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種梅 其十

明代成鷲

本來同木石,天性足煙嵐。老大惟留骨,扶疏自向南。

世人胥病渴,吾道莫空談。何日提筐去,歸山掩破庵。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猜您喜歡

馬山雜詠三十韻 其十二

明代成鷲

倚杖柴門送夕曛,長歌三復北山文。了無痴夢投青瑣,止有閒身伴白雲。

沙市晚喧饒筍蕨,村童久住厭辛葷。齋廚午後無煙火,自把茶甌對此君。

答張子白 其五

明代成鷲

別路雪紛紛,遠天多白雲。好音須繼響,無語亦相聞。

雪曲追三疊,銀鉤仿八分。歸吟勞遠寄,開卷見鵝群。

留則陶握山

明代成鷲

只合住山老,胡為復有今。此行難自問,何況是知音。

物外得無累,稠中見素心。悠悠岐路意,滄海未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