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贈妓雲英 / 嘲鍾陵妓雲英

唐代羅隱

鍾陵醉別十餘春,重見雲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卿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鍾陵醉飲一別已經十餘春,又見到雲英輕盈的掌上身。
當年我未成名你也未出嫁,難道我們兩個都不如別人?

注釋
⑴鍾陵:縣名,即今江西進賢。
⑵掌上身:形容雲英體態窈窕美妙。此用趙飛燕典故。據《飛燕外傳》載,漢成帝之後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為掌上舞。後人多用“掌上身”來形容女子體態輕盈美妙。
⑶卿:古代用為第二人稱,表尊敬或愛意。此指雲英。成名:指科舉中式。唐張籍《送李余及第後歸蜀》:“十年人詠好詩章,今日成名出舉場。”
⑷俱:都

創作背景

羅隱一生懷才不遇。羅隱當初以寒士身份赴舉,路過鍾陵縣(今江西省進賢縣),結識了當地樂營中一個頗有才思的歌妓雲英。約莫十二年光景他再度落第路過鍾陵,又與雲英不期而遇。更不料雲英一見面卻驚詫道:“怎么羅秀才還是布衣?”羅隱便寫了這首贈她。

賞析

這首為雲英的問題而發,是詩人的不平之鳴。但一開始卻避開那個話題,只從敘舊平平道起。“鍾陵”句,回憶往事,歷歷在目。十二年前,作者年少英敏,風華正茂,才氣逼人;歌妓雲英正值妙齡,體態輕盈,色藝雙全。“酒逢知己千杯少”,當年彼此互相傾慕,歡會款洽,都可以從“醉”字見之。“醉別十餘春”,含有對逝川的痛悼。十餘年轉瞬已過,作者是老於功名,一事無成,而雲英也該人近中年了。

首句寫“別”,第二句則寫“逢”。由懷舊過渡到眼前。前句兼及彼此,次句則側重寫雲英。用漢代趙飛燕“掌上舞”典故。當詩人在“十餘春”後再次見到已屬半老徐娘的雲英的時候,其婀娜的身姿竟然還同十餘年前 一樣,猶有“掌上身”的風采,可以想見年輕時的雲英一定是十分令人傾倒。

如果說這裡嘖嘖讚美雲英的綽約風姿是一揚,那么,第三句“卿未嫁”就是一抑。如果說首句有意迴避了雲英所問的話題,那么,“我未成名”又回到這話題上來了。“我未成名”由“卿未嫁”舉出,轉得自然高明。宋人論詩最重“活法”──“種種不直致法子”(《石遺室詩話》)。其實此法中晚唐詩已有大量運用。如此詩的欲就先避、欲抑先揚,就不直致,有活勁兒。這種委婉曲折、跌宕多姿的筆法,對於表現抑鬱不平的詩情是很合宜的。

既引出“我未成名卿未嫁”的問題,就應說個所以然。但末句仍不予正面回答,而用“可能俱是不如人”的假設、反詰之詞代替回答,啟人深思。它包含豐富的潛台詞:即使退一萬步說,“我未成名”是“不如人”的緣故,可“卿未嫁”又是為什麼?難道也為“不如人”么?這說不過去(前面已言其美麗出眾)。反過來又意味著:“我”又何嘗“不如人”呢?既然“不如人”這個答案不成立,那么“我未成名卿未嫁”原因到底是什麼,答案也就很明確了。此句情感深沉悲憤,一語百情,將詩人滿腔的憤懣、無奈傾瀉無餘,是全詩不平之鳴的最強音。至此,全詩的情感達到了頂點。

此詩以抒作者之憤為主,引入雲英為賓,以賓襯主,構思甚妙。絕句取徑貴深曲,用旁襯手法,使人“睹影知竿”,最易收到言少意多的效果。此詩的賓主避就之法就是如此。讚美雲英出眾的風姿,也暗況作者有過人的才華。讚美中包含著對雲英遭遇的不平,連及自己,又傳達出一腔傲岸之氣。“俱是”二字蘊含著“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深切同情。不直接回答自己何以長為布衣的問題,使對方從自身遭際中構想體會它的答案,語意簡妙,啟發性極強。如不以雲英作陪襯,直陳作者不遇於時的感慨,即使費辭亦難討好。引入雲英,則雙管齊下,有言少意多之效。

這首詩採用欲揚先抑的手法,有跌宕起伏之妙;引入雲英來襯托自己,收到了言簡意賅的效果。

羅隱

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鹹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542篇詩文

猜您喜歡

感弄猴人賜朱紱

唐代羅隱

十二三年就試期,五湖煙月奈相違。
何如買取胡孫弄,一笑君王便著緋。

門有車馬客行

唐代李白

門有車馬賓,金鞍曜朱輪。
謂從丹霄落,乃是故鄉親。
呼兒掃中堂,坐客論悲辛。
對酒兩不飲,停觴淚盈巾。
嘆我萬里游,飄飄三十春。
空談帝王略,紫綬不掛身。
雄劍藏玉匣,陰符生素塵。
廓落無所合,流離湘水濱。
借問宗黨間,

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

唐代劉長卿

多慚恩未報,敢問路何長。
萬里通秋雁,千峰共夕陽。
舊遊成遠道,此去更違鄉。
草露深山裡,朝朝落客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