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蝶戀花·移得綠楊栽後院

宋代張先

移得綠楊栽後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真箇腸先斷。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儘是離人怨。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從外面移來了一株小小楊柳,將它栽種後院。它在初春二月枝幹尚短,也著舞動自己纖細的腰肢。不像那灞陵邊上的柳樹,因為人們折柳送別而殘絲亂絮地被人拋棄在東西岸邊。
幾片眉毛一樣的小葉因春寒而皺巴巴的。不要唱《陽關曲》了,還沒唱它就因為別離而斷腸了。告訴春天休要細看它了,它的一根根枝條都展現出與戀人分別的哀怨。

注釋
①蝶戀花:詞牌名,即《鵲踏枝》。此名取自梁·簡文帝《東飛伯勞歌》:“翻階蛺蝶戀花情”。
②綠楊:綠柳。
③宮腰:即楚腰,纖腰。《韓非子·二柄》:“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後世即以楚腰泛指女子的細腰。
④青猶短:指楊柳鵝黃初現,而綠尚不足。
⑤灞(bà)陵:地名,本作‘‘霸陵”,漢文帝陵墓,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東,附近有霸橋,為古人折柳送別處。
⑥殘絲:折斷的柳枝。亂絮:散亂的柳絮。
⑦小眉:喻楊柳初生的嫩葉。
⑧陽關:即《陽關三疊》,又稱《渭城曲》,曲調名。唐、宋時的送別歌曲。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汜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人以此入樂,作為送別之曲。陽關,古地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南。
⑨分付:付託。
⑩條條:指柳條。

賞析

上片寫從外間移來了一株小小楊柳,將它栽種後院,從此它就脫離了橫遭攀折飄零之苦,言下之意頗為自得。楊柳垂條輕盈裊娜,詞中常與美人纖腰互為比喻。此處“學舞宮腰”就將楊柳擬人化,開篇便宛然有一個歌女兼舞女的形象。“學舞”云云,可見其年尚小,不特“二月青猶短”的形容而然。這樣,移柳之事似乎暗示著一個小歌女脫離風塵,進了人家宅院,於是境遇大變:“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灞陵自漢唐以來均為折柳送別之地,“殘絲亂絮”拋置之多,不言自明。這二句暗示歌女脫離為人隨意作踐的境地,有了一個好心的主人扶持。

下片詞意忽生轉折。“寒不展”的葉兒,是皺眉的樣子,看得出是情緒低落。以楊柳嫩葉比美人之眉,仍是繼續前面的擬人,連下句依舊是描述那年少歌女的樣貌。“莫唱《陽關》”,這一句點出離愁別緒,因為《陽關》乃是送別曲,而自然是與上文中的好心人離別了。主人將外出,故伊人依依難捨。“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白居易《楊柳枝詞》)可見“真箇腸先斷”中的“腸”與“眉”均是借喻柳。末二句則是更清楚地說明了腸斷的緣由,兼寄詞人的感慨,其中代用了唐人雍陶《題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他離恨一條條”的名句佳句,似乎那柳絲也不是柳絲,條條儘是離人怨苦之具象了。

此詞將人柳合一,若粘若脫,暢而不拘,收放隨心,末句點明題意,尤貴於深有寄託。將柳葉、柳枝比作纖腰、美目、愁腸,這在詞人之前便已有之,然而妙於運用,以此造成一個渾然天成的藝術人物,展示出一段曲折哀婉的特殊情事,則是獨創。詞先寫佳人於坊間飽受折磨,移入人家後有所改變,但仍有不美滿者。詞人將此種曠怨之情融入柳寄離情的比興境界中來表現,確是別有一番風味。

創作背景

這首詞創作於熙寧七年(1074年),詞人八十五歲,納一位叫“綠楊”的歌妓為妾,稱她為“六娘子”。綠楊進了張府後,詞人對其寵愛有加,便冷落了其他妻妾,其他妻妾們一合計,乘詞人不在家,將綠楊趕出了張府。眾怒難犯,詞人只能默認,唯一能做的就是寫下這首詞。
張先

張先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天聖八年進士,官至尚書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間。曾與梅堯臣、歐陽修、蘇軾等游。善作慢詞,與柳永齊名,造語工巧,曾因三處善用“影”字,世稱張三影。► 353篇詩文

猜您喜歡

卜運算元·我住長江頭

宋代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宋代楊炎正

把酒對斜日,無語問西風。胭脂何事,都做顏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頃,中有離愁萬斛,無處落征鴻。天在闌乾角,人倚醉醒中。
千萬里,江南北,浙西東。吾生如寄,尚想三徑菊花叢。誰是中州豪傑,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釣魚翁。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阮郎歸·天邊金掌露成霜

宋代晏幾道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殷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