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元超
薛元超(623年-684年),名振,以字行,蒲州汾陰(今山西萬榮)人,唐朝宰相,隋朝內史侍郎薛道衡之孫,文學館學士薛收之子。薛元超出身於河東薛氏西祖房,早年以門蔭入仕,歷任太子舍人、給事中、中書舍人、黃門侍郎、饒州刺史、東台侍郎、簡州刺史、正諫大夫,襲爵汾陰縣男。儀鳳元年(676年),薛元超拜相,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三品。永隆二年(681年),升任中書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輔佐太子監國,並在唐中宗繼位後因病致仕。光宅元年(684年),薛元超病逝,時年62歲。追贈光祿大夫、秦州刺史,諡號文懿,並陪葬乾陵。► 1篇詩文
孟翔
德宗貞元間人。與路應、李紓、包佶等有詩唱和。《全唐詩》存詩1首。事跡據其詩考知。► 1篇詩文
張仲謀
字里世次皆不詳。工草書,筆法得王羲之遺意。北宋時內府藏其書跡。事跡見《宣和書譜》卷一八。《全唐詩》存詩1首。► 1篇詩文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陶雍
陶雍(1123-1189年),初名烏祿,女真族完顏部人。他也被譽為“小堯舜”。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孫,是金朝第五位皇帝。陶雍稱帝後,下詔列數海陵王罪惡,廢為庶人,並遣軍切斷了海陵王歸路,進據中都。他外與南宋議和罷兵,內用各族人士為官,重兵鎮壓了契丹族起事,使統治集團內部趨於穩定,社會秩序較為安定。他還注意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重視科舉、學校等文化事業,放免二稅戶和部分奴婢為平民,減輕農民負擔,取消金銀礦稅,廣開榷場,使金財政充足,倉廩有餘,政治局面穩定,社會經濟和文化呈現一時繁榮,成為金朝的全盛時期,女真族也基本上完成了從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 1篇詩文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僖宗宮人
姓名、生卒年、籍貫均不詳。僖宗自內庭出袍千領,以賜塞外吏士,有宮女一人寄金鎖一枚並詩1首,為神策軍馬真所得。後為僖宗得知,遂以宮女妻真。事見《唐詩紀事》卷七八。《全唐詩》存僖宗宮人詩1首。► 1篇詩文
孟簡
孟簡(?-823)字幾道,唐朝大臣,德州平昌(今山東德平)人。孟詵之孫,著名水利專家。祖籍汝州梁縣,後寓居吳中,為吳中人所稱美(李觀《貽先輩孟簡書》)。舉進士宏辭連中。元和中,官至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尤工詩,善行書,元和十一年(816)書梁庚層吾撰唐經禹廟詩,見《唐書本傳·金石錄》。畫像取自1928年修《江蘇毘陵孟氏宗譜》► 10篇詩文
李康成
李康成,天寶中,與李、杜同時。其赴使江東,劉長卿有詩送之。嘗撰《玉台後集》,自陳後主、隋煬帝、江總、庾信、沈、宋、王、楊、盧、駱而下二百九人。► 6篇詩文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