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盧肇

盧肇

盧肇(818(戊戌年)—882)字子發,江西宜春文標鄉(現屬分宜)人,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狀元,先後在歙州、宣州、池州、吉州做過刺史。所到之處頗有文名,官譽亦佳,又因他作為唐相李德裕的得意門生,入仕後並未介入當時的“牛李黨爭”,故一直為人們所稱道。► 33篇詩文

王涯

王涯〔唐〕(764~835))字廣津,太原人。約生於唐代宗廣德二年,卒於文宗太和九年,年約七十餘歲。博學工文。梁肅異其才,薦於陸贄。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進士,又舉宏辭。再調藍田尉。久之,以左拾遺為翰林學士,進起居舍人。元和時,累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穆宗立,出為劍南、東川節度使。文宗時,以吏部尚書代王播總鹽鐵,為政刻急,始變法,益其稅以濟用度,民生益困。► 39篇詩文

雍裕之

雍裕之雍裕之:唐朝人(約公元八一三年前後在世)字不詳,蜀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在世。有詩名。工樂府,極有情致。貞元後,數舉進士不第,飄零四方。裕之著有詩集一卷, 《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 32篇詩文

楊玉環

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1篇詩文

皇甫松

皇甫松

皇甫松,字子奇,自號檀欒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皇甫松《醉鄉日月》3卷。其詞今存20餘首,見於《花間集》、《唐五代詞》。事跡見《歷代詩餘》。 今有王國維輯《檀欒子詞》一卷。► 42篇詩文

黃公紹

黃公紹,宋元之際邵武(今屬福建)人,字直翁。鹹淳進士。入元不仕,隱居樵溪。著《古今韻會》、以《說文》為本,參考宋元以前字書、韻書,集字書訓詁之大成,原書已佚,其同時人熊忠所編《古今韻會舉要》中,略能見其大概。另有《在軒集》。► 59篇詩文

章碣

章碣(836—905年),唐代詩人,字麗山,章孝標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進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長沙攜邵安石(廣東連縣人)來京,高湘主持考試,邵安石及第。► 28篇詩文

蘇味道

蘇味道

蘇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河北石家莊市欒城縣)人,少有才華,20歲舉進士 ,累遷鹹陽尉。武則天時居相位數年,苟合取容,處事依違兩可,時稱“蘇模稜”。因阿附張易之,中宗時貶郿州刺史,死於任所。與杜審言、崔融、李嶠並稱為文章四友,與李嶠並稱蘇李。對唐代律詩發展有推動作用,詩多應制之作,浮艷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詠長安元宵夜花燈盛況,為傳世之作。原有集,今佚。《全唐詩》錄其詩16首。蘇味道死後葬今欒城蘇邱村,其一子留四川眉山,宋代“三蘇”為其後裔。► 17篇詩文

孟雲卿

孟雲卿

孟雲卿,字升之,平昌(商河縣西北)人。約生於725年(唐開元十三年)。天寶年間赴長安應試未第,30歲後始舉進士。肅宗時為校書郎。存詩17首。其詩以樸實無華語言反映社會現實,為杜甫、元結所推重。孟雲卿與杜甫友誼篤厚。758年(乾元元年)夏,杜甫出任華州司公參軍,行前夜飲話別,並以詩相贈,即《酬孟雲卿》。同年冬,他們在洛陽相遇,同到劉顥家中暢飲。杜甫又寫了《冬末以事之東郊,城湖東遇孟雲卿,復歸劉顥宅宿,飲宴散因為醉歌》一詩,記敘此次邂逅相遇彼此喜悲交集的情景,表達了詩友間的誠摯感情。► 25篇詩文

牛嶠

牛嶠,字松卿(約公元890年前後在世),一字延峰,隴西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昭宗大順初前後在世。乾符五年(公元878年)進士及第。歷官拾遺,補尚書郎,後人又稱“牛給事”。以詞著名,詞格類溫庭筠。原有歌詩集三卷,今存詞三十三首,(見《花間集》)詩六首。► 32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