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母沈宜人六十詩三十二韻
明代:黃淳耀
忠孝清門事,悲歡壽母筵。皇天心似鑒,良史筆如椽。
夙昔蘭閨內,經承姆教先。緹縈情最苦,德曜志何堅。
箕帚歸袁隗,柴車挽鮑宣。蘋蘩供婉昵,機杼出煩撋。
夫子方憂國,腳踏車獨首燕。箸籌南越系,筆換祖生鞭。
躍馬金源塞,笞兵木葉川。危城嬰雉堞,飛炮貫狼煙。
此日聲名大,將差管葛肩。身留天北角,家在海東邊。
辛苦憑閨範,艱危寄俸錢。桁懸新翟茀,裝斥舊金鈿。
食淡踰甘蔗,懷情戒盜泉。豈惟成閫外,亦以奉堂前。
廟社雙鼌錯,疆場一李全。毒搖齊魯境,氛合□□天。
戰壘啼妖鵩,忠魂泣杜鵑。竟聞歸樸馬,不見賜犀軒。
青海銘誰勒,蒼生涕盡漣。未亡那忍此,地下欲從焉。
念有尊嫜在,兼為子姓牽。花明長濺淚,發白不由年。
盥浣儀無闕,丸熊教屢遷。手封三馬鬣,家剩一青氈。
坎窞時還過,松筠算合綿。鞶絲開甲子,鸞鶴降神仙。
楚楚思前事,踆踆看後賢。白華方有述,銀管遂成編。
事久公評見,誠存善慶延。吾從事講末,長語謝雕鐫。
黃淳耀
黃淳耀(1605~1645)明末進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蘊生,一字松厓,號陶庵,又號水鏡居士,漢族,南直隸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人。曾組“直言社”,崇禎十六年成進士,歸益研經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義,與侯峒曾被推為首領。城破後,與弟黃淵耀自縊於館舍。能詩文,有《陶庵集》。► 491篇詩文
送毛伯溫
明代:朱厚熜
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
風吹鼉鼓山河動,電閃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種,穴中螻蟻豈能逃。
太平待詔歸來日,朕與先生解戰袍。
深慮論
明代:方孝孺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歟?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當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耳,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不可復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豈其慮之未周歟?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當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耳,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不可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漢懲秦之孤立,於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武、宣以後,稍削析之而分其勢,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而其亡也,蓋出於所備之外。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於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見五代方鎮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於敵國。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才,其於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慮切於此而禍興於彼,終至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
良醫之子,多死於病;良巫之子,多死於鬼。豈工於活人,而拙於謀子也哉?乃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天也。古之聖人,知天下後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慮之遠者也。夫苟不能自結於天,而欲以區區之智籠絡當世之務,而必後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無者,而豈天道哉!▲
菊花
明代:唐寅
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
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盡借 一作: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