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秋
明代:朱栴
塞下景荒涼,淡薄秋光,金風淅淅透衣裳。讀罷安仁《秋興賦》,憀栗悲傷。
廿載住邊疆,兩鬢成霜,天邊鴻雁又南翔。借問夏城屯戍客,是否思鄉?
注釋
①這首詞選自《宣德寧夏志》,《嘉靖寧夏新志》、《弘治寧夏新志》、《萬曆朔方新志》、《朔方道志》亦收錄此詞,題目作《浪淘沙·塞垣秋思》。浪淘沙,詞牌名。
②安仁《秋興賦》:指西晉文學家
潘岳,字安仁,工
詩賦,曾作《秋興賦》。
③憀栗:同“寥栗”,悽愴貌。
④夏城:即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老城。宋為西夏都城,明為九邊重鎮寧夏鎮城,故稱鎮城為夏城。屯戍客:駐守邊疆的人。
朱栴
朱栴一般指朱木旃。朱栴(zhān音氈)(1378.2.6.—1438.8.23.),漢族。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號凝真、凝真子。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初九日)(1378年2月6日),出生於明朝最初的都城應天府(即金陵,今江蘇南京市)。正統三年八月乙卯初三日(1438 年.8月23日)病逝,享年61歲。逝世後,埋葬在今寧夏同心縣韋州明王陵。朱栴死後,被明英宗謚曰“靖”,史稱“慶靖王”、“大明慶靖王朱栴”。朱栴是慶王府第一代慶王,他歷經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六朝,在寧夏生活45個春秋。► 5篇詩文
塞鴻秋·潯陽即景
元代:周德清
長江萬裏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雲都變露,新月初學扇。
塞鴻一字來如線。
蝶戀花·月到東南秋正半
清代:王國維
月到東南秋正半。雙闕中間,浩蕩流銀漢。誰起水精簾下看。風前隱隱聞簫管。
涼露濕衣風拂面。坐愛清光,分照恩和怨。苑柳宮槐渾一片。長門西去昭陽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