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答人

唐代太上隱者

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偶爾會來到松樹下,頭枕石頭睡覺。
深山中沒有日曆,所以到了寒氣消失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注釋
﹙1﹚答人:這是太上隱者回答人家問話的。據《古今詩話》記載:“太上隱者,人莫知其本末,好事者從問其姓名,不答,留詩一絕雲。”
﹙2﹚偶:偶然。
﹙3﹚高枕:兩種解釋,一作枕著高的枕頭解,一作比喻安臥無事解。
﹙4﹚曆日:指日曆,記載歲時節令的書。
﹙5﹚寒:指寒冷的冬天。

鑑賞

如果說陶淵明身居魏晉,慨想羲皇,主要是出於對現實的不滿;那么,唐人嚮往那據說是恬淡無為的太古時代,則多帶浪漫的意味。唐時道教流行,此作者大約是其皈依者。據《古今詩話》載,這位隱者的來歷為人所不知,曾有好事者當面打聽他的姓名,他也不答,卻寫下這首詩。詩人這裡以自己的隱居生活和山中的節氣變化,向人們展示了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高人形象。

首聯“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這與其說是“答人”,毋寧說是有點像傳神的自題小像。“偶來”,其行蹤顯得非常自由無羈,不可追躡。“高枕”,則見其恬淡無憂。“松樹”、“石頭”,設物布景簡樸,卻富於深山情趣。

在這“別有天地非人間”的山中,如同生活在想像中的遠古社會,“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陶淵明《桃花源詩》)“寒盡”二字,就含四時成歲之意。而且它還進了一步,雖知“寒盡”歲暮,卻又“不知年”。這裡當含有兩層意思:一層是從“無曆日”演繹而來,意即“不解數甲子”(唐人詩句:“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二層是不知今是何世之意,猶《桃花源記》的“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可見詩中人不但在空間上獨來獨往,在時間上也是無拘無礙的。到這裡,“太上隱者”的形象完成了,且有呼之欲出之感。

“五絕無閒字易,有餘味難。”(劉熙載《藝概》)此詩字字無虛設,語語古淡,無用力痕跡;其妙處尤在含意丰茸,令人神遠。李白《山中答俗人問》寫問而不答,不答而答,表情已覺高逸。此詩則連問答字面俱無,旁若無人,卻又是一篇絕妙的“答俗人問”。只不過其回答方式更為活潑無礙,更為得意忘言,令人有“羚羊掛角,無跡可求”之感。

太上隱者

太上隱者,唐代的隱士,隱居於終南山,自稱太上隱者,生平不詳。► 2篇詩文

猜您喜歡

念奴嬌·和趙國興知錄韻

宋代辛棄疾

為沽美酒,過溪來、誰道幽人難致。更覺元龍樓百尺,湖海平生豪氣。自嘆年來,看花索句,老不如人意。東風歸路,一川松竹如醉。
怎得身似莊周,夢中蝴蝶,花底人間世。記取江頭三月暮,風雨不為春計。萬斛愁來,金貂頭上,不抵銀瓶貴。無多笑我,此篇聊當賓戲。

江樓月

唐代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雖同人別離。
一宵光景潛相憶,兩地陰晴遠不知。
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望君時。
今朝共語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詩。

酬朱慶餘

唐代張籍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是人間貴,一曲菱歌敵萬金。(版本一)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版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