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野步

清代趙翼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料峭的寒風催著換上了厚衣服,到附近的郊區原野去遊玩。秋風最愛多管閒事了,它一來,不但把楓葉變紅,還把人的頭髮變白了。

注釋
峭寒:料峭
紅他楓葉白人頭:這是名句佳句。意思是:(秋風)把楓葉變紅,卻把人的頭髮變白了。更是感嘆時間不饒人。

鑑賞

絕句就是“截句”,從律中截出兩聯,單獨成詩,可以把不必要的部分刪去,只突出精華的內容。由於形式適合,有相當一部分絕句是著眼於奇想巧思的,前兩句交代,後兩句用奇,此詩即如此。

“峭寒催換木棉裘”,寥寥數字,勾勒出了較長一段時間裡詩人的心理狀態。“催”者,催促,催逼,仿佛料峭秋寒正不停地催促詩人換上棉襖。在這裡,詩人賦予了峭寒一個獨立的人格,它想用寒冷逼迫詩人換衣,詩人不肯,它便更添寒冷,詩人仍不肯,它便一冷再冷,再冷,再冷,詩人不得已,只好屈服。實際上,峭寒是沒有人格的,更不可能故意與詩人作對,詩人這樣寫,是把自身的感情外施於物,通過自己與峭寒的交鋒表現內心複雜的情感。詩人為什麼不肯換上棉襖呢?可能有多種原因,但結合後文來看,最可能的就是詩人認為多穿衣服是年老體衰的表現,他不肯服老,所以不願聽任峭寒擺布,但最終還是無奈投降了。“倚杖郊原作近游。”“倚杖”是說腿腳不便,“近”是指無力走遠。那么,大冷的天,詩人為什麼要去野步呢?他在秋風蕭瑟中,又將會是怎樣的心情呢?

“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詩人筆下的秋風,仿佛成了一個討人厭的傢伙,它蕭蕭地吹,不停地吹,吹紅了湛湛青楓,吹白了滿頭烏髮,詩人對這秋風,不禁發出一句“管閒事”的牢騷來。如果說前面的“催”字還不是那么明顯的話,那么這裡的移情於物就十分突出了。本來秋風沒有感情,也不好管閒事,楓葉之紅、青絲之白,都與秋風沒半點關係,詩人發此怪怨,實屬無理。但越是無理,越是有情,詩人自入秋以來,一直不堪寒冷,再加上年事已高,感傷之情就從沒斷過,此刻他看到瑟瑟作響的紅葉,一腔悲懷再也把持不住,便沖秋風抱怨道:“你怎么這么好事!”這裡的秋風,實際上已經超出它本身的含義,成為了整個秋天、甚至永遠無情地流逝著的時間的代表,正是無情的歲月逼紅了楓葉,也催老了詩人。詩人此處將自己的感情外化為原本無辜的秋風,以蓄意悖理的手法,讓衰涼之感直達讀者心靈深處,仿佛讀者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步履蹣跚的老者,在秋風中不禁灑淚。

綜合全詩來看,最核心的無疑是後兩句,但前兩句也不應忽視。應該說,如果沒有前面兩句的交代和鋪墊,後面的感情不可能抒發得那么充分。全詩表現了詩人對年華逝去的感傷之情。

趙翼

趙翼

趙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雲崧,一字耘崧,號甌北,又號裘萼,晚號三半老人,漢族,江蘇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貴西兵備道。鏇辭官,主講安定書院。長於史學,考據精賅。論詩主“獨創”,反摹擬。五、七言古詩中有些作品,嘲諷理學,隱寓對時政的不滿之情,與袁枚、張問陶並稱清代性靈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記》與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大昕《二十二史考異》合稱清代三大史學名著。► 17篇詩文

猜您喜歡

清平樂·金風細細

宋代晏殊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乾。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北風行

唐代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嘲春風

唐代溫庭筠

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
苒嫋轉鸞旗,萎蕤吹雉葆。
揚芳歷九門,澹蕩入蘭蓀。
爭奈白團扇,時時偷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