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河上秋興十首 其六

明代李夢陽

白馬瓠子口,秋風汾上歌。帝鄉不可見,千載白雲多。

樹動江帆至,雲前塞雁過。滄洲無盡極,慷慨有漁蓑。

李夢陽

李夢陽

李夢陽(1472-1530),字獻吉,號空同,漢族,慶陽府安化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遷居開封,工書法,得顏真卿筆法,精於古文詞,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強調復古,《自書詩》師法顏真卿,結體方整嚴謹,不拘泥規矩法度,學卷氣濃厚。明代中期文學家,復古派前七子的領袖人物。► 2168篇詩文

猜您喜歡

工之僑獻琴

明代劉基

工之僑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

送東陽馬生序

明代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汴京元夕

明代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