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恆
漢文帝劉恆(前202年—前157年),漢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之庶弟。前196年劉邦鎮壓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高祖死後,呂后專權,諸呂掌握了朝廷軍政大權。前180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 1篇詩文
班昭
班昭(約45年?-約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漢族,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東漢史學家,史學家班彪女、班固與班超之妹,博學高才,嫁同郡曹壽,早寡。兄班固著《漢書》,八表及《天文志》遺稿散亂,未竟而卒,班昭繼承遺志,獨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與第六志〈天文志〉,《漢書》遂成。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之,號曹大家(gū)。善賦頌,作《東征賦》、《女誡》。班昭為中國第一個女歷史學家。► 1篇詩文
禰衡
禰衡(173-198年),字正平,平原郡(今山東臨邑)人(《山東通志》載禰衡為今樂陵人)。東漢末年名士,文學家。與孔融等人親善。後因出言不遜觸怒曹操,被遣送至荊州劉表處,後又因出言不遜,被送至江夏太守黃祖處,終為黃祖所殺,終年26歲(《三國演義》中為24歲)。► 1篇詩文
王褒
王褒,字子淵,西漢人,文學家,生卒年不詳。蜀資中(今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墨池壩)人。其生卒年失載,只知他文學創作活動主要在漢宣帝(公元前73~前49年在位)時期。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辭賦家,寫有《洞簫賦》等賦十六篇,與揚雄並稱“淵雲”。► 3篇詩文
劉秀
劉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3月29日),東漢王朝開國皇帝,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新莽末年,海內分崩,天下大亂,身為一介布衣卻有前朝血統的劉秀在家鄉乘勢起兵。公元25年,劉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於河北登基稱帝,為表劉氏重興之意,仍以“漢”為其國號,史稱“東漢”。► 1篇詩文
楊惲
楊惲(?—前45),西漢家。字子幼,漢族,西漢華陰(今屬陝西)人,宣帝時曾任左曹,後因告發霍氏(霍光子孫)謀反有功,封平通侯,遷中郎將。神爵元年(前61)升為諸吏光祿勛,位列九卿。其父楊敞曾兩任漢宣帝時丞相,其母司馬英是著名史學家兼文學家司馬遷的女兒。其文章《報孫會宗書》被後人認為頗有司馬遷的《報任安書》的風格。► 1篇詩文
甄宓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又稱甄夫人。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曹叡即位後追尊甄氏為文昭皇后。► 1篇詩文
戚夫人
戚夫人(?-前194年),又稱戚姬,戚姓。秦末定陶(今山東定陶)人,隨劉邦征戰了4年,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劉邦死後,呂后立即著手殘害戚夫人,先暗殺其子趙王如意,然後命人砍去戚夫人手足、灼爛耳朵、挖掉眼珠又灌了啞藥再將其丟進廁所里,稱之為 人彘,數天之後戚夫人慘死於這種極度暴虐的摧殘中。現今的中國北方部分民眾奉其為廁神。► 1篇詩文
徐淑
徐淑,東漢女詩人(約公元一四七年前後在世),隴西(今甘肅通渭)人。秦嘉,生卒年不詳。字士會。隴西(今屬甘肅)人,徐淑丈夫。桓帝時,為郡吏,歲終為郡上計簿使赴洛陽,被任為黃門郎。後病死於津鄉亭。徐淑有詩集傳世。(《補續漢書藝文志》)所作今存《答秦嘉詩》一首及答書二篇。► 1篇詩文
劉啟
漢景帝劉啟(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是漢文帝劉恆的長子,母親是漢文帝皇后竇氏(即竇太后),出生於代地中都(今山西平遙縣西南)。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諡號孝景皇帝,無廟號。終年48歲。劉啟在位期間,削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發展生產,他統治時期與其父漢文帝統治時期合稱為文景之治。► 1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