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愔
鄭愔(?- 710)唐詩人。字文靖,河北滄縣(屬滄州)人。卒於唐睿宗景雲元年。► 26篇詩文
王駕
王駕(851~ ?),晚唐詩人,字大用,自號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濟)人。大順元年(890)登進士第,仕至禮部員外郎。後棄官歸隱。與鄭谷、司空圖友善,詩風亦相近。其絕句構思巧妙,自然流暢。司空圖《與王駕評詩書》贊曰:“今王生者,寓居其間,浸漬益久,五言所得,長於思與境偕,乃詩家之所尚者。”► 9篇詩文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漢族,隋唐時期巨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諡文貞,為凌煙閣二十四功之一。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盛名的諫臣。著有《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他的重要言論大都收錄《魏鄭公諫錄》和《貞觀政要》兩本書里。► 11篇詩文
劉昚虛
劉昚虛字全乙,亦字挺卿,號易軒。盛唐著名詩人。生於開元二年(公元714年)。20歲中進士,22歲參加吏部宏詞科考試,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經局校書郎,為皇太子校勘經史;鏇轉崇文館校書郎,為皇親國戚的子侄們校勘典籍,均為從九品的小吏。► 18篇詩文
江采萍
梅妃(公元710年-公元756年),姓江名采萍,在今莆田亦稱江東妃(興化平話字:Gang-dang-hi)唐玄宗早期寵妃。多才多藝的江采萍,不僅長於詩文,還通樂器,善歌舞,而且嬌俏美麗,氣質不凡,是個才貌雙全的奇女子。作有《謝賜珍珠》和《樓東賦》等著名詩賦。► 1篇詩文
李華
李華(約715-766),唐代散文家,詩人。字遐叔,趙郡贊皇(今屬河北)人。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天寶二年(743)登博學宏辭科,官監察御使、右補闕。安祿山陷長安時,被迫任鳳閣舍人。“安史之亂”平定後,貶為杭州司戶參軍。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病故。作為著名散文家,與蕭穎士齊名,世稱"蕭李"。並與蕭穎士、顏真卿等共倡古義,開韓、柳古文運動之先河。其傳世名篇有《弔古戰場文》。亦有詩名。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20篇詩文
上官儀
上官儀(約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陝州陝縣(今河南三門峽陝縣)人,生於江都。貞觀初,擢進士第,召授弘文館直學士,遷秘書郎。唐高宗時供職門下省,頗受唐高宗和武則天的賞識。龍朔二年(662年),成為宰相。後來高宗不滿武后跋扈,上官儀向高宗建議廢后,高宗亦以為然,由上官儀草詔。武后涕泣陳請,事遂中綴,自此武后深惡上官儀。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儀被誅,家產和人口被抄沒,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時被誅殺。中宗即位後,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兒為昭容,對上官儀父子有所追贈,繡像凌煙閣,追封為楚國公。► 22篇詩文
趙彥昭
[唐](公元?年至七一四年後不久)字奐然,甘州張掖人。生年不詳,約卒於唐玄宗開元二年後不久。少豪邁,風骨秀爽。及進士第,調南部尉。歷左台監察御史。中宗時,累遷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睿宗立,出為宋州刺史。後入為吏部侍郎,遷刑部尚書,封耿國公。尋貶江州別駕,卒。彥昭所作詩,《全唐詩錄》存一卷,傳於世。► 23篇詩文
薛昭蘊
薛昭蘊,字澄州,河中寶鼎(今山西榮河縣)人。王衍時,官至侍郎。擅詩詞,才華出眾。《北夢瑣言》:薛澄州昭蘊即保遜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風。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無人。好唱《浣溪沙》詞。► 18篇詩文
徐夤
徐夤:字昭夢,福建莆田人。登乾寧進士第,授秘書省正字。依王審知,禮待簡略,遂拂衣去,歸隱延壽溪(現留於綬溪公園,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著有《探龍》、《釣磯》二集,詩二百六十五首。► 337篇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