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春遊的詞。“東風又送酴釄信,早吹得、愁成潘鬢。”“酴釄”,《輦下歲時記》:“長安每歲清明賜宰臣以下酴釄酒,”夏初開白色花。“潘鬢”,潘岳《秋思賦》云:“斑鬢髮以承弁兮”,“弁”帽子,即是說,帽子戴在斑白的頭鬢上。後人以“潘鬢”作為鬢髮斑白的代稱。這兩句是說,東風又給酴釄花報信了,苦惱的是我的頭髮已經斑白了。“花開猶似十年前,人不似、十年前俊。”這兩句是全詞警句。看來很平淡,可是意味深長。花同十年前一樣,可是人已不如十年前俊美了。這是接承上句“愁成潘鬢”中“愁”的原因所在。詞的開頭很重要,詞家所說的“發端要工”,像花園的大門,一推開便能發現佳境的一角,但又不能一覽無餘。這首詞以“造境”發端,先造出一個切合主題的環境,然後依景生情,帶出詞的主體部分。這是由酴釄花帶出了他的愁,年華消逝,他已不是十年前的舊人了。
下片“水邊珠翠香成陣”,張炎認為“過片不可斷了曲意,須要承上接下,要接得緊密、自然。下片的首句寫水邊花香成陣,與上片“又送酴釄信”恰相承接。“也消得、燕窺鶯認”。寫他享受了鶯飛燕舞的自然風光。“燕窺鶯認”是這首詞的“詞眼”。“歸來沈醉月朦朧,覺花氣,滿襟猶潤。”說他春遊歸來時,人已半醉,而月色朦朧,襟袖間仍然是一縷縷余香,令人陶醉。這個下片,不僅緊接上片,而且能出新意。特別是結尾:“覺花氣,滿襟猶潤。”他作到了“意盡而詞不盡”,餘味無窮。從詞的章法上來說,這是一首妙詞;但從詞的內容上來說,顯得有些單薄。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