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題蘇州思益寺

唐代張祜

四面山形斷,樓台此迥臨。兩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滲。
鑿石西龕小,穿松北塢深。會當來結社,長日為僧吟。
古詩文網APP客戶端立即打開
張祜

張祜

張祜(hù)(約785年—849年?), 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縣)人,詩人。家世顯赫,被人稱作張公子,有“海內名士”之譽。早年曾寓居姑蘇。長慶中,令狐楚表薦之,不報。辟諸侯府,為元稹排擠,遂至淮南寓居,愛丹陽曲阿地,隱居以終。張祜的一生,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以是得名,《全唐詩》收錄其349首詩歌。► 355篇詩文

猜您喜歡

清平調·其一

唐代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曾 同:層)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