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蘄王墓碑歌
靈岩山前冢累累,荒煙野蔓不足悲。巨石崚嶒戛松際,旁人云是韓王碑。
韓王蛻去五百載,當年英名至今在。彎弓夜月射奔鯨,拔劍寒沙清瀚海。
一朝雄姿為枯骨,麒麟高冢營山窟。黃腸便房天府出,守冢萬家拜百笏。
歲久但見蒿與藜,豺狼入穴狐兔啼。惟留一片石,千古靈岩西。
靈岩峰高入雲霓,韓王勛名與之齊。惟王勛名震千古,手奠坤維揭天柱。
揮日之戈射潮弩,半壁江山留宋土。可憐後此竟何人,忍使銅仙淚如雨!
梅花落盡梨花開,遊人絡繹靈岩來。但上琴台尋響屟,何人山麓披蒿萊?
碑高三丈字如掌,帝制鴻文盛褒獎。縱使碑刓墓盡平,蓋世功名在天壤。
君不見錢塘飲馬江不流,鳳山宮闕為荒丘。張王秦相墓何在,六陵蕭颯冬青愁。
潘耒(1646~1708)清初學者。字次耕,一字稼堂、南村,晚號止止居士,藏書室名遂初堂、大雅堂,吳江(今屬江蘇蘇州)人,潘檉章弟。師事徐枋、顧炎武,博通經史、歷算、音學。清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授翰林院檢討,參與纂修《明史》,主纂《食貨志》,終以浮躁降職。其文頗多論學之作,也能詩。所著有《類音》、《遂初堂詩集》、《文集》、《別集》等。► 35篇詩文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