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崔公信

生卒年不詳。字貫不詳。憲宗元和元年(806)登進士第。十一年為河東節度使張弘靖掌書記兼殿中侍御史。次年為觀察判官,後累遷至度支郎中。事跡散見李德裕《掌書記廳壁記》、《唐詩紀事》卷五九。《全唐詩》存詩1首。► 1篇詩文

郫城令

失名,姓徐。嘗官郫城令,曾作詩1首示其女徐氏,令其以色相為己求官,事見《鑒誡錄》卷八。《全唐詩》錄存此詩。► 1篇詩文

崔樞

崔樞

崔樞,唐順宗時代人物,擔任過充東宮侍讀、歷中書舍人、終秘書監等官職,主要作品有《賜耆老布帛(一作張復元詩)》、《齊優開籠飛去所獻楚王鵠》等。► 3篇詩文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唐思言

生卒年、籍貫皆不詳。字子文。武宗會昌三年(843)登進士第。是年,王起再知貢舉,華州刺史周墀以詩寄賀,起賦詩酬答,思言與諸同年皆有和詩。事跡散見《唐摭言》卷三、《唐詩紀事》卷五五。《全唐詩》存詩1首。► 1篇詩文

薛稷

薛稷

薛稷(649~713)字嗣通,中國唐代畫家,書法家。隋朝內史侍郎薛道衡曾孫,中書令薛元超之侄。漢族,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人。曾任黃門侍郎、參知機務、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後被賜死獄中。工書法,師承褚遂良,與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並列初唐四大書法家。善繪畫,長於人物、佛像、樹石、花鳥,尤精於畫鶴,能準確生動地表現出鶴的形貌神情。無作品傳世。► 13篇詩文

葉元良

良一作亮。德宗時人。疑為葉季良之兄。貞元間曾應進士試。事跡據《舊唐書·德宗紀》、《唐詩紀事》卷三二與卷四〇推知。《全唐詩》存詩1首。► 1篇詩文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楊於陵

楊於陵

楊於陵,漢太尉震之第五子奉之後。父楊太清,客居河朔,死於安史之亂。六歲時因戰亂避居到建昌(今永修),少年就有奇志。十九歲,擢進士第,授潤州句容(今江蘇)主簿,節度使韓滉將女兒嫁給他。貞元八年(792年),入朝為膳部員外郎。歷官吏部郎中、中書舍人、潼關防禦、鎮國軍使(今陝西華縣)、浙東(今浙江紹興)觀察使,入為京兆尹(首都市長),“奸人無所影賴,京師豪右大震”,官至戶部侍郎。► 3篇詩文

高璩

高璩(qú)(?-865年),字瑩之,唐朝官員,唐懿宗年間曾短暫任宰相,為期兩個月。高璩是北齊皇族後裔,先祖高士廉在唐太宗朝拜相,儘管高家並未因此而顯貴,但高璩的伯父高少逸和父親高元裕都成為朝廷名臣。唐宣宗之子唐懿宗繼位後,高璩任東川節度使,不久又被召回長安任兵部侍郎,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於是成為宰相。兩個月後他就去世了,並得到追謚。但因為高璩生前和不良人士來往頻繁,在太常博士曹鄴堅持下,他得了一個“剌”的惡謚。► 2篇詩文

杜昆吾

唐京兆杜陵人,字景山。能詩。玄宗開元中,官衛州司馬。天寶中,李林甫掎摭陰事以陷皇太子,昆吾以從兄有鄰女為太子良娣,亦遭傾陷。六載,自中部郡太守貶為郡司馬。► 1篇詩文

拾得

拾得

唐代豐乾禪師,住在天台山國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傳來小孩啼哭聲音,他尋聲一看,原來是一個稚齡的小孩,衣服雖不整,但相貌奇偉,問了附近村莊人家,沒有人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豐乾禪師不得已,只好把這男孩帶回國清寺,等待人家來認領。因他是豐乾禪師撿回來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於唐代貞觀年間由天台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詩人張繼據此留下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 21篇詩文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