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菩薩蠻·白日驚飈冬已半

清代納蘭性德

驚飆掠地冬將半,解鞍正值昏鴉亂。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燒痕空極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近長安,客心愁未闌。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狂風席捲大地.冬天已過半。解下馬鞍暫且停駐,正值黃昏,群鴉亂飛。黃河已成片成片地結冰,茫茫一片,恰如愁思不絕。
放眼望去,唯餘一片野火的痕跡。高高的城樓上,鼓角連天。明日即將抵京,可遊子的愁思卻依然沒有盡頭。

注釋
①菩薩蠻:詞牌名,本唐教坊曲,為雙調,四十四字,以五七言組成。下片後二句與上片後二句字數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②驚飈(biāo):謂狂風。晉殷仲文《解尚書表》:“洪波振壑,川洪波振壑;一驚飆拂野,林無靜柯。”
③解鞍:其意為解鞍下馬,表示停下來。昏鴉:即烏鴉。此指黃昏之時烏鴉亂飛.。
④冰合句:謂大河已為冰封,河水不再流動。李賀《北中寒》:“黃河冰合魚龍死。”
⑤燒痕:野火的痕跡。宋蘇軾《正月二十日往歧亭》:“稍聞決決流冰谷,盡放青青沒燒痕。”
⑥鼓角句:鼓和號角,是古代軍隊使用的一種用來發號施令的鼓和號角。白居易《祭杜宵興》詩:“城頭傳鼓角,燈下整衣冠。”
⑦長安:此代指北京城。
⑧客心句:遊子的愁思沒有盡頭。謝朓《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詩:“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闌:殘盡。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的是詞人從邊塞回來時的狀況。至於具體時間,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覘梭龍後的歸途中;另一種說法是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一月扈從東巡的歸途上。

賞析

上片勾畫出一幅白日深冬歸程圖:“白日驚飆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鴉亂”,狂風卷折的冬日,歸途昏鴉飛亂了天邊的雲霞,詞人解鞍少駐初程。畫面壯麗而又消沉,讓人生出欲說難言的悵惘。“驚飈”將冬日寒風之凜冽與氣候的惡劣一聞道出,精到而更有畫面感。接下來的“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兩句,又更增添了眼前冬景的壯闊,將歸程圖拉伸至無限壯闊之處,有種“長河落日圓”的雄闊壯麗。

下片歸程圖縱橫延伸。“燒痕空極望,鼓角高城上”,放眼望去,蒼茫的平原上是一片野火燒過的痕跡;極目仰望,已經依稀可以看到鼓角和城牆,看來已經離家不遠了。“明日近長安,客心愁未闌”,雖然明天就要回到京城,但一路上的奔波勞苦,並沒有因此而消失,可見納蘭這一路上有多辛苦了。結尾兩句化自謝眺《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在全詞有畫龍點睛之效,這愁便是納蘭的經典式愁,言淺意深,引人深思。

全詞寫景皆是昏暗悽然,景中含情,然景致壯闊處又別有一番風度。語句含悲,語調淒楚,字裡行間縈繞著百轉柔情,訴盡了詞人真實的內心感受。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箇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284篇詩文

猜您喜歡

冬日田園雜興

宋代范成大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藥繞江郊。霜風搗盡千林葉,閒倚筇枝數鸛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後困蒙蒙。過門走馬何官職,側帽籠鞭戰北風!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從教屋外陰風吼,臥聽籬頭響玉簫。
松節然膏當燭籠,凝煙如墨暗房櫳;晚來拭淨南窗紙,便覺斜陽一倍紅。

苦寒行

唐代齊己

冰峰撐空寒矗矗,雲凝水凍埋海陸。
殺物之性,傷人之欲,既不能斷絕蒺藜荊棘之根株, 又不能展鳳凰麒麟之拳跼。
如此則何如為和煦,為膏雨, 自然天下之榮枯,融融於萬戶。

人月圓·雪中游虎丘

元代張可久

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桿。雪晴天氣,松腰玉瘦,泉眼冰寒。興亡遺恨,一丘黃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殘碑休打,寶劍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