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清平樂·畫堂晨起

唐代李白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佩。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清晨堂上剛剛睡起,有人來報雪花飄墜。高卷窗簾看瑞雪飄飛,白色遠近迷漫了階級。
紛揚的氣勢如爐煙蒸騰,素寒花草掛一身玉瑕。該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亂把潔白的雲彩揉碎。

注釋
清平樂:唐教坊曲名。另有別名《破子清平樂》、《清平樂會》、《憶夢月》、《醉東風》。雙調,46字。上闋22字,4句,4平韻,每句押韻。下闋,24字,4句,3平韻,1、2、4句押韻。
畫堂:華麗的堂舍。
簾櫳(lián lóng):窗簾或門帘。櫳:窗欞。
佳瑞:瑞雪。
皓色:潔白的顏色。
庭砌:庭階。
盛氣:雪花狂舞的氣勢。
光引爐煙:那景象好象引發的爐煙。
素草寒生玉佩:白色花草寒光閃閃掛一身玉琨。玉佩:玉石制的佩飾。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詞人晨起忽見雪花漫天飛舞,皓色茫茫,有感而作。

賞析

這是一首豪邁、瑰麗、新奇的詠雪詞,富有生活情趣。

上闋寫觀看雪景,第一、二句簡潔交待了時間、地點、事件;接下來兩句便寫人觀看雪景喜悅、激動的心情。時間、地點、情由,一路寫來,由“晨起”而“來報”,因“來報”而“捲簾”看“佳瑞”,曲折有致,可以看到南宋女詞人李清照著名《如夢令》:“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道是海棠依舊。”在此詞中的影子。“高卷”見興致之高,“遠迷”是遠近迷漫、迷濛,到處上下,一片蒼茫迷離的皓色,顯喜悅、痴迷之情。

下闋前兩句從空中,地下寫所見迷人雪景,氣勢豪邁,瑰麗生姿。“盛氣光引爐煙”是寫空中雪花紛揚的氣勢象引發的爐煙蒸騰,“素草寒生玉瑕”,是寫地上花草,晶瑩剔透,閃著寒光,象掛滿玉碾,真是美麗極了,而且地上、空中,上下輝映,雄邁不失瑰美,俊麗而有豪氣。然而更能表現詩仙特色的尚不僅此,而是奇思逸想,為一般人想不出、也道不出來的東西。象“危樓高百尺,伸手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一樣,“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大膽新奇,新穎獨特,驚人駭俗而又極舍情理,這正是體現李白風格的浪漫主義。天仙一旦豪飲了銀河的美酒酩酊大醉後,竟然也顧不得自身的天生麗質,使出如此粗魯的手段來把白雲亂揉得碎末紛飛,化作漫天大雪,遍地銀濤。正是這個“狂”字抖擻出宇宙的莢氣,開放出仙苑的奇葩,令人神往,這正是詩人以狂墨賦醉詩的一個典型例子。

這首詞想像奇特瑰麗,不落窠臼,且用語可見其浪漫主義的風格,在毫不羈絆的想像之中雄奇碩健的體格也可以窺得。從所譬喻之喻體來看,都極具或高雅,或冰潔,或傳奇雄放之特點,可以推測詞人當時心境定當極其開闊,疏放。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1310篇詩文

猜您喜歡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除夜雪

宋代陸游

北風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