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讚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裡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注釋
答:回復。謝中書:即謝微(一說謝徵),字元度,陳郡陽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所以稱之為謝中書。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套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山川:山河。之:的。
共談:共同談賞的。
五色交輝:這裡形容石壁色彩斑斕。五色,古代以青黃黑白赤為正色,交輝,指交相輝映。
青林:青蔥的樹林。翠竹:翠綠的竹子。
四時:四季。俱:都。
歇:消。
亂:此起彼伏。
夕日欲頹:太陽快要落山了。頹,墜落。
沉鱗競躍:潛游在水中的魚爭相跳出水面。沉鱗,潛游在水中的魚。競躍,競相跳躍。
實:確實,的確。欲界之仙都:即人間仙境。欲界,佛家語,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沒有擺脫世俗的七情六慾的眾生所處境界,即指人間。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康樂:指南朝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他繼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為康樂公。是南朝文學家。
復:又。與(yù):參與,這裡有欣賞領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異。
文言知識
古今異義
①四時俱備(時 古義:季節 今義:時間)
(備 古義:具備 今義:準備、具備)
②曉霧將歇(歇 古義:消散 今義:休息)
(曉 古義:清晨 今義:知道)
③夕日欲頹(頹 古義:墜落 今義:消沉,委靡)
④古來共談(談 古義:稱讚 今義:談論)
一詞多義
與-----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參與,這裡指欣賞;
念無與為樂者:和。
書-----謝答中“書”書:與“中”合用為官職名;
謝答中書“書”:書信。
詞類活用
五色交輝:名詞作動詞,輝映。
鑑賞
《答謝中書書》是作者寄給謝微談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箋。全文結構巧妙,語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於一身,切切實實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雖然平和卻很自然,且立意高遠;接著的“高峰入雲,清流見底”至“夕日欲頹,沉鱗競躍”,不足五十個字,卻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飛禽走獸。靜物和動物,各自躍然在目,聲響不絕於耳;形態各異,卻渾然一體,鮮活如生。閱讀全文,則朗朗爽口,美文麗句脫口而出,頓時吐氣如蘭。“實是欲界之仙都”,這歸納之句又回首返顧,使得全文前後呼應,上下貫通。就是最後簡短的議論,也是言簡意賅,切中文義。
統觀全文,語言精練。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組成一部分,少一字會斷章離義,多一字便畫蛇添足。一個景物,僅僅四字,便描繪恰當,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個心聲一句話,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頹”,勢在必然。“沉鱗競躍”,變化突然。分析文章結構,亦不失巧妙,雜而不亂,結合有序。
《答謝中書書》一文,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黑暗的時期,因為各種矛盾非常尖銳,政局極度動盪,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旨圖從自然美中去尋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脫,因而他們常在書信中描述山水,來表明自己之所好,並從而作為對友人的問候和安慰,這類作品雖然沒有表現出多么積極進步的政治觀點,但是卻以其高超的藝術筆觸,創作了具有相當高的美學價值的文學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較高的鑑賞意義。
創作背景
《答謝中書書》是陶弘景俊賞山林、心靈淨化之後所作。謝中書(謝微)與陶弘景都卒於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謝微任中書舍人的後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書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歲之後。因此這篇文章當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題解
《答謝中書書》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同時也是陶弘景先生寫給朋友的一封書信。文題中的“答”是“回復”“寫給”的意思。“謝中書”,即謝徵(zhēng),字元度,陳郡陽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書鴻臚(掌朝廷機密文書),所以稱之為謝中書。“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套用性文體。(梁鴻)家貧而尚節,博覽無不通。而不為章句。學畢,乃牧豕於上林苑中,曾誤遺火,延及他舍。鴻乃尋訪燒者,問所去失,悉以豕償之。其主猶以為少。鴻曰:“無他財,願以身居作。”主人許之。因為執勤,不懈朝夕。鄰家耆老見鴻非恆人,乃共責讓主人,而稱鴻長者。於是,始敬鴻,悉還其豕。鴻不受而去。
趙良者,燕人也。漂泊江湖,疾惡如仇。一日,途經謝莊,聞有哭聲,遂疾步入茅舍,見一少女蓬頭垢面,哀甚。義士詢之,乃知為某村二惡少所凌辱也,痛不欲生。義士怒不可遏,逕自詣某村,索二惡少,責之曰:“汝等何故凌辱無辜少女?”一惡少虎視眈眈曰:“何預爾事?”義士瞋目斥之:“汝非人也,但禽獸耳!”未及惡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