮部尚書,文學才華橫溢,冠冕詩人稱號。十六歲考中舉人,唐開元年間,官至吏部侍郎。唐玄宗時期,封號席公,太平公主聞其名,拜為陽翟尉。唐天寶六年,出任禮部尚書兼襄陽縣令。皇帝曾登朝元閣賦詩,群臣屬和,皇帝以席豫之詩最工妙,詔曰:“詩人之冠冕“。席豫,喜周易術數,事李虛中為好友,同磋交流。► 7篇詩文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梁安世
梁安世(生卒年不詳),字次張,括蒼人。紹興六年(1136)生,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淳熙中,官廣南西路轉運判官。梁安世是著名的賞石家,在桂林“桂海碑林”內有梁安世《乳床賦》《元祐黨籍》等石刻。► 13篇詩文
李山甫
李山甫,唐朝。鹹通中累舉不第,依魏博幕府為從事。嘗逮事樂彥禎、羅弘信父子,文筆雄健,名著一方。詩一卷。► 91篇詩文
僖宗宮人
姓名、生卒年、籍貫均不詳。僖宗自內庭出袍千領,以賜塞外吏士,有宮女一人寄金鎖一枚並詩1首,為神策軍馬真所得。後為僖宗得知,遂以宮女妻真。事見《唐詩紀事》卷七八。《全唐詩》存僖宗宮人詩1首。► 1篇詩文
鄭概
生卒年不詳。排行十六。代宗廣德元年(763)至大曆五年(770)在浙東節度幕,與鮑防、嚴維等數十人聯唱,結集為《大曆年浙東聯唱集》。事跡散見《唐詩紀事》卷四七、《會稽掇英總集》卷一四。《全唐詩》存詩2首,又聯句2首,《全唐詩續拾》補聯句10首。► 2篇詩文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