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及注釋
譯文
當年,中原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太平,安史叛軍燃起的戰火,燒到了東西兩京。
隨駕回京的老臣呵,又孤身流落萬里之外,在那秋冬間寒冷的時節,來聽這滔滔的江聲!
注釋
①中原,關中地區,今陝西、河南等地,唐代東都洛陽、西京長安在此地,是國家的中心地帶。草草:倉卒。承平:繼承已往治平之世,後泛指太平。這句是說唐代安史之亂一起。廣大的中原地區在倉卒間就失去了以往的太平。
②戍火,邊疆的戰火。胡塵。唐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據范陽叛變。率領由契丹、奚、突厥等族所組成的軍隊攻陷了洛陽。第二年攻陷長安,當時人稱北方的少數民族為胡人,胡塵即指由少數民族帶來的戰亂。兩京。唐代的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
③扈蹕(hù bì)老臣:指杜甫。扈:護衛。蹕:帝王出行的車駕。身萬里:指杜甫跟隨肅宗的車駕。輾轉萬里。安祿山陷長安後,唐玄宗逃到四川,太子李亨即位靈武。為唐肅宗。杜甫聽到訊息,從淪陷地長安奔到風翔。謁見肅宗。拜左拾遺。肅宗還長安後。杜甫又隨從回京。後來因救房瑁被調出京。窮困流離。輾轉萬里,來到忠州。
④“天寒”句:陸游詩中自註:“以少陵詩考之,蓋以秋冬間寓此州也。寺門聞江聲甚壯。”杜甫一生為國顛沛漉離。晚年卻流落西南。在落木蕭蕭,天寒水冷的秋季。面對滾滾長江。心中無限感慨。而這種感慨幾百年後又在詩人陸游的心中響起。
賞析
詩的前兩句,高度凝練地追述了杜甫親身遭際的戰亂背景。由於唐玄宗晚年的淫奢昏聵,觸發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中原大地頓時驚惶紛亂,兩京相繼失陷,玄宗倉猝奔蜀,多年的繁華景象化作一片狼煙胡塵,大唐帝國的“太平盛世”從此一去不返。這是對歷史的沉痛回顧,也是對當世中原淪陷、金人主北的現實形勢的概括。詩人巧妙地抓住了歷史驚人重複的現象,在追念懷古的同時,又曲折地反映了當今國土淪喪的時世,一箭雙鵰,天衣無縫。正如《唐宋詩醇》引張完臣所云: “‘草草’二字,狀盡衰世景象,謂之詠少陵可,謂之自詠亦可。”
詩的後兩句,概寫杜甫亂後的遭遇及晚年寄居於此的情狀。當年肅宗初立,杜甫自淪陌的長安潛逃奔風翔投效,任左拾遺。長安光復,又隨駕入京。可是這樣忠心為國的老臣,卻因疏救宰相房瑭而不公正地被貶官華州司功參軍。適又遭受大饑荒,被迫奔蜀,流落西南。報國濟世壯志不酬,憂國憂民之情難消,悲憤哀涼,輾轉萬里。晚年時,窮困潦倒、貧病交迫,於是買舟東下歸里。陸游在龍興寺憑弔當年杜甫的寓居時,不禁聯想當時情勢,想像那時的詩聖在此的情狀,老詩人面對淒涼蕭瑟的秋景,懷著孤寂、悲涼、憂憤的心境,獨佇寺門,諦聽陣陣洶湧悲壯的江濤聲。陸游在詩後自注云: “以少陵詩考之,蓋以秋冬間寓此州也。寺門聞江聲甚壯。”陸游與杜甫所處的時代及個人的遭際十分類似,兩人的理想,追求與愛國精神也毫無二致,因而這陣陣江聲同樣敲擊著不同時代兩位大詩人的心房,悲壯嗚咽的江濤正是他們真實心聲的共同寫照。濤聲將大自然的景與詩人的情交融應合,也將古今兩位大詩人的心靈交融應合,弔古即是抒今,借前人之情來抒發自身的悲憤,大有“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杜甫《詠懷古蹟》)的深沉感慨。
全詩弔古傷今,借歷史喻現實,借歷史人物表現自己的情懷。意境是博大的,一實一虛,是兩個時代的縮影。畫面是廣闊的,萬里風煙入畫幅。尤其令人驚嘆的是;詩人善於把詩歌從千軍急進的宏大戰役,浪跡萬里的苦難歷程,一下縮小到龍興寺門前,畫出孤獨者倚門而立,側耳而聽的死象,成為特寫鏡頭。江水在奔嘯,人物在靜聽,一靜一動,為全詩創造了感傷的氣氛,加濃了詩情。詩的風格,沉雄中不乏細膩;詩的結構,緊密中顯得松活,詩的語言,雄渾中透出樸素之美,確是一首弔古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