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萬侍郎書
居京師,荷蒙垂盼。念三十餘年故知,殊不以地望逾絕而少變。而大臣好賢樂善、休休有容之度,非今世之所宜有也!有光是以亦不自嫌外,以成盛德高誼之名,令海內之人見之。
有光晚得一第,受命出宰百里,才不逮志,動與時忤。然一念為民,不敢自墮於冥冥之中,拊循勞徠,使鰥寡不失其職。發於誠然,鬼神所知。使在建武之世,宜有封侯爵賞之望。今被挫詘如此,良可憫惻。流言朋興,從而信之者十九,小民之情,何以能自達於朝廷?賴閣下桑梓連壤,所聞所見,獨深知而信之。時人以有光徒讀書無用,又老大,不能與後來英俊馳騁。妄自測疑,不待問而自以為甄別已有定論矣。夫監郡之於有司之賢不肖,多從意度;又取信於所咨訪之人,祇如不睹其人之面,望其影而定其長短妍醜,亦無當矣。如又加以私情愛憎,又如所謂流言者,使伯夷、申徒狄復生於今,亦不免於世之塵垢,非餓死抱石,不能自明也。
昨者大計群吏,僅免下考。今已見謂不能為吏,又使匍匐於州縣,使益困迫而失其所性,輾轉狼狽,不復能自振於群毀之中。夫以朝廷愛惜人才,當使之無失其所,如有光垂老,不肯自摧挫,以求進於天子之科目,至三十年而不退卻。一旦得之,使之從百執事[7],齒於下列。不敢望公孫丞相、桓少傅,僅如馮都尉白首郎署,亦足以少答天下之士,彈冠振衣,願立於朝之志矣。今之時獨貴少俊耳。漢李太尉嘗薦樊英等,以為一日朝會,見諸侍中,並皆年少,無一宿儒大人,可以備顧問者,悵然為時惜之。有光顧何敢自列於昔賢之所薦,而“番番良士,膂力既愆,我尚有之”,以為國家用老成長厚之風,此亦當今公卿大臣之所宜留意者也。
有光今已摧殘至此,夫士之所負者氣耳,於其氣之方盛,自以古人之功業不足為;其稍歉,則猶欲比肩於今人;其又歉,則視今人已不可及矣。方其久詘於科試,得一第為州縣吏,已為逾分;今則顧念養生之計,欲得郡文學,已復不可望。計已無聊,當引而去之。譬行舟於水,值風水之順快,可以一瀉千里;至於逆浪排天,篙櫓俱失,前進不止,未有不沒溺者也。不於此時求住泊之所,當何所之乎?
茲復有瀆於閣下者,自以為禽鳥猶愛其羽,修身潔行,白首為小人所敗。如此人者,不徒欲窮其當世之祿位,而又欲窮其後世之名,故自托於閣下之知。得一言明白,則萬口不足以敗之。假令數百人見譽,而閣下未之許,不足喜也;假令數百人見毀,而閣下許之,不足惴也。故大人君子一言,天下後世以為難。有光甘自放廢,得從荀卿屈原之後矣。
今茲遣人北上,為請先人敕命,及上解官疏,並道所以。輕於冒瀆,無任惶悚。不宜。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崑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僕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於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並稱為嘉靖三大家。由於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後人稱讚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先生集》《三吳水利錄》等。► 153篇詩文 ► 146條名句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