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綠羅裙·東風柳陌長

宋代賀鑄

東風柳陌長,閉月花房小。應念畫眉人,拂鏡啼新曉。
傷心南浦波,回首青門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近拂曉,東風微拂,向遠處延伸的道路兩旁的柳枝搖盪。月落雲遮,原野瀰漫在晨霧的朦朧中,不像天清月朗時那樣開闊了。在這樣的環境中,我怎么不思念她呢?她一定也像我一樣因思念而早起,拂拭著鏡子顧影白憐而悲啼。
和她在南浦分別時兩人泣不成聲、依依惜別的情景歷歷在目。離開京城後,她的身姿容貌無時不在眼前浮現,特別是那綠色羅裙的樣子。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一見到綠茵芳草,便覺得是她穿著綠羅裙飄然而降,無限深情的眷戀也因此稍有依託。

注釋
①柳陌:柳林小路。
②閉月:行雲遮月。花房:花瓣的總稱,如白居易《畫木蓮房圖寄元郎中》:“花房膩似紅蓮房,艷色鮮如紫牡丹”。
③念:想念。畫眉人:所念之人。漢朝張敞和妻子感情很好,常替妻子畫眉。有人將此事向皇上稟報。皇帝問及此事,張敞回答:聽說夫妻閨房中事比畫眉更甚的還不知有多少呢!言下之意:替妻子畫眉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以後稱自己的妻子或情人為畫眉人。以表相親相愛之深。
④南浦: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之如何?”送別之處常稱南浦。
⑤青門道:指京城門。青門:為漢長安東南門,此處指京城門。詞人曾經在京城春明門東住過。
⑥“記得”二句。綠羅裙、芳草皆指所念之人。

鑑賞

這是一首別後懷念戀人之作。首兩句描繪眼前之景。東風,點明節令乃微風吹拂的春季。東風日吹,氣候日暖,柳枝日長,枝葉婆娑茂密起來,漸漸地將阡陌隱蔽起來,再加是在月光朦朧的夜間,往日一覽無餘的道路,在柳枝的掩映下,似乎變得神秘起來,悠長起來,有如一條無窮無盡的綠帶,盤繞于田野,這是白天所見;一片輕雲掩映下,月光暗淡多了,在暗月的輝映下,白日盛開的花兒似隱似現,顯得不那么飽滿了,這是夜晚所見。兩句細膩地刻畫了春光燦爛時節的美好景象,為下文的傷懷、回首起了鋪墊。

“應念畫眉人,拂鏡啼新曉”,在這月色朦朧的夜景,滿懷羈旅愁情的詞人心裡不能平靜。尤其是當此春風輕拂,柳枝飄搖之時,詞人敏感的心靈一陣顫動,不由得想起了遠在京城的戀人:此時此刻的她,一定也正陷入對自己的深深懷念中,分別愈久,悲愁愈增,昔日風采當因別後徹夜未眠的相思而黯然失色,以致清晨拂鏡自照時,常會因親睹自己消瘦的面容而悲聲啼哭。這兩句全從對方構想,寫得隱微含蓄,前句寫其思,後句寫其清晨理妝時的啼,包含無限潛台詞和暗場戲,曲曲傳達出女主人公幽微隱約的心理。

“傷心南浦波,回首青門道”。這兩句回憶別時情態,兼點戀人所在。前句重寫留者,後句重寫去者,既寫對方,也寫自己,層層推衍出上片思念之因。按相思相守多日,故當時分別,深感再逢杳杳無期,留者固情意纏綿,黯然傷神,去者亦戀戀不捨,一步一回首。但去者又不得不去,留者又不能不放,當此之際,那種淒哀悱惻的別離神態於作者的刺激真是太強烈了,以致在頭腦中留下了一種永不磨滅的印記,至今尚記憶猶新。

“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分離已久,可思而不可近,可念而不可即,唯分別時身穿綠羅裙的倩影,最為醒目,最為親切。羈旅生涯中,每逢隨處可見的芳草綠蔭,總會產生一種特殊的親切感,仿佛那蔭蔭碧草,就是她那身著綠羅裙的可愛身影,飄飄蕩蕩,幻化而成。春天的芳草,時時都有,處處可見,所以,這種對戀人深刻的眷戀感,似乎時時處處,都能得傾注,獲得滿足。這兩句,實際源於五代牛希濟《生查子·春山煙欲收》原句,但牛詞中的兩句,是作為女主人公與男友分別時的叮囑語出現的,賀鑄原封不動拈用牛詞原句,主要是抒發與情人長久分別後男主人公的一種心理活動。他採用巧妙的移情手法,藉助於綠色這一特殊的色彩,將現實中的人與自然中的景緊密結合起來,使遙遠的空間與悠久的時間藉助於想像的翅膀相連結,作者對戀人的思念,亦似乎藉助於隨處可見的芳草綠蔭,得到了一種充分的心理滿足。然想像歸想像,現實歸現實,兩者畢竟不是一回事。作者相思的苦痛透過這種貌似輕鬆的灑脫語而愈顯強烈,這也正是這首詞的藝術魅力的體現。

賀鑄

賀鑄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1148篇詩文

猜您喜歡

題柳

唐代溫庭筠

楊柳千條拂面絲,綠煙金穗不勝吹。
香隨靜婉歌塵起,影伴嬌嬈舞袖垂。
羌管一聲何處曲,流鶯百囀最高枝。
千門九陌花如雪,飛過宮牆兩自知。

中洲株柳

清代俞益謨

二水中分異舊時,河洲株柳少人知。
虬枝偃蓋宜仙島,碧乾撐天入鳳池。
古木有緣歸淨土,章台無分集寒鴟。
常隨寶鐙陪金勒,絕塞指揮萬馬嘶。

宋代寇準

曉帶輕煙間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
長條別有風流處,密映錢塘蘇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