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文古書籍網

清溪半夜聞笛

唐代李白

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
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羌笛聲聲吹起《梅花引》的曲子,卻讓人在這吳溪聽到隴頭流水般的傷情。
又使這月光下的秋浦寒山,響遍令人腸斷的邊關之聲。

注釋
羌笛:古代流行於西北地區的一種竹笛。原出於古羌族,故稱《梅花引》,古曲名。
吳溪:指清溪,古屬吳。
隴水:即《隴頭水》,古樂府橫吹曲。《樂府集》卷二十五《隴頭歌辭》:“隴頭流水,嗚聲嗚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
隴水情:“情”一作“清”。古代隴州有隴坡(在今陝西隴縣),山勢高峻,坡上有清水從四面下注。離家遊子行經此地唱出悲歌稱《隴頭流水歌》。
“寒山”句:此句宋蜀本註:“一作空山滿明月。”
玉關: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西北,李白常以玉門關形容去國離鄉的憂愁。

賞析

“羌笛梅花引,吳溪隴水情”以鋪敘的方式來描繪出一幅羌笛笛聲哀怨、隴頭流水幽咽的荒涼悽美畫。中荒涼壯麗與哀怨婉轉也是直接用羌笛吹出的。詩人夜半聞笛聲,或許笛子所奏的是《梅花引》之曲調,或許根本不是悲愁的曲調,但詩人聯想到悲愁的身世和處境,從而引發了悲愁之情。《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可見隴水之情乃是悲愁之情。李白《秋浦十七首》之第二首有“清溪非隴水,翻作斷腸流”之句,可見這裡的“清溪隴水情”乃是斷腸之情。

寒山秋浦月,腸斷玉關聲。”此處的寒山當在秋浦,而玉關聲應該是使人腸斷的悲聲,因“春風不度玉門關”,亦表達出詩人常以玉門關形容去國離鄉的憂愁。月光、流水、笛聲、斷腸人便是構成這幅畫圖的基本元素。

從此詩可以看出羌笛已經和表現征戰之苦、思鄉之痛 的《從軍行》、《度關山》聯繫起來了,集中表現家國之思、思鄉之痛。這主要是因為羌笛多與出塞、關山、隴頭水等邊塞的地名相聯繫,而這些地名令人自然而然想起荒涼的邊關塞漠、流血廝殺的戰場、久戍邊疆未歸的將士。而詩歌的基調是低沉的、傷痛的。

創作背景

《清溪半夜聞笛》為李白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游秋浦(今安徽貴池)時所作。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李白五十三歲。早春赴長安,想陳列濟世之策。陳策無果,回天無計,於是離去。同年秋,李白南下安徽宣城。此後李白連續三年都在安徽宣城。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1310篇詩文

猜您喜歡

點絳唇·醉漾輕舟

宋代秦觀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南園十三首

唐代李賀

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
可憐日暮嫣香落,嫁與春風不用媒。(其一)

宮北田塍曉氣酣,黃桑飲露窣宮簾。
長腰健婦偷攀折,將餵吳王八繭蠶。(其二)

竹里繰絲挑網車,青蟬獨噪日光斜。
桃膠迎夏香琥珀,自課越傭能種瓜。(其三)

聽彈琴

唐代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七弦 一作:七絲)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