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宿歸舟賦得落日放船好和張子白韻 其十九
明代:成鷲
落日放船好,歸帆卸晚霞。村童迎竹杖,溪鳥出蘆花。
蠟屐時行腳,蒲團長在家。憑誰辨勞逸,良晤阻天涯。
成鷲
成鷲(1637-1722),清朝初年廣東肇慶鼎湖山慶雲寺僧。又名光鷲,字跡刪,號東樵山人。俗姓方,名覬愷,字麟趾,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出身書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從本師西來離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繼法於碩堂禪師,系憨山大師徒孫。與陶環、何絳等南明抗清志士為生死之交。與屈大均、梁佩蘭唱酬,粵中士人多從教游。先後主持澳門普濟寺、肇慶慶雲寺、廣州大通寺,終於大通。其為人豪放倜儻,詩文亦卓厲痛快,盡去雕飾,頗有似莊子處。沈德潛譽為詩僧第一。作品有《楞嚴直說》十卷、《鼎湖山志》八卷、《鹹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剛直說》一卷、《老子直說》二卷、《莊子內篇注》一卷等。► 1篇詩文
送說泉師參方
明代:成鷲
祇嫌吾道太支離,裹足偷閒且後期。萬里孤筇人獨往,一聲長笛自家吹。
相隨撥草瞻風日,不是遊山玩水時。為報諸方參學者,年來慧命似懸絲。
將入丹霞留別同學
明代:成鷲
名山說著便精神,夜束腰包曉問津。老去尚能誇健足,從來不信有閒身。
嶺梅開日匆匆別,岳雪消時處處春。我自不留君不去,中間得失問何人。
萬州道中作
明代:成鷲
朝隨飛鳥暮歸鴉,野鶴閒雲不定家。萬里黑風吹白浪,一雙赤腳踏黃沙。
望山漸喜東林近,去國都忘北嶺賒。粥飯主人何處是,驅鳥遙指路三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