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和劉補闕秋園寓興之什十首 其五

唐代朱慶餘

深齋嘗獨處,詎肯厭秋聲。翠筱寒愈靜,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見抱書行。入夜聽疏杵,遙知耿此情。

朱慶餘

朱慶餘

朱慶餘,生卒年不詳,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紹興)人,寶曆二年(826)進士,官至秘書省校書郎,見《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卷六,《全唐詩》存其詩兩卷。曾作《閨意獻張水部》作為參加進士考試的“通榜”,增加中進士的機會。據說張籍讀後大為讚賞,寫詩回答他說:“越女新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值萬金。”於是朱慶餘聲名大震。► 173篇詩文

猜您喜歡

登幽州台歌

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

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唐代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