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瑞鶴仙·悄郊原帶郭

宋代周邦彥

悄郊原帶郭,行路永,客去車塵漠漠。斜陽映山落,斂餘紅、猶戀孤城闌角。凌波步弱,過短亭、何用素約。有流鶯勸我,重解繡鞍,緩引春酌。
不記歸時早暮,上馬誰扶,醒眠朱閣。驚飆動幕,扶殘醉,繞紅藥。嘆西園、已是花深無地,東風何事又惡?任流光過卻,猶喜洞天自樂。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郊外的原野挨著城郭舒展開去。長路漫漫,客人已乘車離去,留下一溜迷茫的塵煙。一片寂靜落寞。夕陽映照著遠山徐徐落下,卻遲遲不忍收去它那最後一抹的余紅,猶如戀戀難捨城樓上那一角欄桿。陪我同去送客的歌妓一路上步態輕盈,這時也感到勞頓,於是來到短亭歇息,不期然競遇到了我相好的情人,真是有情人何須事前相約。她勸我下馬,重解繡鞍,再喝上幾杯春酒,她那圓柔悅耳的嗓音、溫情體貼的勸說,讓我十分舒心。
醒來時發現自己睡在紅樓里,不是正在短亭里與情人飲酒嗎?是什麼時候回來的,是昨晚還是今晨?又是誰扶我上馬鞍?我竟然全記不得了。忽然一陣疾風,吹得簾幕飄飛翻動。我帶著醉意,急匆匆來到西園,扶起吹倒的芍藥,繞著紅花長嘆,嘆我西園已是敗花滿地,這兇殘的東風為何又如此作惡?罷,罷,罷,任憑春光如水般流逝吧,尚可欣喜的是我還有一個洞天福地,還能自得其樂。

注釋
1、餘紅:指落日斜暉。
2、闌角:城樓上闌桿一角。
3、凌波:形容女子步態輕盈。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4、短亭:古時於城外五里處設短亭,十里處設長亭,供行人休息。庾信《哀江南賦》:“十里五里,長亭短亭。”
5、素約:先前約定。
6、流鶯:即鶯。流,形容其聲音婉轉。比喻女子聲音柔軟。
7、緩引春酌:慢飲春酒。
8、上馬誰扶:李白《魯中都東樓醉起作》:“昨日東樓醉,還應倒接罱。阿誰扶上馬,不省下樓時。”
9、驚飆:狂風。
10、紅藥:紅芍藥。
11、西園:曹植《公宴》:“清夜遊西園,飛蓋相追隨。”曹植所言西園在鄴城(今河北臨漳),此處系用典。
12、洞天:洞中別有天地之意,道家稱神仙所居之地為“洞天”,有王愛山等十大洞天、泰山等三十六洞天之說。此處喻自家小天地。

賞析

此此記詞人送客遇妓醉飲的一段情事。按時間順序先寫郊原送客,次寫歸途遇妓歡飲,後寫醉歸惜花抒感。這段看似是寫送客情事,實則是寫詞人政治失意的鬱悶。

上片前三句寫郊外的原野,長長的道路伸向遠方。行人離去後,詞人感到悵然若失,心裡空落落的。後兩句寫孤城和殘陽斜照,表達離愁別緒。詞人把斜陽比喻成“余紅”,相當新穎,並把感情寄托在余紅上,說斜陽由於不捨城樓上的一處欄桿,遲遲不肯收斂起最後的一抹餘暉。用斜陽對欄桿的不捨,來映襯詞人對離去之人的不捨。這樣,人與景融為一體,都被濃濃的離愁別緒籠罩著。接著,詞人筆鋒一轉,描寫陪同送行的歌妓。歌妓極力勸酒,詞人大醉。

下片寫次日酒醒後的情況。首三句將詞人初醒時的睡眼惺忪刻畫得入木三分。他已經不太記得昨天的事了,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上的馬,頭腦里一片恍惚。幸好“驚飆動幕”,一陣狂風吹動來,掀起了窗幃,他的醉意立馬被吹散了幾分,一下子清醒多了,但並未完全清醒。“扶殘醉,繞紅藥”表達了對春光的深愛之情。只有情深,方才能有下面的“嘆”。“東風何事又惡”和上文的“驚飆”二字遙相呼應,結構嚴謹有序。結句詞人暫時拋卻煩惱,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只好聊以自慰。

全詞布局巧妙,章法一曲三折,直敘中有波瀾起伏,順敘中有插敘,令人回味。詞作用比興的手法,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委婉動人。

創作背景

宣和三年(1121)四月,詞人自汴京或順昌府(今安徽省阜陽一帶)赴處州(今浙江麗水一帶)途中經揚州(農曆四月是揚州紅藥的盛花期),此詞正是寫於此時。詞人宣和三年(1121)四月尚在揚州,五月前就已經逝世,所以此詞很可能是他所作的最後一首詞。
周邦彥

周邦彥

周邦彥(1056年-1121年),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集》傳世。► 546篇詩文

猜您喜歡

步蟾宮·東風又送酴釄信

清代鍾過

東風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鬢。花開猶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
水邊珠翠香成陣。也消得、燕窺鶯認。歸來沈醉月朦朧,覺花氣、滿襟猶潤。

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清代納蘭性德

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剛與病相宜,鎖窗薰繡衣。
畫眉煩女伴,央及流鶯喚。半晌試開奩,嬌多直自嫌。

山居示靈澈上人

唐代皎然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蕪看茗歸。
乍削柳枝聊代札,時窺雲影學裁衣。
身閒始覺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
外物寂中誰似我,松聲草色共無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