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昨天夜裡,並刀在匣子發出憤懣、鬱結的聲音,燕趙這一帶自古多義士,慷慨悲歌,意氣難平。
易水慢慢地流著,天青草綠,河山依舊,可惜到哪裡再去找荊軻那樣的壯士,來為他送行呢?
注釋
易水:源出河北首易縣西,東流至定興縣西南與拒馬河匯合。古時是燕國南部的一條大河。
並刀: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帶)產的刀,以鋒利著名,後常以之指快刀。指寶刀、寶劍。
匣中鳴:古人形容壯士復仇心切,常說刀劍在匣子裡發也叫聲。
燕趙:戰國時的兩個諸侯國,分別在今河北省和山西省地區。古時燕趙出過不少俠客義士,乾出了很多悲壯的事情。韓愈《送董邵南序》:“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
潺潺:河水緩緩流動的樣子。
荊卿:即荊軻,戰國時衛國人。被燕太子拜做上卿。太子丹了去秦國行刺秦王,並親自送他渡過易水,行刺未成被殺。事見《史記·刺客列傳》。
創作背景
公元1640年(明思宗崇禎十三年),詩人母喪服滿,這時,建州女真族統治者已改國號“清”,對明王朝虎視眈眈;國內義軍風起雲湧,威逼京城。陳子龍由家鄉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赴京途中過易水的時候,有感於八百多年前荊軻的慷慨悲歌,於是援筆寫下了這首七絕。鑑賞
明末的詩人,生逢異族入侵之時,面臨國破家亡的嚴重威脅,凡有點民族感情的,都該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樣下筆成詩,如何抒情達意,卻也有高下之分。
懷古詩不同於詠史詩那樣歌詠史實或以詩論史,而是重在抒寫詩人由古人古事所觸發的思想感情,即所謂“言近旨遠”。此詩前二句托物言志,以並刀夜鳴寫出報國的志向,後二句即景抒倩,從眼中所見易水實景,引出對國事的無限隱憂。全詩運思深沉,情懷激盪,蒼涼悲壯,可入司空圖《詩品》所言“悲概”一類。
言志二句:“並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志由物顯,報國的急切願望由並刀夜鳴來展現,雖壯懷激烈,但不是架空高論,粗獷叫器。
并州即今山西太原,戰刀以鋒利著稱於世,人們稱為“並刀”。它真的“昨夜”鏗然有聲作“匣中鳴”么?詩人一開章暗用了一個典故:相傳楚國劍工鑄成的幹將、莫邪雌雄雙劍,將要殺敵飲血時常作匣中鳴;《刀劍錄》也說,烏孤寶刀“有敵至,必鳴”。近代鑑湖女俠秋瑾也用過這個典故,“昨夜龍泉壁上鳴”。這不明明是借身邊佩刀來表達抗敵救國的強烈願望?“燕趙”是春秋時期的兩個諸侯國,包括河北、山西一帶地區。詩題中代大文學家韓愈說:“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這裡曾出現過荊軻、高漸離這些英雄豪俠!詩人說“悲歌最不平”,意思是:他們熱血剛腸,疾惡如仇,面對強敵,敢於拔劍而起,還不是因為心頭塊壘難平?
《經世編序》里說,陳子龍“自幼讀書,不好章句,喜論當世之故”。年輕時與夏允彝等締結“畿社”,企圖匡救時弊。公元1637年(崇禎十年)中進士,如今正當而立之年,風華正茂。抗敵禦侮的決心,匡時濟世的夙願,交織成巨大的精神原動力。今天途經“燕趙”舊地,棖觸起荊軻的往事,怎能不使他沸騰起一腔熱血,急於投入戰鬥,效命疆場呢?
抒情二句:“易水潺潺雲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情因景生,憂世憂時之情由所見易水景象引出。詩人借易水興感,顯然是為了說明那些統治者醉生夢死,意志消沉,一味宴安享樂,早就置國家安危於不顧。“可憐”一詞,仿佛是為荊卿惋惜,其實,不正是為了抒發那種知音難覓、報國無門的憤懣嗎?在荊軻活著的年代,對強敵的怒火,可以“指冠”,可以“嗔目”;詩人陳子龍卻只能用“可憐”來表達英雄失路的悲哀,這,不正是一個時代的悲哀么?
詩人出語猶如悲嘆,又絕非無病呻吟,庸人自擾。崇禎以來,後金已先後於1629年(崇禎二年)、1634年(崇禎七年)、1636年(崇禎九年)三次入關犯境,進逼北京郊區,詩人《遼事雜詩》之一的 “十載三逢敵騎來”即指此國難。時刻關心著國家民族命運的陳子龍,已經預感到不久將會有國破家亡的慘禍了,“可憐”二字下得正好。
昏庸腐朽的明王朝的覆滅,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根本不值得為它唱輓歌;可是,詩人為之倡導的大敵當前,敢於英勇赴死的荊軻式英雄主義精神非常值得後來者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