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
唐代豐乾禪師,住在天台山國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傳來小孩啼哭聲音,他尋聲一看,原來是一個稚齡的小孩,衣服雖不整,但相貌奇偉,問了附近村莊人家,沒有人知道這是誰家的孩子,豐乾禪師不得已,只好把這男孩帶回國清寺,等待人家來認領。因他是豐乾禪師撿回來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於唐代貞觀年間由天台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詩人張繼據此留下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 2篇詩文
後世評價
寒山、拾得二人佛法高妙,更兼詩才橫溢,佛門弟子認為他們分別是文殊、普賢菩薩轉世。而且,寒山、拾得二人蹤跡怪異,其典型形象總是滿面春風,拍掌而笑,民間奉為“和”、“合”二仙。舊時婚禮上,喜堂高掛二仙神像,寓意和氣好合。乾隆的父親雍正皇帝敕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
軼事典故
後來貞觀年間由天台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詩人張績據此留下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處事秘訣
兩人在世曾留下許多詩偈,寒山、拾得的詩(尤其是寒山),具有脫俗的氣韻與禪機,對於世俗名利榮華,全不措懷。不唯具有徜徉於大自然的坦蕩胸懷,而且往往有警醒佛教徒的精闢之句,因此甚為後人所推重。作品《寒山問拾得》中表現的是他們兩人之間的一段對話,可見他們的姿態:
有一天,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云:還有甚訣可以躲得?
拾得云:我曾看過彌勒菩薩偈,你且聽我念偈曰: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隨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訊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
詩
唐代:拾得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嗟見世間人,個個愛吃肉。碗碟不曾乾,長時道不足。
昨日設個齋,今朝宰六畜。都緣業使牽,非乾情所欲。
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獄。閻羅使來追,合家盡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嗟見世間人,個個愛吃肉。碗碟不曾乾,長時道不足。
昨日設個齋,今朝宰六畜。都緣業使牽,非乾情所欲。
一度造天堂,百度造地獄。閻羅使來追,合家盡啼哭。
爐子邊向火,鑊子裡澡浴。更得出頭時,換卻汝衣服。
出家要清閒,清閒即為貴。如何塵外人,卻入塵埃里。
一向迷本心,終朝役名利。名利得到身,形容已憔悴。
況復不遂者,虛用平生志。可憐無事人,未能笑得爾。
養兒與娶妻,養女求媒娉。重重皆是業,更殺眾生命。
聚集會親情,總來看盤飣。目下雖稱心,罪簿先注定。
得此分段身,可笑好形質。面貌似銀盤,心中黑如漆。
烹豬又宰羊,夸道甜如蜜。死後受波吒,更莫稱冤屈。
佛哀三界子,總是親男女。恐沈黑暗坑,示儀垂化度。
盡登無上道,俱證菩提路。教汝痴眾生,慧心勤覺悟。
佛舍尊榮樂,為愍諸痴子。早願悟無生,辦集無上事。
後來出家者,多緣無業次。不能得衣食,頭鑽入於寺。
嗟見世間人,永劫在迷津。不省這個意,修行徒苦辛。
我詩也是詩,有人喚作偈。詩偈總一般,讀時須子細。
緩緩細披尋,不得生容易。依此學修行,大有可笑事。
有偈有千萬,卒急述應難。若要相知者,但入天台山。
岩中深處坐,說理及談玄。共我不相見,對面似千山。
世間億萬人,面孔不相似。借問何因緣,致令遣如此。
各執一般見,互說非兼是。但自修己身,不要言他已。
男女為婚嫁,俗務是常儀。自量其事力,何用廣張施。
取債誇人我,論情入骨痴。殺他雞犬命,身死墮阿鼻。
世上一種人,出性常多事。終日傍街衢,不離諸酒肆。
為他作保見,替他說道理。一朝有乖張,過咎全歸你。
我勸出家輩,須知教法深。專心求出離,輒莫染貪淫。
大有俗中士,知非不愛金。故知君子志,任運聽浮沈。
寒山住寒山,拾得自拾得。凡愚豈見知,豐乾卻相識。
見時不可見,覓時何處覓。借問有何緣,卻道無為力。
從來是拾得,不是偶然稱。別無親眷屬,寒山是我兄。
兩人心相似,誰能徇俗情。若問年多少,黃河幾度清。
若解捉老鼠,不在五白貓。若能悟理性,那由錦繡包。
真珠入席袋,佛性止蓬茅。一群取相漢,用意總無交。
運心常寬廣,此則名為布。輟己惠於人,方可名為施。
後來人不知,焉能會此義。未設一庸僧,早擬望富貴。
獼猴尚教得,人何不憤發。前車既落坑,後車須改轍。
若也不知此,恐君惡合殺。此來是夜叉,變即成菩薩。
自從到此天台寺,經今早已幾冬春。
山水不移人自老,見卻多少後生人。
君不見,三界之中紛擾擾,只為無明不了絕。
一念不生心澄然,無去無來不生滅。
故林又斬新,剡源溪上人。天姥峽關嶺,通同次海津。
灣深曲島間,淼淼水云云。借問松禪客,日輪何處暾。
自笑老夫筋力敗,偏戀松岩愛獨游。
可嘆往年至今日,任運還同不繫舟。
一入雙溪不計春,煉暴黃精幾許斤。爐灶石鍋頻煮沸,
土甑久烝氣味珍。誰來幽谷餐仙食,獨向雲泉更勿人。
延齡壽盡招手石,此棲終不出山門。
躑躅一群羊,沿山又入谷。看人貪竹塞,且遭豺狼逐。
元不出孳生,便將充口腹。從頭吃至尾,ci々無餘肉。
銀星釘稱衡,綠絲作稱紐。買人推向前,賣人推向後。
不願他心怨,唯言我好手。死去見閻王,背後插掃帚。
閉門私造罪,準擬免災殃。被他惡部童,抄得報閻王。
縱不入鑊湯,亦須臥鐵床。不許僱人替,自作自身當。
悠悠塵里人,常道塵中樂。我見塵中人,心生多愍顧。
何哉愍此流,念彼塵中苦。
無去無來本湛然,不居內外及中間。
一顆水精絕瑕翳,光明透滿出人天。
少年學書劍,叱馭到荊州。聞伐匈奴盡,婆娑無處游。
歸來翠岩下,席草玩清流。壯士志未騁,獼猴騎土牛。
三界如轉輪,浮生若流水。蠢蠢諸品類,貪生不覺死。
汝看朝垂露,能得幾時子。
閒入天台洞,訪人人不知。寒山為伴侶,松下啖靈芝。
每談今古事,嗟見世愚痴。個個入地獄,早晚出頭時。
古佛路淒淒,愚人到卻迷。只緣前業重,所以不能知。
欲識無為理,心中不掛絲。生生勤苦學,必定睹天師。
各有天真佛,號之為寶王。珠光日夜照,玄妙卒難量。
盲人常兀兀,那肯怕災殃。唯貪淫泆業,此輩實堪傷。
出家求出離,哀念苦眾生。助佛為揚化,令教選路行。
何曾解救苦,恣意亂縱橫。一時同受溺,俱落大深坑。
常飲三毒酒,昏昏都不知。將錢作夢事,夢事成鐵圍。
以苦欲舍苦,舍苦無出期。應須早覺悟,覺悟自歸依。
雲山疊疊幾千重,幽谷路深絕人蹤。
碧澗清流多勝境,時來鳥語合人心。
後來出家子,論情入骨痴。本來求解脫,卻見受驅馳。
終朝游俗舍,禮念作威儀。博錢沽酒吃,翻成客作兒。
若論常快活,唯有隱居人。林花長似錦,四季色常新。
或向岩間坐,鏇瞻見桂輪。雖然身暢逸,卻念世間人。
我見出家人,總愛吃酒肉。此合上天堂,卻沈歸地獄。
念得兩卷經,欺他道鄽俗。豈知鄽俗士,大有根性熟。
我見頑鈍人,燈心柱須彌。蟻子齧大樹,焉知氣力微。
學咬兩莖菜,言與祖師齊。火急求懺悔,從今輒莫迷。
若見月光明,照燭四天下。圓暉掛太虛,瑩淨能蕭灑。
人道有虧盈,我見無衰謝。狀似摩尼珠,光明無晝夜。
余住無方所,盤泊無為理。時陟涅盤山,或玩香林寺。
尋常只是閒,言不乾名利。東海變桑田,我心誰管你。
左手握驪珠,右手執慧劍。先破無明賊,神珠自吐焰。
傷嗟愚痴人,貪愛那生厭。一墮三途間,始覺前程險。
般若酒泠泠,飲多人易醒。余住天台山,凡愚那見形。
常游深谷洞,終不逐時情。無思亦無慮,無辱也無榮。
平生何所憂,此世隨緣過。日月如逝波,光陰石中火。
任他天地移,我暢岩中坐。
嗟見多知漢,終日枉用心。岐路逞嘍羅,欺謾一切人。
唯作地獄滓,不修來世因。忽爾無常到,定知亂紛紛。
迢迢山徑峻,萬仞險隘危。石橋莓苔綠,時見白雲飛。
瀑布懸如練,月影落潭暉。更登華頂上,猶待孤鶴期。
松月冷颼颼,片片雲霞起。匼匝幾重山,縱目千萬里。
谿潭水澄澄,徹底鏡相似。可貴靈台物,七寶莫能比。
世有多解人,愚痴學閒文。不憂當來果,唯知造惡因。
見佛不解禮,睹僧倍生瞋.五逆十惡輩,三毒以為鄰。
死去入地獄,未有出頭辰。
人生浮世中,個個願富貴。高堂車馬多,一呼百諾至。
吞併田地宅,準擬承後嗣。未逾七十秋,冰消瓦解去。
水浸泥彈丸,思量無道理。浮漚夢幻身,百年能几几。
不解細思惟,將言長不死。誅剝壘千金,留將與妻子。
雲林最幽棲,傍澗枕月谿.松拂盤陀石,甘泉涌淒淒。
靜坐偏佳麗,虛岩曚霧迷。怡然居憩地,日(以下缺)。
可笑是林泉,數里少人煙。雲從岩嶂起,瀑布水潺潺。
猿啼唱道曲,虎嘯出人間。松風清颯颯,鳥語聲關關。
獨步繞石澗,孤陟上峰巒。時坐盤陀石,偃仰攀蘿沿。
遙望城隍處,惟聞鬧喧喧。
▲松月冷颼颼
唐代:拾得
松月冷颼颼,
片片雲霞起。
匼匝[1]幾重山,
縱目千萬里。
溪潭水澄澄,
徹底鏡相似。
可貴靈台物,
七寶[2]莫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