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及注釋
譯文
橘柚掛滿了美好的果實,但卻生長在深山旁側。
聽說您喜好我的甘美,我就暗暗自個修飾起來。
託身珍美光潔的玉盤,經歷年月期待主人品嘗。
但主人不賞識我的美質,久擱而顏色由青變黃。
倘若要人們深入了解我,還得憑藉您作介紹啊。
注釋
⑴柚:或作“櫾(yòu)”,果名,橙類。
⑵君:指某位享用者。好(hào):喜愛。
⑶竊:私下,私自。雕飾:雕琢文飾。
⑷委身:託身。“委身玉盤”,比喻投入仕途。
⑸歷年:經歷年歲。冀:希望。
⑹芳菲:芳香,香氣。不相投:言不合意。
⑺儻(tǎng):同“倘”,假使,如果。欲我知:想了解我的意思。這是“欲知我”的倒裝。
⑻羽翼:指輔佐的人或力量。
賞析
這是一首比興體的作品,詩人借橘柚為比,來寫自己的遭際和心愿。詠橘見志,屈原早年就寫有《橘頌》,其開頭幾句寫道:“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意思是說,天地孕育的美好的橘樹,它只適應南方的水土,它把根深深扎入南國的土地,再也不願意遷徙。這顯然是藉以表現自己的獨立不阿、潔身自好的品格。這首“古詩”的寫法當受到屈原的啟發,但用意卻不同。
此詩開頭寫道:“橘柚垂華實,乃在深山側。”前句著一“垂”字,見出佳果纍纍,後句以一“乃”字轉折,見出所生非地、難為人知的遺憾。可見此橘並不“壹志”於“不遷”,而是覺得自己具備這樣的美質,就要見食、見用。這是比喻自己本是懷才而隱居的人。
“聞君好我甘,竊獨自雕飾。”這裡用第一人稱。這表現了橘為人知時的欣喜、投其所好的心計。一旦聽說就如此這般,也見出它的急不可待。由不為人知到為人知,這是橘的命運的一大轉折。
“委身玉盤中,歷年冀見食。”果然得以進獻於某公了,託身於珍美光潔的玉盤中,更覺得殊榮莫比,這句順承前句,有一種如願以償的快意。下句略作頓挫,說經歷年月期待主人品嘗,這既見它心情的迫切、專注,又微露主人的倦怠、冷淡,似有不祥的預兆。
“芳菲不相投,青黃忽改色。”到底願望還是落空了,主人不賞識它的美質。“芳菲”,是香氣,“青黃”,是美色,也就是《橘頌》所云“紛媼宜修”“青黃雜糅”。一個“忽”字見出打擊的沉重。似為人知、終究還不見用,這又是一大轉折,也是它命運掙扎中的失敗。這兩句以橘柚具芳香而不能中人之意,比喻自己雖懷才而不見用,年華空擲。
“人倘欲我知,因君為羽翼。”這兩句是在“青黃忽改色”時還希望主人見食,主人見食它才能廣為人知,若否,那就沒有指望了.這是它忍著滿腔的痛憤向主人懇求,見出心中的委屈、痛苦。這是希望在位者推薦的意思。此時它還沒有完全絕望,用語也顯得較委婉,可謂哀切。
此詩通篇將橘人格化,除頭兩句外,都用第一人稱,讓橘自我表白,它的希冀,它的用心,它的頎喜,它的怨望,表現得很是真切。《橘頌》的橘還是居於客體位置,此處已為主體,就便於曲曲傳出它的內心了。此詩僅十句,組織得法,兩個波折,顯示了命運的掙扎情狀,也易動人觀感。其作者的志趣與屈原相較,自有高尚鄙俗之分,卻也是那個時代士人的常情常態。吏治的腐敗,察舉的荒謬,士人為求進身,只得投靠當權者。攀附請託,因人成事,是漢末吏治一大特徵,所以有這種詩的出現,有“何不策高足,先據要路津”的呼喊。
創作背景
這是東漢時期無名氏的作品,當是出身寒微的士人所作:作者好不容易結識了一位顯貴,委身於這位顯貴的門下,期待引薦,但久不見動靜,因而不免焦灼、怨望,作此詩投獻,以期動其惻隱之心。東漢的統治者尊重處士只是表面,實際上並不能讓有才能的人真正得到施展的機會。和雲流出空山,甚年年淨洗,花香不了?新綠乍生時,孤村路,猶憶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觴詠如今悄。前度劉郎歸去後,溪上碧桃多少。
庾嶺封的皪,淇園折琅玕。
漠漠梨花爛漫,紛紛柳絮飛殘。
直疑潢潦驚翻,斜風溯狂瀾。
對此頻勝賞,一醉飽清歡。
呼?童翦韭,和冰先薦春盤。
怕東風吹散,留尊待月,倚闌莫惜今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