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吉皎

吉皎,馮翊人,衛尉卿致仕。詩一首。► 1篇詩文

張循之

張循之,唐代洛陽人,與弟仲之並以學業著名。則天時,上書忤旨,被誅。詩六首。體裁為五絕、五律,出處見《全唐詩》卷99。► 4篇詩文

張若虛

張若虛(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揚州(今屬江蘇)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事跡略見於《舊唐書·賀知章傳》。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於《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2篇詩文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詩詞秀

張子容

張子容

張子容,襄陽人(今屬湖北),又名張五。生卒年均不詳,約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前後在世。先天元年(712)舉進士,仕為樂城令,開元中謫為東城尉。又曾官晉陵尉。初,與孟浩然同隱鹿門山,為死生交,詩篇唱答頗多。復值亂離,流寓江表。後竟棄官歸舊業以終。子容為詩興趣高遠,為當時文士所稱,有詩集傳於世。► 19篇詩文

李康成

李康成,天寶中,與李、杜同時。其赴使江東,劉長卿有詩送之。嘗撰《玉台後集》,自陳後主、隋煬帝、江總、庾信、沈、宋、王、楊、盧、駱而下二百九人。► 6篇詩文

崔子向

崔子向

崔子向,唐詩人。名中,以字行,排行十一,金陵(今南京)人。代宗大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間游湖州,與詩僧皎然等聯唱。大曆末又曾游常州,與皇甫曾等聯唱。德宗建中、貞元年間,歷監察御史,終南海節度從事。崔子向有詩名、好佛。嚴維稱其“新詩蹤謝守,內學似支郎。”(《贈送崔子向》)。► 4篇詩文

詩詞秀
秀出好詩詞

許康佐

許康佐,父審。康佐登進士第,又登宏詞科。以家貧母老,求為知院官,人或怪之,笑而不答。及母亡,服除,不就侯府之辟,君子始知其不擇祿養親之志也,故名益重。遷侍御史,轉職方員外郎,累遷至駕部郎中,充翰林侍講學士,仍賜金紫。歷諫議大夫、中書舍人,皆在內庭。為戶部侍郎,以疾解職。除兵部侍郎,轉禮部尚。卒,年七十二,贈吏部尚書。撰《九鼎記》四卷。► 1篇詩文

鮑家四弦

唐代詩人。四弦,鮑生妾也。鮑多蓄聲伎,外弟韋生,好乘駿馬,遇於歷陽。鮑置酒,酒酣,密遣四弦歌以送酒,韋牽紫叱撥酬之。詩二首。《送鮑生酒》► 2篇詩文

王智興

王智興(758年-836年),字匡諫,懷州溫縣(今屬河南)人 ,左武衛將軍王靖曾孫,右金吾衛將軍王瑰之孫,太子詹事王縉之子 ,唐朝官員、將領。太和年間(827年─835年),率軍討伐李同捷有功,封雁門郡王,進位侍中。歷任河中尹、宣武軍節度使等職。開成元年(836年),王智興病逝,時年七十九歲,追贈太尉,葬於洛陽榆林之北。► 1篇詩文

張懷

生平無考。《全唐詩》收其《吳江別王長史》詩1首。此詩最早見之於宋范成大《吳郡志》卷一八,載於宋之問《渡吳江別王長史》詩之次,缺題。► 1篇詩文

詩詞秀
關注教你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