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戚夫人

戚夫人(?-前194年),又稱戚姬,戚姓。秦末定陶(今山東定陶)人,隨劉邦征戰了4年,是漢高祖劉邦的寵妃。劉邦死後,呂后立即著手殘害戚夫人,先暗殺其子趙王如意,然後命人砍去戚夫人手足、灼爛耳朵、挖掉眼珠又灌了啞藥再將其丟進廁所里,稱之為 人彘,數天之後戚夫人慘死於這種極度暴虐的摧殘中。現今的中國北方部分民眾奉其為廁神。► 1篇詩文

人物生平

有寵於上
劉邦當了漢王之後遇到了定陶戚姬,戚姬生了趙隱王如意。漢朝建立,呂雉成為漢高祖的正宮皇后,兒子是太子。戚夫人的兒子如意有好幾次幾乎取代太子地位。

楚歌楚舞
漢十二年(前195年),劉邦病重,自知不久於人世,於是換立太子的願望更加強烈,直到太子於一次宴會中請商山四皓出面相隨,劉邦受到假象蒙蔽無奈地放棄了廢立太子的想法,劉邦召來戚夫人,指著“四皓”背影說:“我本欲改立太子,無奈他已得四皓輔佐,羽翼已豐,勢難更動了。”說罷,長嘆一聲,戚夫人也淒楚不已,因此懊喪、悲愁、恐懼而泣涕。劉邦為了使戚夫人排遣悲愁,對她說: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隨後,劉邦讓戚夫人跳楚舞,自己則借著酒意擊築高歌。

永巷舂歌
高祖駕崩後惠帝即位,呂后大權在握,隨即把戚夫人囚於永巷,剃其頭髮,使戴枷鎖、穿褚紅囚衣,罰其舂米、服勞役。戚夫人一邊舂米一邊唱了一首她創作的流傳至今的歌《舂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愛子遇害
漢惠帝元年,呂后下令召趙王劉如意進京,劉如意這年不過十二三歲,雖然名為封國之王,實際上年幼識淺,凡事都靠國相周昌主張,他自然也是呂雉剷除的對象。只是當年劉邦曾經鄭重其事地向周昌託孤,呂雉徵召了趙王三次,三次都被知道底細的周昌硬邦邦地拒絕了。呂雉只好先召周昌,再召趙王。劉如意不敢拒絕,果然來到長安。呂雉雖狠毒,劉盈卻天性善良,無論如何都要想法子保全弟弟的性命,所以打從劉如意踏進長安地域的那一刻起,他就親自出城迎接,並從此與弟弟同食同寢,使呂雉無從下手。有一天劉盈外出習射,劉如意因為年幼無法早起,呂雉便趁機派人鴆殺如意。等到劉盈回來,如意已經被毒死。

人彘之酷
漢惠帝元年(前194年),在趙王劉如意毒殺之後,呂后使人挖去戚夫人的雙眼、熏聾其耳、灌藥致啞、斷其手足,然後丟進茅房裡,命名為“人彘”,意思即如豬之人。

後世紀念

定陶戚姬寺
戚姬寺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城東北十二華里,相傳漢文帝即位後建祠廟紀念戚夫人,後世稱之為“戚姬寺”,占地面積五市畝。戚姬寺遺址於2006年12月7日入選“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列表。《定陶縣誌》記載:“戚姬村,在縣北十五里,戚夫人故里。十道志云:漢高略地至定陶獲焉。今有戚堌寺。”

睢寧戚姬苑
戚姬苑位於江蘇省睢寧縣梁集鎮戚姬村彭莊,西渭河東岸。後人為念戚氏,立廟祭之,曰戚姬苑。戚姬苑建自漢時,何年無可考,相傳為漢文帝劉恆即位後所立,仍存三間偏殿和“漢碑”一塊。《光緒睢寧縣誌稿》記載:“戚姬苑,在縣東北,相傳為戚夫人生處。”

汶上戚姬村
戚姬村位於濟寧市汶上縣軍屯鄉北部,大汶河南岸,當地流傳著“戚姬娘娘”的故事,汶上人民對戚姬的遭遇痛心疾首,為懷念戚夫人修建了戚姬廟,並命村名為“戚姬村”。

泗縣戚姬廟
戚姬廟位於宿州市泗縣長溝鎮戚廟村,《虹縣誌》、《泗虹合志》、《泗州志》均記載虹縣西三十五里有戚夫人墓,墓碑和戚姬廟依存。墓碑圖片見《泗州游韻》一書。

鹹陽戚姬冢
戚姬冢位於鹹陽市渭城區正陽鎮柏家咀村,宋代方誌地理學家宋敏求所撰的《長安志》鹹陽條目下有:“戚夫人冢在縣西十五里”之錄。據說呂后去世後,諸呂被翦滅,戚夫人也被遷葬於長陵陪葬,長陵東南的一座大漢墓即為戚夫人墓。

洋縣戚姬墓
戚姬墓位於漢中市洋縣城西4公里戚氏村,另有一說,西鄉縣東南12公里的觀音廟原址即漢之戚姬廟。戚姬遭呂后殘害後,鄉人懷念不已,建廟祠祀,又因憚於呂后淫威,不敢明稱戚姬廟,假託為“娘娘廟”。《漢中記》說:“洋川者,漢戚夫人之所生處也。”經考證這是因古洋州之民惋惜戚夫人而產生的附會。

海寧戚姬浜
戚姬浜位於浙江省海寧市,沿著戚姬路往南,道路寬敞,綠樹成蔭,前邊就是錢塘江,戚姬浜美景猶如畫卷。海寧戚姬村、戚姬港、戚姬弄因“漢戚姬葬碑”而得名,宋代《澉水志》稱:“石碑在六里堰西,地名根竹有二石碑夾道而立,高一丈五尺,舊傳漢戚姬葬碑,歲久磨滅”

戚夫人的詩文

舂歌

兩漢戚夫人

子為王,母為虜。
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