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登鸛雀樓

唐代暢當

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
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鸛雀樓高高的在飛鳥之上,遠離塵世間。
在上面能看到天空籠罩著平坦的原野,江河流入峻峭的高山。

注釋
唐代河中府名勝,因經常有鸛雀棲息,故得名,後被河水沖沒。
迥臨:高高的在上面。迥:常作遠或獨自的樣子解釋,此處應描寫高遠。
世塵:塵世。
平野:平坦開闊的原野。晁錯《言兵事書》:平原廣野,此車騎之地,步兵十不當一。
斷山:陡峭的高山。杜甫《遠遊》:雲長出斷山。

簡析

只有二十個字,但詩歌意境非常壯闊,可以說是描寫鸛雀樓風光的上乘之作。

前二句寫樓高以寄胸懷。詩人站在鸛雀樓上,望遠空飛鳥仿佛低在樓下,覺得自己高瞻遠矚,眼界超出了人世塵俗。從藝術表現看,這裡把視覺反差運用到景物描寫中,以遠處物體似低小的感覺來反襯近處物體的高大,饒有意趣。從思想境界看,則詩人自有一種清高、俊逸的情懷,志氣凌雲,而飄飄欲仙,大有出世之想。第二句一作“高謝世人間”,則高蹈的情懷更明確。

後二句寫四圍景象以抒激情。中條山脈西接華山。從鸛雀樓四望,天然形勢似乎本來要以連綿山巒圍住平原田野,但奔騰咆哮的黃河卻使山脈中開,流入斷山,浩蕩奔去。這概括的描寫,勾勒出山河的形勢和氣勢,同時也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奔放的激情,目光遠大,志向無羈。這二句與前二句一氣相貫,既以顯出樓高望遠,更以見出詩人志高氣逸的情懷。

宋人沈括稱讚這詩和王之渙詩都“能狀其景”(《夢溪筆談》)。但景以情見,物由志顯,能狀壯闊山河,正因詩人胸懷高尚。這詩和王詩都是這樣的情景交融的好詩。由於時代、遭遇、處境的不同,因而兩詩的意境不同。王之渙是盛唐詩人,而暢當則是經歷戰亂的中唐詩人。他在唐代宗大曆七年(772)進士擢第後,仕途淹滯,有志不騁,也曾隱游,“拙昧難容世,貧閒別有情”(《天柱隱所重答韋江州》)。他自視清高,志不苟俗,又不甘困頓,有一股衝決樊籬的激情。因而登臨賦詩,抒懷勵志,矚目高遠,激情迸發。從當時歷史條件看,應當說,這詩的思想內容是進步的。而這種勵進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可取的。

暢當

暢當,生卒年不詳,河東(今山西永濟)人,唐後期儒士。官宦世家,暢璀之子。 初以子弟被召從軍,後登大曆七年進士第。貞元初,為太常博士,終果州刺史。與弟諸皆有詩名。詩一卷。暢當父親暢璀,唐肅宗時官至散騎常侍,唐代宗時,與裴冕、賈至、王延昌待制集賢院,終於戶部尚書。► 15篇詩文

猜您喜歡

登雨花台

明代魏禧

生平四十老柴荊,此日麻鞋拜故京。
誰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園陵!
牛羊踐履多新草,冠蓋雍容半舊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風日夜起江生。

夕陽樓

唐代李商隱

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欲問孤鴻向何處,不知身世自悠悠。

黃鶴樓記

唐代閻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云:“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檐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何必瀨鄉九柱、東陽八詠,乃可賞觀時物、會集靈仙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