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泰山吟

南北朝謝道韞

峨峨東嶽高,秀極沖青天。
岩中間虛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復非匠,雲構發自然。
器象爾何物?遂令我屢遷。
逝將宅斯宇,可以盡天年。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雄偉高大的泰山,以極其清秀的靈氣直衝青天。
它的山岩洞穴仿佛天然間隔的空虛宅院,寂寞無聲,幽靜深邃。
它絕非人間工匠的製造,而是大自然造物所開發的高樓大廈。
變幻莫測的風雲氣象究竟是什麼東西,竟然這樣使我的思想波動不定。
決定離開變化多端的人境,搬到泰山中生活,恬然無為,延年益壽,安享天命。

注釋
①泰山:古稱岱山,又名岱宗,在今山東省境內,與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遙相對峙,故稱“東嶽”,為“五嶽之首”。其山勢雄偉壯麗,山頂可見四大自然奇觀——黃河金帶、雲海玉盤、晚霞夕照和旭日東升。吟:一種體名。
②峨峨:嵯峨,山勢高峻的樣子。東嶽:指泰山。
③岩:山崖。間(jiàn):分隔。虛宇:指天地萬物。虛,天空。宇,空間的總稱。《淮南子·齊俗訓》:“四方上下謂之宇”。
④寂寞:清靜,無聲。幽:僻靜,幽雅。玄:奧妙,玄妙。
⑤雲構:高大的建築。發:出自。
⑥器象:物象。《易·繫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⑦屢遷:指思想波動不定。《易·繫辭》:“為道也屢遷”、“唯變所適”。
⑧逝:通“誓”。宅斯宇:以斯宇為宅,指隱居泰山。
⑨天年:指人的自然年壽。《史記·范睢蔡澤列傳》:“終其天年,而不夭傷。”

創作背景

晉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亂臣孫恩攻破會稽,殺王凝之及其諸子,作者寡居。而當時又是東晉晚期,政治矛盾尖銳,王室與士族、士族與士族之間相互攻伐,坐著面對這樣的政治環境,遂產生隱居的想法,於是便這下《泰山吟》,表現了作者歸隱山林,頤養天年的思想。

賞析

“峨峨東嶽高”一句,開門見山,吟詠泰山巍峨高大,“秀極沖青天”,既勾畫出直刺雲霄、高聳陡峭的山勢,又把靜止的山峰寫得生氣蓬勃,富含動態之美。

與前兩句從大處著眼不同,下面四句則著眼於細部描繪。山石崢嶸竟然分割了天空,顯得格外靜穆幽遠。此山此石儀態萬方,看上去好像是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成,其實卻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

中出現的“秀”、“幽”、“玄”、“自然”等詞,與魏晉時期的思想崇尚及人物品評理論有關,在這裡用來形容泰山,折射出鮮明的魏晉時代色彩,也恰如其分地表現出詩人對泰山的讚嘆與景仰。但詩人在感嘆泰山神秀的同時,又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個人身世的坎坷與艱辛。詩人質問造化:你既令泰山如此迷人,卻為何又使我遭受命運的坎坷,屢遭顛沛流離之苦。

詩人的確與普通女子有很大不同,她在提出質問之後,並沒有進一步作悲痛哀婉的泣訴,而是筆鋒一轉,在詩中融進自己剛強不屈的精神。面對高聳入雲的泰山,面對神秘莫測的造物主,詩人沒有因為自身遭遇而悲傷沮喪,而是決心投身於山川這雄奇壯偉的懷抱,以順應自然,終亨天年。

該詩雖有哀痛激憤之語,但對泰山之美的描寫卻並不是為了襯托這些情緒,而是為了表現出詩人對大自然真摯而熱烈的愛,這種愛與詩人堅強不屈的性格相交融,使詩人在面對泰山時淡定而又堅強,這是一種非凡的氣度,是一種“萬物皆備於我”的崇高精神狀態,也是詩人在遭遇困境時更加主動地融入自然,感受自然魅力的原因。

猜您喜歡

一七令·山

唐代令狐楚

山,聳峻,迴環。滄海上,白雲間。商老深尋,謝公遠攀。古岩泉滴滴,幽谷鳥關關。樹島西連隴塞,猿聲南徹荊蠻。世人只向簪裾老,芳草空餘麋鹿閒。

獨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菩薩蠻·五雲深處蓬山杳

宋代李之儀

五雲深處蓬山杳。寒輕霧重銀蟾小。枕上挹余香。春風歸路長。
雁來書不到。人靜重門悄。一陣落花風。雲山千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