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促織

唐代杜甫

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
草根吟不穩,床下夜相親。
久客得無淚,放妻難及晨。
悲絲與急管,感激異天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蟋蟀的叫聲十分微細,那哀婉的聲音多么動人!
它在寒冷的野外草叢間叫得不暢,移到床下來叫,仿佛與我的心情相同。
唉,久客他鄉的我怎能不聞聲而淚下?被遺棄的婦女或寡婦也在半夜裡難以穩睡到天明。
想那哀切的絲樂和激昂的管樂,也不如這天真的聲音如此感人。

注釋
(1)促織:又叫蟋蟀,今甘肅天水一帶俗稱“黑羊”。
(2)哀音:哀婉的聲音。
(3)穩:安。
(4)親:近。
(5)得:能夠。
(6)放妻:被遺棄的婦女或寡婦。
(7)絲:弦樂器。
(8)管:管樂器。
(9)感激:感動,激發。
(10)天真:這裡指促織沒有受禮俗影響自然真切的嗚聲。

創作背景

這首杜甫於乾元二年(759)秋天所作,當時杜甫還在秦州,遠離家鄉,夜間聽聞蟋蟀哀婉的叫聲從而感秋,至而牽動了思鄉之情,表達了詩人遠離家鄉的羈旅愁懷。

賞析

人們常常把嗚叫聲當作動物的語言,所以聽到反覆不斷的聲音,就自然想像到那是在不斷地訴說著什麼,或要求著什麼,把它想像成無休止的傾訴。杜甫在秦州的幾個月,正是促織活動的時候。傍晚,清晨,特別是不眠之夜,大約都是在促織的鳴叫聲中度過的。人久客在外,心情本來就很淒涼,被促織聲一激,往往不禁淚下。這首詩,就是詩人當時憂傷感情的真實寫照。

起句正麵點明促織,以“甚細微”與第二句的“何動人”構成對比,襯托哀音的不同尋常。

三、四句和五、六句,在修辭上構成兩對‘‘互文”。就是說:促織在野外草根里、在屋內床底下,總是鳴聲不斷;而不論在什麼地方嗚叫,總和不得意的詩人心情是互相接近的。聽到它的叫聲,長期客居外鄉的人不得不流淚,再也無法安睡到天明;被遺棄的婦女或寡婦也在半夜裡被哀鳴之聲驚醒,陪著促織灑下淚水。這種“互文”格式的使用,用表面上的兩層意思抒寫了互動著的四層意思,能收到言簡意緣的效果,是古代詩詞中常用的修辭手法。

最後兩句以“悲絲”、“急管”同促織的啼叫相比較,而以促織叫聲“天真”、不受禮俗影響作結,把促織的哀音放在任何樂器的演奏無法達到的效果之上,把“哀音何動人”寫到了極點,更加烘托出詩人的思鄉愁苦之情。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1539篇詩文

猜您喜歡

村行

宋代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
萬壑有聲含晚籟,數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胭脂色,蕎麥花開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悵,村橋原樹似吾鄉。

謁金門·秋已暮

五代牛希濟

秋已暮,重疊關山岐路。嘶馬搖鞭何處去,曉禽霜滿樹。
夢斷禁城鐘鼓,淚滴枕檀無數。一點凝紅和薄霧,翠蛾愁不語。

秋日魯郡堯祠亭上宴別杜補闕范侍御

唐代李白

我覺秋興逸,誰雲秋興悲?
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
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
歇鞍憩古木,解帶掛橫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飆吹。
雲歸碧海夕,雁沒青天時。
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