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頌
宋代:張伯端
蘊諦根塵空色,都無一法堪言。
顛倒之見已盡,寂靜之體翛然。
張伯端
張伯端(公元983年— 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號紫陽、紫陽山人,後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臨海(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群書,學貫古今中外,涉獵諸種方術。張伯端與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賢真人薛式、泥丸翠虛真人陳楠、瓊炫紫虛真人白玉蟾被奉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為:東華帝君王玄甫、正陽帝君鍾離權、純陽帝君呂洞賓、純佑帝君劉海蟾、輔極帝君王重陽)。張伯端真人之師為劉海蟾,桂林劉仲遠真人系張伯端真人所度化。► 166篇詩文
公慕治
宋代:張繼先
一壇幽占萬松陰,意為尋真特地深。
翳翳野雲披綠岸,時時疏雨灑青林。
真圖未落前朝手。短褐堪求古聖心。
鶴輦近過游息處,桃花流水尚堪尋。
包山書院
宋代:張道洽
銜命龍荒萬里余,歸尋水竹與同居。
早從洙泗傳心學,晚辟包山教子書。
細草幽花香筆硯,清風明月滿庭除。
一生宇宙皆春意,此樂顏魯亦自如。
贈范吏部
宋代:張伯玉
海天東下越王州,碧城繚繞環山丘。
春晴紫翠堆綺屋,日暮煙雨藏朱樓。
禹祠花底金穴峻,賀老門前銀漢秋。
何當獨把釣竿手,笑擁一艘東去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