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浣溪沙·春點疏梅雨後枝

宋代姜夔

己酉歲,客吳興,收燈夜闔戶無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記所見。

春點疏梅雨後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市橋攜手步遲遲。
蜜炬來時人更好,玉笙吹徹夜何其。東風落靨不成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淳熙十六年,客居吳興,收燈夜百無聊賴,記錄與友人俞商卿漫步吳興街頭所見。
江南的早春,霏霏細雨浸潤梅枝。雨後枝葉像被春色點染,愈見青翠。剪燈之後,元宵的歡樂就告結束,個個都心存惦念,冒著料峭春寒,最後一次湧上街市觀賞花燈。與朋友攜手漫步,也徜徉於燈市街橋。
花燈點燃起來,舞燈的隊伍表演起來,人們的情緒更加高漲,觀燈的人也更加多起來。玉笙鳳簫歡快的曲調一直奏響到更深夜闌。狂歡的人們在拂面春風中徹夜歌舞,留連不歸。

注釋
①浣溪沙:詞牌名,小令,又名《滿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紗的故事而得名。雙調,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後三句,兩平韻。
②己酉: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
③吳興:舊郡名,宋代為湖州,即今浙江湖州。
④收燈:指正月十六日夜,燈節結束的那一天,這是南宋放燈的風俗。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至十九日收燈。”吳自牧《夢粱錄》卷一載:“正月十五日元夕節······至十六夜收燈,舞隊方散。”
⑤俞商卿:白石之友:名灝,字商卿,世居杭州,晚年於西湖九里松築室,作《青松居士集》。
⑥翦燈心事:收燈。峭(qiào)寒:料峭寒氣,徐積《楊柳》:“清明前後峭寒時,好把香綿閒抖擻。”
⑦蜜炬:蠟燭。蜜炬來時,指秉燭而游,宋賀鑄《呈縴手·玉樓春》:“蜜炬垂花知夜久”。
⑧吹徹:言笙聲不已,南唐李璟《山花子》:“小樓吹徹玉箏寒。”夜何其:夜已何時,典出《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⑨東風落靨:此處比喻東風將梅花瓣吹落的樣子。靨(yè),面頰上的微渦。

創作背景

此詞作於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正月十六日,收燈之夜詞人百無聊賴,故與友人俞商卿漫步吳興街頭,因記所見。

賞析

上片首二句寫未出觀燈前的寂寞心情。“春點疏梅雨後枝,翦燈心事峭寒時”兩句,真所謂“清空而義騷雅”。於情意講,惜梅心事,乃嘆息於春來匆匆,不過一般傷春意緒而已。但所謂“翦燈心事”,引出李商隱《夜雨寄北》情景,言外自有許多令人想像處:此處是否也有類似李商隱那樣的意思,比如:“何當共剪兩窗燭,卻話春點雨梅時?”何況,首句“春點”所塑造的“春點疏梅雨後枝”的意象,非常意化,清寒寂寥中帶來幾分雅潤清麗,很耐品味。

第三句寫出行。“市橋攜手步遲遲”,“遲遲”兩字寫出層層心意,白石此行因收燈後百無聊賴引起,友人俞商卿呼之乃出,俞商卿不呼他人而單喚白石,顯然兩人情誼非同尋常,在舉城喧鬧過後攜手漫步,正是友人彼此交心的最佳時刻,步履緩慢,交談喁喁,生怕急促的腳步破壞了這份心靈間的寧靜。

下片首二句寫元宵燈市的熱鬧場面:蜜炬,是所見;笙歌,是所聞。結句寫看燈的人樂而忘返,到夜深不肯歸去。玉箏嗚嗚,江梅點點,行行走走,好不愜然 。可惜一陣東風吹來,梅花吹落,望之不禁失神:“東風落靨”一句,以美人笑靨比嬌嫩梅花,韻致清絕,思之如圃,美不勝收。

從整體看, 這首小詞是寫元宵節收燈之夜作者與友人在吳興街頭散步所見。雨後疏梅著花,春寒料峭,街頭燈燭照耀,笙樂不停,直到夜深人們還遲遲不歸。

全詞用正面白描,勾畫出燈節的熱鬧氣象。

姜夔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學家、音樂家。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 412篇詩文

猜您喜歡

正月十五夜燈

唐代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

浣溪沙·雨濕清明香火殘

宋代朱敦儒

雨濕清明香火殘。碧溪橋外燕泥寒。日長獨自倚闌乾。
脫籜修篁初散綠,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與誰看。

夏至避暑北池

唐代韋應物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裡,苦熱安可當。
亭午息群物,獨游愛方塘。
門閉陰寂寂,城高樹蒼蒼。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
於焉灑煩抱,可以對華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